童心永驻
文/周树林
常听人们说“人老了要有一颗童心。”也就是说,年龄老了,心态不能老,要有一颗童年的心。
究竟什么是童心呢?百度是这样的:
一分钟了解童心,详细解释1. 孩子气;孩子般的心灵;儿童般的心情。直率,纯真。不带有杂质。可以代指成人的幼稚或纯真的心理。2. 引申为本性,真心。
相关成语:童心未泯,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唐·刘禹锡《伤往赋》:“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宋·陆游《园中作》诗:“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明·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也有人说: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
而我对童心的理解是,天真快乐。也就是,童心、童趣、童乐。“人老了要有一颗童心。”意思是老人也要有点孩子气,儿童般的心情。童趣,即童年生活的情趣,幼稚天真,天真烂漫,童真,童稚,有儿童的感情及兴趣、志趣和乐趣。
这里有一段发生在我自身的小故事,一次我在投稿《张家口头条》
时有这样一段话:“少年愿望最多,灵动灵感,奇思妙想,装满了星星,还要装满月亮。敞开心扉,不躲不藏。恨理想太低,嫌自己没有翅膀。海阔天空,星月宽广,都要去走走,都想去逛逛。”郝玉华老师在编辑诵读时她感觉到“装满了星星,还要装满月亮。”有些不妥,因为众所周知月亮只有一颗,所以她诵读成了“装满了星星,还要装月亮。”我认为这一字之差就是成年人和儿童的差别。童心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童心不管你有几颗月亮,童心就是要装得越多越好,不管现实怎样,也不管能否实现,就是要想,就是敢想,这就是童心——我所理解的童心,也是人生的基础所在,人生的动力之源。
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保持一颗童心,是面对困难的最大利器。
不论生理年龄多大,寻回童心,重返童心,保持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现实。童心,就是哭过闹过,一切都过。童心、童趣、童乐,可亲可爱,让人羡慕和眷恋。如果真能返老还童,童心未泯,童心永在,返璞归真,永葆一颗火热的心,的确令人欣慰。
衷心祝福所有老年朋友们,童心未泯,童心永驻,回归童年的欢乐,岁月不老,永远年轻!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