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蕙兰花开九畹溪
一愚(湖北)
九畹溪想起屈子的时侯
深蓝色的蕙兰就一夜开遍了两岸
森林间,壁仞上,溪涧边
漫山遍野,都腾起蓝色的思念
屈大夫离开九畹溪多少年
兰花的火焰就在九畹溪燃烧了多少年
蓝色的花雾,凝结成今日的粽雨
漫山的蓝海,把天上的白云衬得更白
那是蔚蓝的花意幻化成的白鸽
九畹溪驮着一山深蓝色花瓣
静静地流进了峡江
每年兰花蓝,溪水蓝,天幕蓝相约蓝的时候
屈子都会踏着花溪赶回故里
大山深谷,还有《离骚》的回音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伴着九畹溪深流
2.端午节感怀汨罗江畔
吕晓蓉(湖南)
五月的水纹里,总游动着那截断发的传说。
苇叶裹着哽咽的米粒,沉入两千三百年的暮色。
江不是那年的江了,
浆声碎在混凝土堤岸,
龙舟的鼓点惊散了银鳞鱼群。
月光下,江水悠悠
依然清晰可见一位青衫人站在水底,
抱着一块不肯融化的石头,
挥毫把离骚写成漩涡的形状。
3.屈原颂歌
张龙才(安徽芜湖)
在历史长河的浩渺波涛间
你,屈原,似一座不朽的峰巅
身披芰荷,腰佩兰芷
从岁月深处,踏歌而来,身影卓然
汨罗江的风,吹过千年
犹记你峨冠博带,神情忧煎
那滚烫的目光,穿透浊世的雾霭
凝视着破碎的山河,黎民的悲怜
《离骚》似烈火,在心底蔓延
倾诉着对家国不渝的眷恋
香草美人的隐喻,藏着赤诚肝胆
那深沉的爱,如磐石,不可摇撼
朝堂之上,奸佞的笑刺耳如剑
却斩不断你对正道的执念
流放的路,崎岖又漫漫
但你步伐坚定,信念从未黯淡
天问的巨响,冲破九天
叩问宇宙,探寻真理的光源
每一个字符,都是灵魂的呐喊
穿越时空,在后人心中久久回旋
当那纵身一跃,激起千层浪卷
汨罗江的水,将英魂深掩
但你的精神,如璀璨星辰高悬
照亮了华夏儿女,心灵的航线
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把你怀念
龙舟竞渡,是对勇气的礼赞
粽叶包裹的,不只是糯米香甜
更是对伟大灵魂,永恒的祭奠
4.对话屈原
郑暹琼(福建)
暮色漫过汨罗江时
艾草的苦香在风里打转
你披散的长发,仍缠着
两千年前的霜
竹简上的墨痕
洇成漫天星子
而此刻,我数着手机屏上
长短不一的诗行
龙舟划破水面
溅起的浪,裹着甜腻的粽香
你腰间的佩玉
在拍卖会上泛着冷光
我们对坐,沉默比江水更深
当所有呐喊都成了
直播间的弹幕
不如温一壶浊酒
敬这荒唐人间——
敬你未凉的热血
也敬我,在妥协里
长出的嶙峋棱角
5.芳草龙的歌唱
刘廷荣
芳草辖区的热土之上,
生活着十三万勤劳善良的人民,
端午节期间在街道办领导下
人民共同编织出一条芳草龙
芳草龙寄托着这片热土地的希望。
这里有七个温暖和谐的社区,
如同七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地上。
七个社区形成七根支柱
支撑着飞腾的芳草龙。
端午节大街小巷
都能看到芳草龙在飞舞。
人们采撷那青翠欲滴的芳草,
一片片、一束束,满含深情。
以灵巧的双手,将它们精心编织,
一条巨龙渐渐成形,在期待中飞腾。
这是一条芳草铸就的龙啊,
身披金色的华裳,散发着自然的芬芳。
它蜿蜒盘旋,气势磅礴而雄壮,
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希望。
龙头高昂,目光炯炯有神,
长目远看着这片养育它的大地。
龙须飘逸,似在风中诉说着故事,
每一根芳草都写满了岁月的美好。
龙体绵延,金色草衣层叠闪耀光芒,
那是芳草书写出的绚丽篇章。
龙尾摆动,带着灵动的力量,
搅动起空气中欢乐的波浪。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芳草龙被灯光照亮更辉煌。
在五彩缤纷中,它更加熠熠生辉,
宛如天际降落的神龙,令人神往。
人们围绕着它载歌载舞,
歌声嘹亮,舞姿翩跹,热闹非凡。
这是对传统节日的隆重庆祝,
也是对美好生活深深的祈愿。
芳草龙啊,你是芳草人民的骄傲,
见证了芳草的发展与变迁。
你传承着古老的民俗风情,
让端午的精神永放光芒。
在这美好的时刻,芳草龙歌唱着,
畅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感受着时代的神圣与庄严。
愿永远守护好这片土地
人民享受无尽的福泽与平安。
6. 不死
一一写在端午节
边风
把生命活成一个民族永远的节日
让自己成为整个国家讲不完的故事
这样的人生在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个
这样的名字毋须铭刻
也永远都不会暗淡消失
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永垂不朽
是什么让他活成了宇宙间太阳般光辉的样子
不是珠宝玉石
也不是银子金子
屈原告诉我们
那就是忠贞不二
那就是大公无私
不必饮露
不必绝食
也不需远离红尘去深山修行
更毋须去渺渺烟波缥缈处寻求仙单
寻求支持
这就是秘诀
这就是方子
读读《离骚》
读读《哀郢》
读读《桔颂》
读读屈原那些苌弘般凝血的文字
你就会懂得他为什么会永活不死
7.每当此刻才想起你
太平王子
收到贺帐最多时候端午前夕
文人墨客都要技痒抒发胸臆
主要意象龙舟粽子和汩罗江
九泉之下屈子笑纳这份好意
忠君忧民泛泛之说不足为奇
弘扬爱国主义才是真正主题
那首离骚千古传唱卓绝一世
行吟泽畔渔父问之形象凸立
多少陈子昂突然找到了自己
站在幽州台上也想顶天立地
那颗初心依然你我胸膛跳动
面对动荡变局吞吐浩然正气
闻鸡起舞贵有恒石穿缘水滴
常思三分钟热血乃国人固疾
一年一次发愤吊思古之幽情
何不细微处着手从当下做起
8.佳节又端阳
周葵
佳节又端阳,
大地麦金黄。
丰收喜悦日,
举国庆节忙!
长河赛龙舟,
家家裹粽香!
艾草悬门楣,
小娃点雄黄。
因人置一节,
屈子永流芳!
伟哉屈大夫,
千古为榜样!
爱国以赤诚,
治国有良方。
国兴心欢跃,
纵情歌诗章。
诗开万古风,
浪漫情激昂!
《楚辞》歌楚风,
《离骚》动肝肠!
最长抒情诗,
骚体独占强!
所佩皆香草,
品格自端方!
内美多修能,
强楚可争王!
惜乎遇昏君,
贬谪边远荒。
国破心已碎,
清波葬忠良!
人随汨罗水,
魂为国脊梁!
去时五月五,
于此有端阳!
中华崇英雄,
美德永发扬!
9.端午谣
郝文鹏(陕西)
五月五,
麦子黄,
随风翻金浪,
下镰收割忙。
五月五,
粮满仓,
吃着白馍心欢畅,
吃着粽子想起屈原抱石投入江。
五月五,
赛龙舟,
汨罗江面飘粽香,
10.悼念诗祖——屈原先生
兰云(福建)
荆楚大地起炉火,黄鹤楼前怒声吼,水拍三湘洞庭湖,汨罗江畔诗词吟。菖蒲黄雄入千家,艾韵熏天透苍穹,万众角粽投楚水,醇香杜康敬屈原,端午祭奠忠魂拜三拜,离骚悲影闪如剧,大江南北连吊唁!
远黛楚国的山峦,你把自己站成一柄青铜剑。腰间的兰草在风中呜咽,沾满朝野的诗句坠落在楚都破碎的宫墙下。
即逝皇都如黄昏?残阳如血,染红了你的长袍,也染红了楚国的江河。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权贵们的醉生梦死,像一场荒诞的残剧?刺痛你炽热的心眼。你手握一卷进谏书,想要为这混杂的世道劈开一道光,却只换来流放的诏书。
流放的路上,你与山川对话,与草木倾诉。你采摘白芷,佩戴薜荔,将高洁种进每一寸走过的土地。可你的九歌无人聆听,你的理想无处安放。你看着战火渐渐逼近家园,看着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泪水浸透了衣襟。
终于,那一天来临。汨罗江畔,风卷起你凌乱的发丝,江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你凝望远方,眼神中满是绝望。纵身一跃的刹那,溅起的水花如同你未竟的诗篇,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江水吞噬了你的身躯,却无法吞噬你的灵魂。
从此,年年端午,粽叶的清香飘满人间,龙舟在江面上疾驰,人们用最强烈的方式缅怀你。你留下的《离骚》《天问》,成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灯塔。你对家国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守,如同一颗璀璨的星子,永远悬挂在历史的天空。
屈原先生,你张开贵眼看呐,如今的华夏大地,山河壮丽,国泰民安,龙国早已屹立世界之林。你的理想,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砥砺前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汨罗江的水依旧在流淌,它诉说着你的故事,传承着你的精神。你从未离去,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11. 端午怀旧
端午节是祈福辟邪、欢庆娱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因郢都陷落而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说法。其实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上的差异。对于老百姓来说,文化内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习俗。通过独特的习俗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求得平安幸福。
吃粽子是比较普遍的习俗,可是在我童年的时候,家乡并没有吃粽子的习俗,或者说根本没有听说过粽子,更谈不上吃粽子。没有吃粽子的习俗,原因大概是那个年代人们没有现在富裕,连饭都没有吃的,哪里还吃得上粽子?我记忆最深的是喝雄黄酒。生活无论怎么艰苦,经济无论怎么拮据,端午节之前,父亲总要到街上去打两斤白酒,到药铺买上几克雄黄。到了端午节这天,中午,虽然没有肉食,但是母亲还是要弄几个小菜,喝上雄黄酒。我们小孩是不会喝酒的,母亲就在我们额头上点上雄黄酒,说蛇虫蚂蚁就不会近身,这样可以平安无事。在端午节饮用或涂抹雄黄酒是有科学根据的,到了五月气候湿热、毒虫滋生,雄黄具有驱除邪祟、净化环境的作用,通过饮酒、涂抹身体或喷洒房屋等方式,达到避免蛇虫侵扰、守护家宅安宁的目的。父母虽然认识没有这么深刻,但是他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和对幸福平安的追求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一个习俗也记忆深刻,就是插艾草。我家的房子是木架子房,墙壁是篾条编织的,把泥土和上切碎的稻草抹上去,可以遮光挡风。时间久了,靠近木门的墙壁泥土脱落,于是出现寸把宽的缝隙。到了端午节,父亲在外面干活回家的时候,扯上一大把艾草,还有石菖蒲,插在木门旁边的缝隙里。端午节插艾草有着深刻的寓意,说是可以驱邪避疫、祈福纳祥、驱虫防病和招福迎吉。这一习俗源于艾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文化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期许。说到艾草的药用价值,我想起一件往事。妻子怀上大儿子两个月的一天,突然感到肚子痛。我们住在偏僻的小山村,离医院有10多里路,妻子害怕极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母亲知道了这事,马上用艾草煮蛋来吃。吃了后没过多久,妻子就不痛了,一切恢复正常。原来艾草有这么大的作用,可以保胎呢。
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过去,往事不能重复,只能回味。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变得空前繁荣昌盛,全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我这个来自川东偏僻小山村的乡巴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广州黄埔过的,值得永远铭记,因为我吃上了味道鲜美、口感十足的粽子。这粽子不是我们买的,是大儿子单位发的。粽子内容丰富,口味独特,吃起来津津有味,幸福美满。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要珍惜现在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12.我的灵魂在你的灵魂中沉思
——追思愐怀屈原
吴晓峰
时空万古辽阔深邃,物换星移干载春秋。我思接干载,超迈古今,意通英魂。但见一个“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的光明磊落的大写身影,踽踽独行于波涛汹涌的汩罗江畔,仰天长啸。你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的怆然怅惘和时不我待的生命感慨,对宇宙渊源,历史更叠,社会变迁,人生命运,发出了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灵魂《天问》。于是,我听到了你满腔热血沸腾的澎湃;感到了你生命激情热烈的燃烧。那是你在高擎理想鲜明的旗帜,吹响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号角;那是你以信仰的罗盘,在不断校正那个社会正确的前进方向。而我的思想穿越你高贵圣洁的灵魂,时而仰慕,时而凝思;时而沉重,时而叹惋;时而振奋,时而高吭;时而伤神,时而哭泣。
江水悠悠,岁月傍着时空永恒地流转。我仍能看见你忠君爱民,大义豪情,舍身成仁,终生义无反顾的站在历史的潮头,急流勇进。面对“众皆竞进以贪婪兮,路幽昧以险隘″《离骚》的恶劣的政治环境,你却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歌》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自觉及使命担当,立身修德,坚守正义,捍卫真理,殚精竭虑,励精图治,扶大夏江山社稷,济世救国,为民请命。你以“国富强而法立兮"《离骚》的坚定革新意志为己任,在为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奔走呼号;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利益福祉高声呐喊。为此,你终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为了实现这个心中完美的理想,你穷不坠青云之志,老而弥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这种万死不辞不遗余力的牺牲献身精神,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掩面垂泪。
我们今天纪念你,愐杯你,追忆你,敬仰你圣洁不朽的英灵,就是要永远赞美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的爱国亲民的忠贞思想和忧患意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离骚》的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铮铮傲骨;“耿吾既得此中正兮"《离骚》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品质和清澈透明的美丽心灵。你的人生就是为理想而求,为梦想而奔,为希望而行,为信仰而歌的光辉璀璨的一生。你深邃而光辉的思想,就是照进苍茫历史和多彩现实的不灭曙光,永远激励并鼓舞着我们走向未来光明的人生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