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涧水河春事
第一章
第三节
村支书李建国额头上的皱纹里还夹着几滴晨露。他搬出一张斑驳的老榆木桌子,又小心翼翼地摆好两只磨得发亮的木凳,招呼着村小学校长云功德坐下。
"老云啊,"李建国拍了拍云功德的肩膀,声音有些发颤,"你们家祖宗三辈在这两山中间的卧牛石砬开道,那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响了将近半个世纪啊。"他望着远处巍峨的山峦,眼神深邃,"这声音不仅凿开了石头,更敲醒了很多人的心。可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儿,都快被人遗忘了?这么多年,就走出一个进城读书的人......"
他说着,目光又转向站在一旁的云秀。这个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教书。云秀感受到村支书的目光,腼腆地低下头,用手绞着衣角。
李建国收回目光,继续说道:"这都是因为眼前这望不到尽头的卧牛石砬啊!它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山里的文明都阻隔了。"说到这里,村支书突然挺直了腰板,一手叉腰,一手在空中比划着,那架势活像老电影里的革命干部。
"乡亲们!"他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好兆头!你们注意到没有?"他指向远处的果园,"看这果木开花结纽儿的架势,绝对是个丰收年!就是我们常说的——果树大年!果树大年啊,我的父老乡亲们!"
村民们纷纷点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李建国趁热打铁:"所以现在凿石开道,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就算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干,今年也打不通通往山外的大道。但是!"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我们每凿碎一块石头,运输果实的马车就能前进一步!我们离山外边就近了一步!"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动:"我们要抢收我们的果实,让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子,让我们掉在地上摔八瓣的汗珠子,得到应有的回报——公平的回报啊!"
"说得好!"村民们齐声喝彩,几个年轻人已经撸起了袖子。
李建国见状,更加振奋:"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以云功德校长为榜样!建设山乡,人人有责!"他挥舞着拳头,"等哪天山路打通了,你们就会明白,咱们引以为傲的大木轱辘山地马车——'草上飞',在城里的大马路面前,根本比不上汽车的轮子啊!"
他越说越动情,声音都有些哽咽:"要是山路早一天打通,我们就能带着孩子坐汽车去山外边见世面,让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活得自由,活得舒坦!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向云功德学习!凿石开道!"
赵驼子突然来了精神,操起铜锣扯着嗓子唱了起来:"锵,锵,锵——学习云功德,锵!大家伙儿好楷模,锵!教书育人开山道,锵——从不搞破鞋!"
"哈哈哈!"村民们爆发出一阵哄笑,有几个妇女红着脸直跺脚。
李建国瞪了赵驼子一眼:"净整这些不着调的!"他正要继续训话,一直沉默的云功德却站了起来。这个憨厚的中年人挠了挠头,笑着说:"说是说,笑是笑,凿石开道,意义可不小啊!"
他环视着乡亲们,声音温和却坚定:"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山乡的做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村支书告诉我,"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今天有省城来的大画家林松岭要到咱们村现场作画,他要把咱们涧水河村宣传出去!"
村民们一听这话,顿时炸开了锅。王婶子一把拽住身边李嫂的胳膊,激动得直跺脚:"哎哟我的老天爷!省城的大画家要来?那可得把咱家晒的那些山货都收起来,别让人家看了笑话!"她边说边拍打着围裙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仿佛画家下一秒就要登门似的。
老木匠张叔蹲在石碾上,慢悠悠地吐着烟圈:"要我说啊,得让画家好好画画咱们的'草上飞',那可是祖传的手艺!"他这话引得几个赶车把式连连点头,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该怎么装饰马车。
赵驼子又来了精神,扯着破锣嗓子喊:"锵锵锵——大画家来咱庄,锵!画个山路通四方,锵!"这回连李建国都忍不住笑了,摆摆手说:"你个老赵,倒是会编词儿!"赵驼子立马得意忘形了:"锵锵锵——谁做好事谁圆满,谁搞破鞋谁遭殃!”
张宴妇起哄道:“对对对,让那些破鞋烂袜子也在大画家画上亮亮相,哎呀妈呀,这下子,咱们涧水河可要出大名了!“
在大家一片哄笑声中,赵驼子的大儿子赵麻杆儿和张寡妇的女儿张红一下子挤到最前排,你推我搡地嚷嚷:"画家是不是要画咱们村?那俺们能不能当模特?"云祥福的小女儿云娜和赵驼子的小儿子赵胖立刻脆生生地反驳道:"去去去,人家要画也是先画云校长这样的模范!还有最美乡村教师云秀!"
【版权所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