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端午情怀
丰茂春
汨罗江上鼓声稠,竞渡龙舟忆楚囚。
憾卷离骚千古恨,至今江水流忠诚。
七言詩(古風)~祭屈原
文/姜涛(長春)
端午未到思万千,粽子飄香祭屈原。
楚帝昏庸讥万代,一吟离骚泪潸然。
(一)
七绝 纪念屈原
文/南山翁
端午安康绵雨柔,汨罗纵跃写春秋。
龙舟破浪乘风进,纪念河神寄远愁。
(二)
七绝 礼赞屈原
文/南山翁
屈子精神欢喜悠,离骚瑞景乐心头。
诗词觅韵铭千古,歌赋寻仙耀九秋。
(三)
七律 屈原颂歌
文/南山翁
五月端阳欢万家,一丁艾草僻千邪。
楚风诗韵怀香玉,高唱离骚旭日霞。
(四)
七绝 端午节感怀
文/南山翁
九问初心献国家,三吟赤胆送红花。
不该抱负投江去,难得离骚朝日霞。
(五)
七绝 祭祀屈原
文/南山翁
青青粽叶裹甘香,急急龙舟赛竞忙。
千古英魂同日月,万荣洒酒祭忠良。
(六)
七绝 端午节偶书
文/南山翁
龙舟竞赛颂端阳,悬挂家门艾草香。
唯有丹心滂浩气,离骚诗韵世芬芳。
七绝•端午踏青
文/东篱翁
端午寻诗未远行,艾香缕缕绕门楹。
悠然信步田园里,无际新禾笑脸迎。
七绝•祭屈原
文/东篱翁
端阳又至忆灵均,为国忧民敢谏真。
汨水长吟天问句,千年祭拜楚忠臣。
灵均一屈原字
七绝.端午得句
通韵
森林(沈阳)
南岭龙舟飞几渡,清香艾叶吊门中。
离骚天问千秋颂。为祭英魂屈子公。
七绝•端午抒怀
刘成林(内蒙古)
艾草悬门蒲酒香,龙舟竞渡换新妆。
千年遗恨汨罗水,品味离骚浩气芳。
七绝 观龙舟竞赛感怀
文/李尚春
威风锣鼓震江天,两岸高歌颂古贤。
焕彩红旗彰国运,劈波斩浪划龙船。
七绝 端阳念屈子
刘佰儒
山河五月秀成堆,粽子飘香可醉谁。
莫忘屈原怀壮志,离骚爱恨使人悲。
端午寄怀——致中国诗人文学社
依然
艾叶凝香沐夏阳,诗家雅集韵又长。
龙舟竞渡荣耀王者,角黍争鲜古韵涵。
屈子英魂著妙笔,离骚豪气润华章。
同祈安乐端阳节,共望文社绽光彩。
端午致荣耀中国文学社
依然
艾蒲馥郁夏时融,荣耀诗园雅韵隆。
依然擎旗彰大略,社长振臂展豪雄。
情凝赤县心倾国,笔绘蓝图志靖戎。
诗友和鸣歌盛世,端阳同祝乐无穷。
豆蔻诗社端午致贺
依然
蒲艾飘香端午临,豆蔻诗社韵流金。
依然引领才情涌,诸子赓酬雅意深。
角黍含情思屈子,龙舟竞渡鼓文心。
同欢此日端阳节,共盼华章岁岁吟。
《端午风俗》
古风.新作首发
丰茂春.山东
五月榴花耀眼红,端阳古俗遍乡城。
菖蒲悬户驱邪祟,艾虎当门护太平。
布辫缠臂延寿莹,香囊佩袖避瘟精。
龙舟竞渡千帆立,鼍鼓喧天万棹鸣。
角黍包金投碧水,雄黄入酒祭屈神。
儿童额点朱砂印,闺阁帘垂五色缨。
浴兰汤净除瘴疫,斗百草嬉娱性情。
最是黄昏人散后,犹闻江河赛歌声。
芳叶煮蛋粘米粽,孩脚手脖系彩绳。
翻白草香驱蚊虫,男女老少尊贤行。
汨罗江水涛浪涌,楚辞良贤震苍穹。
孤忠清魄随意去,民俗祭奠古英灵。
今年端午略不同,庆典双龙逢腾颂。
吉祥如意顺东风,历代万事开隆兴。
此举不仅祭屈雄,庆祝龙丰千年领。
双节感怀悲与忠,气正清廉为民众。
七绝、过端午
文/张良富(江西)
(一)
双节异常独处过,人心不古套头多。
问谁都是讨生活,种种须求借口何?
(二)
有意今年褒粽香,五花猪肉豆包装。
煮锅茶叶新鸡蛋,不见伊人放胆肠。
(三)
自从分手多情绪,消息全无意念稠。
电话注消难表达,抖音拉墨痛心头。
(四)
迫切心希早已凉,但期无望爱成殇。
早知现实多殘酷,相识不应爱断肠。
端午赛龙舟
李德政(安康)
喧天锣鼓震苍穹,疾速龙舟碧水中。
号令声声江上逐,风云滚滚岸头匆。
健儿把楫拼争霸,壮土挥旗喜斗雄。
热闹非凡端午节,繁华景象乐融融。
七律:端午祭
文/牟福香
曲子投江千古祭,负刍死后骂名留。
忠于社稷忧时变,叹有权臣误国羞。
劲节丹心舒壮志,豪情正气作春秋。
悲歌传唱云霄上,凭吊英魂涕泪流。
七言排律·端午祭屈子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汨水狂澜卷怒涛,孤忠浩气贯云霄。
离骚遗恨山河陨,橘颂悲歌节义昭。
澧芷流芬馨楚野,湘君垂泪叹寂寥。
秦师已踏章台梦,郢阙空余草木凋。
呵壁含冤星月黯,怀沙抱节雪霜高。
龙舟破浪驱邪祟,鼍鼓喧天和楚谣。
今日琼浆倾故地,昔年香草没荒郊。
招魂旌动千峰翠,华夏端阳祭俊豪。
七律·端阳客思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客路飘蓬鬓染霜,为谋稻粱走殊乡。
旅邸忽逢端阳节,孤灯映壁玉绳长。
风传粽艾三更静,浪拥龙舟百舸忙。
凭槛遥思云水阔,谁将彩缕系离肠?
端午抒怀
文/王富保(山西和顺)
五月千山花烂漫,人间照旧祭端阳。
龙舟艾草江河阔,黍角兰汤宇宙香。
麦浪金黄开口笑,耕耘稼穑好风光。
禾苗水碧云飞舞,雨露追寻屈子裳。
端午祭
文/王富保 (山西和顺)
大义精忠勋烈壮,高风苦节闯天初。
千年一片三更夜,万古无穷四海余,
草木星辰烟雾绕,英灵日月滿窗虚。
怀沙乐水乘龙去,抱石投江系马鱼。
七律*端午节敬奠屈原(新韵)
王楼(内蒙古)
潺潺楚水漾清波,飞渡龙舟竞汨罗。
酹酒焚香吟祭语,散花抛粽念弥陀。
贤臣忍辱含冤逝,奸佞低头苟且活。
自古忠良多殉义,英名千载震山河。
七律•端午吟(下平十二侵)
文/白宝泉
一瞬端阳千载留,依哀屈氏祭丹心。
汨江滚滚赛龙舟,湘岸萧萧凤尾浔。
阔海绣包抛粽果,庭楼挂艾意绵深。
穹风雨浣楚天晓,换得而朝垂古今。
七律•咏瑞午节
(阳韵)
文/温长发/广东
昌蒲艾草挂门窗,佳节端阳粽飘香;
避害驱邪惟利剑,杀虫解毒有雄磺。
你追我赶龙舟赛,吉鼓拨弦争上堂。
屈子含冤汨罗去,楚民铭记美名扬。
文·端午祭屈原
刘斌
中华端午粽香浮,历史传承意满收。
千古屈原声正气,一湖汉水恨深忧。
龙舟争渡天犹在,艾草竞投江定留。
风骨许身怀义重,忠诚爱国力追求。
七律•端午节
王慧忠
端午来临忆屈郎,龙舟竞渡粽飘香。
昏君异辙江山破,志士同心社稷强。
一曲离骚行大道,三声天问诉衷肠。
追思忠胆清音发,共向英魂雅韵扬。
喜庆两节
方长洲(湖北)
端阳六一紧相连,屈子童心携手牵。
报国九章遭谤誉,读骚百首效忠贤。
龙舟竞渡波涛涌,角黍争投魂梦圆。
阵阵歌声萦大地,粽香袅袅绕云天。
七律·龙舟竞渡端午吟(外6首)
徐世阳(重庆)
家乡端午赛龙舟,竞渡男儿矫健遒。
特训青年挥桨猛,精挑鼓手捶功牛。
参观游客人山海,助阵歌声天地悠。
华夏传承怀屈子,粽亲艾插俗千秋。
七律•端午
刘成林(内蒙古)
蒲艾盈门角黍香,龙舟竞渡浪飞扬。
千年浩气沉湘水,一脉忠魂贯楚乡。
彩线缠丝祈岁稔,雄黄入酒避邪殃。
离骚绝唱今犹在,屈子遗风万代芳。
端午怀思
姜满成
又逢蒲月过端阳,艾草粽香飘满堂。
竞渡龙舟冲浪远,飞歌楚地忆贤长。
离骚一卷千秋颂,浩气盈胸万代彰。
遥祭灵均思旧事,忠魂不朽永流芳。
七律•端午节吟(二则)
曾寿渊(褔建)
(一)
龙舟雷鼓荡千槎,角黍飘香亿万家。
艾虎悬门驱瘴疠,彩丝缠臂护童娃。
犹存楚俗怀沙恨,更续吴风竞渡哗。
天问离骚光简册,酹江犹酹赤城霞。
(二)
鼍鼓喧江破曙霞,千桡劈浪竞龙蛇。
菖蒲悬剑驱邪祟,角黍盈香漫海涯。
一卷离骚惊浩宇,孤忠赤胆耀中华。
灵均若解今朝事,笑酹金罍醉晚花。
七律•端午祭屈子(新韵)
杜宝珩(北京)
王朝从不匮昏君,倾覆江山祸庶民。
荊楚曾经丰稔地,庙堂多现恶魔臣。
衷情献策襄邦祖,悲愤投江殁望身。
不辱气节昭万代,汨罗江上祭忠魂。
七律·端午悼屈原
孙照闻(山东)
汨罗波涌楚天高,角黍投江祭佩刀。
香草遗风凝血泪,先知抱石赴惊涛。
千年警字心犹热,百代沉沦志未韬。
今见龙舟争渡处,英魂当慰世人劳。

七律·端阳
文/苏文文
端午正中暖日阳,避邪念祖步彷徨。
龙舟竞技联仁义,粽叶魂牵祭国殇。
屈子涛神先圣顾,英雄垂泪酿琼浆。
图腾五色逢盛世,六道轮回降吉祥。
2025.5.31
七律 . 端午吟
文/丁启连(山东)
艾草迎风挂院墙,炊烟缥缈粽飘香。
吉祥粽子蒸霞色,护佑葫芦映紫光。
颈戴荷包祈福禄,腕栓彩线系安康。
千年习俗永承继,一曲离骚万古扬。
端午抒怀
怪夫子
墨客骚人奋笔书,屈原地府为国哭。
终因自己独清醒,跳水投江警世图。
黎庶户户平安日,百姓家家祭大夫。
纵享飘香精米糯,谋求历代万民福。
史正杰
七律·端午怀屈子
菖蒲悬户福康安,鼍鼓催征势欲燃。
楚水犹萦孤客恨,秭归空忆大夫贤。
椒兰气节昭星汉,辞赋光华耀极天。
岁岁龙旌翻雪浪,湘累精魄绕云川。

满江红·端午怀屈原
文/沧海一粟
楚水沅湘,波涌处、悲歌声讨。想当日、谗言蔽目,郢都昏晓。奸佞弄权朝政乱,贤良饮恨身心槁。叹屈子、抱石赴罗江,忠魂杳。
离骚赋,才情妙;天问策,尊天道。奈无门报国,志难伸表。正气长存昭日月,丹心永照冲苍昊。看今朝、华夏立东方,江山耀。
水调歌头·端阳祭屈原
(毛滂体)
吴蕴辉(南通市)
楚水起波澜,湘岸鼓声扬。龙舟飞渡声狂,喧闹遏云翔。粽黍香飘四野,蒲剑风摇避劫。岁岁又端阳。千古离骚韵,悲壮世无双。
思屈子,怀壮志,赴沧浪。忠魂不朽,一曲悲唱撼穹苍。报国丹心未已,忧世清名长在,遗恨汨罗江,酹酒江心月,千古话凄凉。
浪淘沙令.端午节缅怀屈原(新韵)
王楼(内蒙古)
端午雨濛濛,天泣屈公。勇肩正道献忠诚。奸佞当权遭陷害,楚众同情。
壮志震襄荆,坎坷终生。外交内政并精通,一片丹心如皓月,光照苍穹。
联题端午节八副:
薛有毅(山西榆次)
①
榴火菖蒲增艳色;
青蛙米粽忆年华。
②
千载招魂悲楚子;
万人踏浪唱离骚。
③
汨江典故千年祭;
楚地民歌百赋宣。
④
艾叶飘香,去秽除邪尊屈子;
龙舟逐浪,崇贤悼古咏离骚。
⑤
夏雨如丝,神州处处龙舟荡;
榴花似火,岁月家家米粽香。
⑥
米粽投江,鼓声含泪悲天问;
龙舟激荡,汨水招魂感九歌。
⑦
艾叶当旗,齐夺锦标三千里;
菖蒲做盏,共斟加酒第一杯。
⑧
挂艾留香,米粽龙舟三闾祭;
尊贤爱国,菖蒲黄酒四方凭。
辘轳体•窗前少妇绣香囊(新韵)
郑占荣
一
窗前少妇绣香囊,期盼夫君永健康。
围在腰间能避祸,打工确保返家乡。
二
端午佳节各户忙,窗前少妇绣香囊。
思夫在外多风险,围上能隔邪气狂。
三
烈日炎炎麦渐黄,休闲老汉闲游逛。
窗前少妇绣香囊,夫系腰间防祸降。
四
群姑起舞展新裳,老汉红歌唱满庄。
端午忧夫邪气扰,窗前少妇绣香囊。
2025.5.30
临江仙•端阳(词林正韵)
作者:李尚森
布谷声声新夏令,燕云冬麦微黄。田家翁媪备仓房。端阳今又至,角黍飶其香。
竞渡龙舟多异趣。谁言屈子沉江。当年渔父话衷肠。清浊沧浪水,濯沐任君量。
注:角黍即粽子,北方农村包粽子大多就地取材,苇叶、黄米。用糯米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事。
乙巳五月初三
西历2025年5月29日于遮雨斋
鹧鸪天•端阳情思
孔繁银(镇江)
南国风荷举满塘,艾香扑鼻动羁肠。
遥思桑梓同根义,犹恨江湖客路长。
伴钩月,共孤觞。醉回年少过端阳。
梦中慈母包香粽,我赶耕牛牧故乡。
夜行船·端午节抒怀(欧阳修体)
文/李连庆(河南)
滚滚汨罗江水,葬忠魂、永垂青史。楚辞天问载留芳,端午节、缅怀屈子。
梅雨潇潇犹未已,登高望、壮英雄气。赋咏繁荣国盛昌,竞龙舟、合衷共济。
清平乐•端午吟(词林正韵笫三
部)
文/白宝泉
离骚血泪,凄厉肝欲碎。亿万庶民抛粽裹,纪念屈原回旨。
千古旧事伤悲,追思饮泣低垂,怅问天公沉怨,忧民苦乐愁离。
齐天乐•端午吟(词林正韵第七部)
屈原怀恨投江沅,青册刻垂丹展。狂雨浑翻,爆冲霄汉,怒吼如涛汨漫。茫茫朔瀚,血腥侫谗诬。雾凝昏乱,涛裂悬流,离骚一曲寸肠断。
黑风雨浣傲骨,侧聆悲恸界,庶民招换。五岭江天,非遗国重,后继儿郎奋战,征袍血溅。历载扫奸魑,折躯何潸,壮士长眠,九洲天地换。
2025.5.28

儿时端午(打油诗)
文/三木子
天刚蒙蒙亮,
母亲喊起床。
鸡蛋拿在手,
吃单不吃双。
粽子随便吃,
满嘴放清香。
艾叶桃枝绿,
直接插门上。
不知屈子事,
听说投了江。
转眼六十载,
满脸尽沧桑。
端午思童年,
只留心念想。
端午怀古
尘封的记忆(江苏宿迁)
粽叶浸透时光褶皱
飘着,千年前的香
龙舟犁开沧浪
桨声里跳跃着
屈子未了的诗行
汨罗江吞下呜咽
浪花碎成《离骚》的残章
在岁月长河里浮沉、回荡
艾草斜挂门楣
似古老的符咒
锁住流年的悲欢
雄黄酒漫过舌尖
辛辣里藏着
祛不散的旧梦
五彩线缠住童年的腕
香囊轻轻摇晃
洒落一地星芒
孩童的欢笑声
穿过青石板巷
消失在记忆的街角
而我站在时光渡口
拼命的打捞
端午的影子
和,褪色的月光
端午感怀
尘封的记忆(江苏宿迁)
榴花似火又端阳,独倚危楼望荆湘。
艾叶青青萦旧梦,龙舟渺渺入斜阳。
离骚再读心犹痛,楚地归来鬓已霜。
屈子英魂何处觅?汨罗江畔泪千行。
江风萧瑟透寒凉,往事如烟绕客肠。
粽香飘散情难寄,诗韵悠长意未央。
沧桑阅尽人将老,世事浮沉梦亦伤。
长向沧浪倾碧血,清愁点点入苍茫。
孤灯夜半照无眠,空对残编叹逝川。
恨未生逢随屈子,同擎浩气上青天。
一曲悲歌谁与和?冷月无声映大川。
唯有滔滔东逝水,烟霭苍苍伴流年。

荣耀中国文学社编委会成员
总社长:苏文文
代理社长:张俊侠(依然)
荣耀顾问:童浩 白连生
副社长:田向洪 张俊侠 康宗生
名誉社长: 郭妙灵 白连生
丰茂春 李德政 吴宝金 三木子
诗词管理:阿红 依然(张俊侠)
文学顾问:石补根 王慧忠 朱江萍
丁启连 乐天 李林 李改萍
责任编辑:依然 婉莹 哥是王者
编审及主编:苏醒 姜满成 康宗生 梅楠梓
编辑:张俊侠 苦乐年华 怡然
刊头书法制作:安贵龙
美图设计:依然(张俊侠)
诵读部长:春风十里 玉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