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花云汇》编辑部成员合影

作者:花样年华; 诵读、都市头条制作、图片设计:晨曦

手捧香粽祝岁安
文/花样年华
清晨开窗,糯米混着箬叶香随着晨风溜进屋子,这味道总让我想起老家巷口飘着白雾的早点摊。每到端午,小城都泡在粽叶香里,连空气都变得黏糊糊、甜丝丝的。
记忆里的端午热热闹闹。天没亮,奶奶就佝偻着背在灶台前忙活。铝锅里水咕嘟冒泡,青绿色粽叶在热水里舒展。我踮脚趴在案板边,看奶奶把透亮的糯米舀进白瓷碗,撒上赤砂糖,手腕一抖,糖粒星星点点落进米里。

“当心烫着!”奶奶总爱用沾着糯米的手刮我的鼻尖。她包粽子的手法特别快,粽叶在掌心三折两卷,就变出个小漏斗。抓把糯米,塞颗蜜枣,再覆层米,指尖翻飞间,麻绳就把粽子缠得紧紧的。我跟着学,可包出来的“粽子”歪歪扭扭,不是漏米就是散架。奶奶却笑着把我包的“四不像”放进锅里,说这是“小孙女的创意粽”。
午后,街坊邻居搬着小马扎围坐院子里。张家婶子端来咸鸭蛋,王家大爷拎着雄黄酒,孩子们举着香囊追跑,彩色丝线飘成云霞。大人们边包粽子边唠家常,笑声混着粽香,把整条巷子都填满了。

夕阳染红云彩时,粽子出锅了。掀开锅盖,白雾裹着浓香扑面而来。奶奶用筷子夹起一个,在凉白开里滚两圈,剥开粽叶,晶莹的糯米裹着蜜枣香。咬上一口,软糯的米粒在舌尖化开,甜丝丝的。我们围坐院子,就着晚风吃粽子,听奶奶讲屈原的故事。月光洒在她银白的发丝上,眼角皱纹里满是温柔。
后来去城里读书,每到端午,都会收到奶奶寄来的粽子。真空包装整整齐齐码在泡沫箱里,冰袋还没化,打开依然是熟悉的香味。电话里,奶奶反复叮嘱:“记得蘸白糖,蜜枣给你多放了两颗。”

现在奶奶老了,包不动粽子了。但每年端午,我们全家都会回老家。超市里的粽子虽多,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们挽起袖子,跟着奶奶学包粽子。手法虽生疏,包出来的粽子形状各异,但一家人说说笑笑,厨房里飘着熟悉的香气。
手捧香粽,就像捧着沉甸甸的牵挂。这小小的粽子,裹着亲人的爱,藏着岁月的暖,也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温情。愿所有牵挂的人都平安喜乐,愿每个端午都有熟悉的人相伴,有暖心的香粽可尝。

《晨花云汇》编辑部成员:

《晨花云汇》编辑部理念:以笔为晨 落墨生花 文思如云 妙笔汇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