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永远做坚强的自己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作者:张慧竹 主播:心如止水
川川,我的宝贝儿子:
昨晚听你睡前念叨,说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主要是因为模拟考失利影响了状态。妈妈很心疼你,也特别重视你的困扰,今天专门请教了教育专家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想和你一起好好分析分析,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重拾信心。
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其实根源在于平时学习不够扎实,情绪容易浮躁,遇到难题时缺乏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这才导致模拟考和期中考试接连失利。妈妈想从几个方面和你深入聊聊:
1. 你的勇敢,妈妈都看在眼里
妈妈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我上学时也经历过考试失利后的自我怀疑,那种挫败感就像乌云一样笼罩着自己,心慌意乱,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行。但我的宝贝儿子可比妈妈厉害多了!考试后,你没有一直沉浸在失败的情绪里,而是努力尝试找回自信,还很快用行动证明“我可以”“我又行了”。这份勇气和行动力,让妈妈特别骄傲!
2. 重新认识失败,打破思维误区
考试没考好,不能只把原因归结于模拟考影响了心态,这只是表面现象。咱们得深入分析成绩背后那些主观原因:是不是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作业一多就容易浮躁、情绪波动大?课堂上有没有全神贯注,知识有没有学透?刷题量够不够,写作业时够不够专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考试技巧是不是有问题?这些才是导致模拟考没考好,进而影响大考状态的关键因素。
3. 告别固定思维,拥抱成长心态
宝贝,别让“模拟考没考好,大考肯定不行”这种想法困住自己。学习就像爬山,有高峰也有低谷,成绩出现波动再正常不过了。在低谷时,是做强者还是弱者,选择权在你手里。
强者会冷静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和方法,朝着目标坚定前行。虽然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小波折,但最终会一步步向上攀登,实现目标,进入良性循环。而弱者呢,一失败就先否定自己,陷入自我怀疑,根本没办法理性分析问题、调整状态,结果只能越来越糟,陷入恶性循环。
你现在还小,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还在成长中,出现思维偏差很正常。但你可以多向爸爸妈妈、老师,还有积极向上的同学请教,在他们的引导下,慢慢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
说到恒心和毅力,妈妈想给你讲讲爸爸的故事。当年爸爸高考差 5 分,没能考上湖北体育学院,奶奶也拿不出钱供他上大学。为了继续求学,爸爸选择参军入伍。别人入伍时行李箱里装的是烟酒,想着讨好领导,可你爸爸却带了一箱子书,一心只想考军校。为了争取考军校的机会,他每天早早起床打扫院子,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被首长庞爷爷看到,成了首长的勤务员,还得到了力荐。后来备考时,哪怕累到得了急性黄疸肝炎住院,他都没放下书本。经过一年的拼命努力,爸爸成功考上军校,是当时团里唯一的“幸运儿”。毕业后,爸爸在工作中也遇到过无数困难,但他靠着看书学习、向优秀的人请教、和妈妈倾诉,不断调整心态、纠正思维,从一个普通士兵,经过 25 年的不懈奋斗,成为了大家敬重的团长。爸爸这份坚定目标、永不言弃的精神,特别值得你学习!妈妈相信,只要你有恒心和毅力,勇敢面对每一道难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就像《荀子·修身》里说的:“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在努力学习的路上,宝贝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别总是自我内耗。人的精力有限,脑子里装满负面想法,就没办法冷静思考学习问题了。同时,也要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觉,烦躁时听听音乐,焦虑时做些简单题,想哭就痛痛快快哭一场,哭完继续向前。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得随时来找妈妈,我永远是你的情绪垃圾桶和心灵守护者。在妈妈心里,你的身心健康、开心快乐永远是第一位的,成绩只是第二位。
愿我的宝贝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不负韶华,成为最坚强、最优秀的自己!
★后记
这封《儿子,永远做坚强的自己》,是母亲张慧竹写给考试失利儿子川川的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涌动着深沉母爱与殷切期许。面对儿子将考试失利归咎于模拟考的困扰,母亲没有简单说教,而是以共情为起点,结合教育专家建议,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从肯定儿子重拾信心的勇气,到引导其打破归因偏差、建立成长型思维,层层递进地为孩子拨开认知迷雾。
文中穿插父亲逆境拼搏终获成功的故事,以鲜活案例诠释恒心毅力的力量;借《荀子》名言升华主题,赋予文字厚重的文化底蕴。最后,母亲将身心健康置于首位的叮嘱,更凸显出超越成绩的温暖关怀。这封信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生动范本,更传递出面对挫折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启迪读者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砥砺前行。
作者:张慧竹 金融本科 成都市某金融单位离职员工 爱好: 读书、游泳、健身。
主播简介:心如止水,爱生活,爱声音,爱辟谷。一直践行用心做事,用爱做事,现居住于山东青岛,希望通过由心而发的真实声音与大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