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秋,万物归简
作者:雨下罗加
诵读:张玉阁
年少时,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愈演愈烈的狂欢,要把所有的精彩都纳入囊中。欲望如同春日疯长的藤蔓,永不停歇地攀爬,想要功成名就,想要轰轰烈烈的爱情,想要呼朋引伴的热闹。脾气也似夏日的骤雨,说来就来,不管不顾,以为锋芒毕露才是真性情,横冲直撞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与倔强。朋友圈子更是越大越好,仿佛认识的人越多,就越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每天穿梭于各种社交场合,觥筹交错,热闹非凡。那时的我们,如同在红尘中横冲直撞的行者,在喧嚣里寻觅着自以为是的真理。
然而,人到一定年纪,就像季节悄然从盛夏步入了金秋,生活开始做减法,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往回收。这何尝不是一场修行的顿悟?欲望不再如从前那般膨胀,不再执着于追逐遥不可及的功名利禄。渐渐明白,粗茶淡饭里也有幸福的滋味,平淡安稳的日子才最踏实。这恰似修行者放下贪执,懂得“少欲知足”的真谛,在断舍离中,让心灵从物欲的枷锁中解脱。曾经渴望的奢华生活,在岁月的沉淀后,不过是过眼云烟,内心更向往一份简单的宁静与满足,正如禅修者追求的“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脾气也被岁月磨去了棱角,不再轻易发火,不再为了一点小事就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这其实是修心的成果,懂得了包容与理解,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很多事情不必过于计较。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了沉默与释怀,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一切。就像秋日的湖水,不再轻易泛起波澜,而是深邃而沉静。这恰似修行中“制怒”的功课,以慈悲心观照他人,以智慧心降伏嗔恚,让内心如明镜般澄澈。
圈子也在慢慢收缩,不再热衷于无效的社交。远离了那些酒肉朋友和虚假的应酬,开始珍惜真正懂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朋友无需多,有几个知心的便足以。与他们相处,无需刻意伪装,不用谨小慎微,简单纯粹的情谊反而更加珍贵。这如同修行者的“结界”,筛选出能滋养心灵的缘分,舍去消耗能量的外缘,让自己在清净的氛围中精进。就像秋日里的落叶,看似减少,实则是在筛选,留下最真挚的部分,正如修行中“亲近善知识”的智慧抉择。
人生这场旅程,走到中途才发现,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能放下多少。化繁为简,不是失去,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获得。舍去了不必要的欲望,收获了内心的从容,这是破除“我执”的修行;收敛了暴躁的脾气,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修持“忍辱”的功德;精简了繁杂的圈子,寻得了灵魂的共鸣,这是践行“独处”的妙境。
当我们学会把生活往回收,就如同褪去了层层华丽却沉重的外衣,露出最真实、最纯粹的自己。在这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中,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也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归属。往后的日子,以一颗简单的心,看人间风景,守一方宁静,在岁月的长河里,持续这场生命的修行。
人生努力了,珍惜了,就问心无愧。改变不了的事就不再在意,留不住的人就自然放弃,与人交往要守住态度,值得的,我一定真心相待绝不辜负,不值得的一笑而过再无交集。万事随缘,心安自在。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