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
文/李国军
寻芳五月花如海,仙境从来各一方。
莫道北国春意晚,呼伦贝尔胜天堂。
作者简介:
李国军 , 内蒙古呼伦贝尔人,1975年8月至1990年3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罕达罕中心学校任教;1990年4月至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殡葬服务中心工作。现为《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周刊优秀通讯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呼伦贝尔民族诗词协会会员,呼伦贝尔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曾在《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周刊》、《都市金榜头条》、《内蒙古诗词》、《呼伦贝尔诗词》、《呼伦贝尔民族诗词》、《呼伦贝尔日报》、呼伦贝尔市文联《骏马》文学(双月刊)发表数百首(篇)诗词、诗歌、新闻报道及文学评论。
Author Profile:
Li Guojun, a native of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From August 1975 to March 1990, he taught at Handahan Central School in Jarud Banner, Xing'an League, Inner Mongolia. Since April 1990, he has been working at the Funeral Service Center of Hailar District, Hulun Buir City, Inner Mongolia. Currently, he is an outstanding correspondent of "Charity Times - China Funeral Weekly",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Poetry Society, a member of the Inner Mongolia Poetry Society, a member of the Hulun Buir Ethnic Poetry Association, and a member of the Hulun Buir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He has published hundreds of poems, poems, news reports and literary reviews in "Charity Times - China Funeral Weekly", "Metropolis Golden List Headlines", "Inner Mongolia Poetry", "Hulun Buir Poetry", "Hulun Buir Ethnic Poetry", "Hulun Buir Daily", and "Steed", a bimonthly literary publication of the Hulun Buir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点评词
繁花织锦处,诗意染北疆——评李国军《赞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李国军作家的《赞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点亮了人们对呼伦贝尔美景的无限遐想。这首短短二十八字的绝句,看似简洁凝练,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将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的绝美风光与诗人内心的赞叹之情完美融合,展现出古典诗词在新时代语境下的蓬勃生命力与动人风采。
一、意象之美:勾勒梦幻花海图景
诗歌开篇“寻芳五月花如海”,以“寻芳”二字为引,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探寻、寻觅美好事物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仿佛带领读者一同踏上寻找花海的奇妙旅程。“五月”点明时间,这个时节万物蓬勃生长,正是鲜花盛放的季节,为后文描绘花海奠定了时间背景。而“花如海”则是全句的核心意象,运用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将伊敏河中心岛的繁花比作浩瀚的海洋。“海”给人以辽阔、无边无际的视觉感受,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一眼望不到尽头、层层叠叠、绚烂多彩的花海景象,极具画面冲击力。通过这一意象,诗人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的宏大场面和壮观气势,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花海扑面而来的磅礴气息。
“仙境从来各一方”承接上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的赞美。“仙境”一词将花海提升到了超凡脱俗、宛如梦幻般的境界,赋予其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它暗示着这片花海并非寻常的自然景观,而是如同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奇与美好。“从来各一方”则强调了每一处仙境都有其独特的所在之地,言外之意是伊敏河中心岛的花海便是这众多仙境中的一处,突出了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此句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对花海景象的描绘,又为后文进一步抒发情感做好铺垫,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意境营造:构建诗意北疆画卷
诗歌的前两句通过“寻芳”“花如海”“仙境”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意境。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被鲜花环绕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有花海的绚烂与宁静。五月的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花海上,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花香四溢,宛如仙境般的美景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诗人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将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的自然之美转化为诗歌的艺术之美,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份宁静、美好与神秘。
后两句“莫道北国春意晚,呼伦贝尔胜天堂”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北国往往与寒冷、荒凉、春天来得较晚等印象相联系。然而,诗人在此却以“莫道”二字进行否定,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强调不要轻易认为北国的春天来得迟缓。接着,诗人直接点明“呼伦贝尔胜天堂”,将呼伦贝尔与天堂相比较,并且认为呼伦贝尔更胜一筹。“天堂”在人们的观念中是最美好、最理想的地方,诗人用“胜天堂”来形容呼伦贝尔,足见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达到了极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更营造出了一种豪迈、自信的意境,体现出诗人对北疆大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乡美景的无比自豪。
三、情感表达:抒发炽热赞美之情
整首诗歌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诗人对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以及北疆大地的炽热赞美之情。从开篇的“寻芳”到结尾的“胜天堂”,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不断升华。“寻芳”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当他看到“花如海”的壮丽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赞叹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将其比作“仙境”,以表达对这片花海的高度赞美。最后,诗人更是直抒胸臆,用“胜天堂”这样强烈的表达,毫无保留地抒发了自己对呼伦贝尔的无比喜爱和由衷赞美。
这种情感的表达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对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真实感受和深刻体验的基础之上。诗人通过对花海景象的细腻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之中,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情感共鸣。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北疆独特自然风光的自豪之情。在诗人眼中,呼伦贝尔的春天虽然来得可能比其他地方晚,但这里的美景却毫不逊色,甚至超越了人们心中的天堂。这种对家乡的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唤起了人们对北疆大地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艺术手法:彰显古典诗词魅力
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充分彰显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首先,诗歌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如前文提到的“花如海”,将花海比作海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花海的广阔与繁茂;“莫道北国春意晚,呼伦贝尔胜天堂”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北国春天晚的固有印象与呼伦贝尔的美景进行对比,突出了呼伦贝尔的独特与美丽,使诗歌的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其次,诗歌在结构上严谨巧妙。前两句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花海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后两句则以抒情为主,在写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发情感,点明主题。整首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在语言上,诗歌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却又不失诗意与韵味。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既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图,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浓郁的古典诗词韵味。它遵循了绝句的格律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诗歌中融入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如“仙境”“天堂”等,使整首诗在现代语境下依然保持着古典诗词的典雅与庄重,体现了古典诗词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文化意义:展现北疆文化底蕴
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来看,《赞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对伊敏河中心岛花海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北疆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生动展现。呼伦贝尔作为北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众多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诗歌中描绘的花海美景,正是北疆独特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北疆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北疆大地的壮美与神奇,领略到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北疆地区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人们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关注和热爱。同时,诗歌也为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通过诗歌这一载体,了解和感受北疆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结语
李国军作家的《赞呼伦贝尔市伊敏河中心岛花海》以其精美的意象、深邃的意境、炽热的情感、巧妙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一首描绘北疆美景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伊敏河中心岛花海的绚丽风光,更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对北疆大地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当代诗词创作中,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古典诗词在描绘新时代美景、表达新情感方面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空间。它让我们相信,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依然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继续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丰富的色彩和无尽的诗意。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词艺术的魅力,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家乡的那份炽热情感和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