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上榜诗人
白志安、皮振林、谢金武、李桂芹、陈彦彬
蔡秀红、王金凤、张 琦、丁荣清、翟钰琴
于慧敏、刘惠娟、周 晶、张建平、王友杰
袁长富、陈瑞贞、李 宏、白续铎、吕世英
杜新民、滕振江、赵彦德、苏 君、王殿香
刘小宾、赵 真、李学谦、张彦生、杨铁民
孟庆昌、刘 敏、谭永生、苏军英、庄桂琴
张丽华、王淑敏、宋振东、朱慧敏、李立平
魏守令

七律•端午采艾
文/皮振林
端阳在即赴河湾,煦日熏风映碧天。
逝水翻波终入海,晴川浮翠自生烟。
盈筐艾草怀屈子,一寸丹心祭古贤。
坐看云舒江色远,尘襟尽洗悟真禅。
七律·端午悼屈原
文/谢金武
汨罗江水诉情长,屈子含悲悼国殇。
作赋离骚明大义,著书天问喻衷肠。
英魂不朽留芳韵,赤胆精诚震楚疆。
千古宏篇今尚在,雄文傲骨铸华章。
七律•青山端午诗会有寄
文/李桂芹
千古离骚唱到今,青山又作九歌吟。
单员赞粽当茶饮,众口弹舟入韵斟。
关注民生柔手笔,振兴国运大胸襟。
白眉雅聚连年举,诗赋牵缘义在心。
七律•端午抒怀
文/陈彦彬
蒲青艾绿又端阳,角粽堆盘共酒觞。
千载离骚吟未绝,一江颦鼓闹河央。
堪怜屈子怀才恨,忍见曹娥投水亡。
幸有龙舟争渡急,忠魂义胆永流芳。
七律•重读《山鬼》感赋
文/张琦
忽谢芳华变女神,依然渴爱续前姻。
试妆窈窕披香草,临水婀娜照美人。
独立山巅云渺渺,孤行石径雨纷纷。
夜深公子无踪影,约会成空欲断魂。
注:山鬼即巫山神女,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瑶姬。瑶姬未嫁而亡,葬于巫山之阳。天帝命她掌管巫山云雨。屈原借《山鬼》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愤懑之情。

七律·端午诗会即景
文/蔡秀红
端阳雅聚韵飞扬,紫雾丁香沁画廊。
絮舞晴空翻雪浪,葫悬彩线映霞光。
门垂艾草驱邪祟,箸点雄黄祝健康。
粽角飘香诗兴发,欢歌逸曲绕云梁。
七律·乙巳《端午诗会》感怀
文/王金凤
福旺楼厅映雅堂 青山诗会聚端阳。
清歌婉转追忠魄,曼舞蹁跹寄远伤。
屈子遗风融乐律,离骚浩气入篇章。
英灵千古应欣慰,文脉延绵岁月芳。
七律•端午悼屈原
文/于慧敏
汨水流殇楚韵传,江涛泪洒寄魂冤。
离骚千载衷肠诉,天问长诗气宇轩。
竞渡龙舟豪士展,相搏鼓浪壮心酣。
后人代代寻屈子,碧血丹青照世间。
七律·端午书怀
文/张建平
端午晨曦踏青甸,江河祭奠屈平号。
为民忧国鲲鹏志,提笔抒怀咏离骚。
角黍葫芦闹街市,龙舟鼙鼓越浪涛。
复兴华夏休停步,求索精神再陟高。
五律·端午悼屈子
文/周晶
端午悬青艾,风流鉴逐臣。
离骚歌久远,天问意犹新。
楚水携兰去,笥山落照匀。
粽香倾尽处,把酒祭灵均。

七律•端午景象
文/王友杰
竹叶青青糯米香,家家包粽过端阳。
榴花枝上燃红火,艾草门前垂绿长。
江上龙舟飞舰疾,鼓声震耳助威强。
千年习俗今犹在,共话安康岁月长。
七律•松江端午
文/刘惠娟
松江盛夏又端阳,玉水龙舟角黍香。
云岫氤氲忠烈韵,碧波缥缈楚辞章。
先贤殉节沉湘远,今岁承情酹酒长。
伫望汀洲追思杳,踏青寻艾祷安康。
七律·端午祭屈原
文/袁长富
千年犹唱楚臣悲,蒲剑悬门吊秭归。
角黍沉江鱼莫近,椒浆酹水鹤来窥。
九歌天问存孤愤,香草幽兰佩落晖。
万载招魂谁解得,龙舟鼓浪破云围。
七律•端午情思
文/吕世英
汨罗江畔水泱泱,千载遗风吊国殇。
角黍投波怀楚泽,龙舟破浪竞沧浪。
雄黄酒酹忠魂泪,蒲艾门悬正气彰。
屈子精神传万世,离骚一卷永流芳。
五律·端午寄思
文/陈瑞贞
风动启龙棹,汨江催鼓稠。
艾蒿门侧系,诗赋案旁投。
米粽填寒渚,幽篁漱曲流。
悠悠千古意,渺渺万端遒。

七律·猪倌的端午节
文/杜新民
端午朝阳洒满村,松猪号子唤乡邻。
家家煮蛋猪倌送,户户摘瓜敬牧人。
春夏荒原鲜草拱,三秋茬遛落粮巡。
民俗雅景己随梦,哪里寻来彘豕神。
七律·重读《离骚》
文/刘小宾
自从美政楚辞涵,便教骚人国祚担。
握瑾怀芳心愈苦,明箴暗讽墨尤酣。
梦长独抱追三后,死亦何伤赴一潭。
以命成歌悬日月,孤臣气节贯吟坛。
七律·端午高怀
文/苏君
五月端阳蒲艾香,祥和瑞景映韶光。
香囊挂户灾邪灭,角黍盈盘福运昌。
彩线腕间思绪重,雄黄盏里旧愁长。
江中百舸千帆过,不尽情思入韵章。
七律·端午怀屈原
文/张彦生
裹蒸投洒汨罗江,纪念骚人情意长。
卫稷忠君心不改,轻奸藐佞志昂扬。
远兮道路足伐健,修矣高洁品质芳。
留与后生辞赋贵,声名万世桂兰香。
注:裹蒸:粽子。
七律·端午感怀
文/杨铁民
汨水汤汤岁月长,山河依旧又端阳。
门悬艾草驱邪祟,盘溢粽香思俊良。
棹破沧浪龙竞跃,鼙催急雨鼓铿锵。
英魂长伴烟波上,楚韵千年亘古芳。

七律•端午情思
文/滕振江
汨水松江万里遥,哀思不尽涌波涛。
飘香米粽怀屈子,劈浪龙舟斩恶蛟。
美政精神凝做问,爱国情愫沥成骚。
一杯醇酒朝天祭,亿杆红旗华夏骄。
七律•端午情怀
文/赵彦德
踏赏山林寻艾俊,蒲芦苇草茂丛塘。
雄黄老酒纯佳酿,糯米莲绒粽叶乡。
色彩缤纷环手腕,云裳锦逸佩香囊。
除邪五毒公虫害,确保平安体健康。
七绝•包粽子
文/陈彦彬
糯米如珠泡满盆,悠长粽叶碧生痕。
轻折慢卷腰缠紧,蜜枣充填味道纯。
七绝•端午诗会
文/翟钰琴
舞墨诗家聚一台,诵吟歌赋展华才。
虽无曲水流觞举,却有精文泉涌来。
七绝•端午感怀
文/赵真
艾叶垂檐意未央,青山风韵闹端阳。
离骚读罢思千古,屈子英魂岁月长。

七绝·端午祭屈原
文/李宏
香包粘粽祭平翁,爱国忧民业迹丰。
文苑诗书留万古,铭碑傲立世尘中。
七绝·端午节
文/王殿香
汩水滔滔去未休,离骚一卷泪长流。
龙舟竞破千层浪,犹见忠魂绕九州。
七绝·端午悼屈子
文/李学谦
五月端阳鸣战鼓,汨罗击楫悼忠良。
粽投千浪慰英魂,一卷离骚万世芳。
五绝•端午
文/赵彦德
五月松花水,龙舟竞渡场。
青郊垂岸柳,紫燕碧空翔。
七绝·祭屈原
文/孟庆昌
时光又遣粽飘香,悲悯骚歌荡泪江。
沥酒盈觚鸣九曲,离骚袅袅瑨音长。

七绝·汨罗忠魂颂
文/刘敏
一卷离骚亘古存,汨罗兰芷慰精魂。
浩然正气盈霄汉,求索千秋耀楚门。
七绝·端午
谭永生
汨罗江水荡波清,牵动骚人多少情。
屈子光辉同日月,我如松下一诗虫。
五绝•端午节(新韵)
文/白续铎
岁岁又端阳,粽黏蒿草香。
千年屈子远,咫尺汨罗江。
七绝·端午祭屈原(二首)
文/苏军英
雾锁松江雨未歇,天公洒泪祭仁杰。
忠魂傲骨今何在,角黍藏情诗作别。
谁把丹心献楚荆,汨罗河水载英灵。
《离骚》《天问》华章著,气正椒兰屈子情。
七绝•端午念屈原
文/庄桂琴
龙舟端午念屈原,文彩飞扬后世传。
壮志报国无所惧,唯求黎庶久平安。

七绝•端午快乐
文/张丽华
榴花灼灼映端阳,巷陌香香艾草芳。
鼓振龙舟冲碧浪,你追我抢似飞翔。
七绝•端午情思
文/吕世英
角黍堆盘蒲酒浓,汨罗江上忆诗翁。
千年遗恨随波去,犹有离骚唱晚风。
七绝·悼屈原
文/王淑敏
屈子忧民唱楚歌,沧桑未始志消磨。
闻听家国山河破,却把忠魂撒汨罗。
七绝•屈子之屈
文/滕振江
酒祭屈公倍感伤,若能穿越问怀王。
忠奸不辨山河破,是否临终悔断肠。
水调歌头•端午有感
文/白志安
松江浪流去,野外踏青人。东方初晓,一轮红日透祥云。堤岸黄花翠艾,阡陌采蜂飞鸟,万物浴清晨。世间又端午,天地敬忠魂。
糯米粽,雄黄酒,载客轮。千年之下,百姓高义护贤君。《天问》《九章》《渔父》,《橘颂》《离骚》《哀郢》,屈子赋诗文。汨水遗风骨,美政泽乾坤。

满庭芳•端午诗话
文/李桂芹
初五晨明,相邀吟友,漫行松水桥东。繁花欺野,篷草匿青虫。采艾寻香滴露,撇甜粽、追逐波中。喊声起,赛舟击浪,小棹博飞龙。
时图妍积雅,人和拾韵,雅趣堪浓。举方盏,拈诗对句从容。说屈原吟橘颂,兴华夏、渐忘时空。回头度,谋篇运笔,频具宋遗风。
清平乐•踏青
文/陈彦彬
东方初晓。莫道行人早。踏遍江边青青草。空气清新真好。
女伴打闹开颜,稚童嬉笑撒欢。惟见七旬翁妪,长亭闲坐聊天。
鹧鸪天·端午情长
文/丁荣清
竞渡龙舟又起航。众人划桨力争强,念怀屈子爱家国,追忆先贤祭圣良。
雄黄烈,艾蒿香。避邪扶正药功彰。千年传统千年用,端午民风延续长。
清平乐•青山端午诗会有记
文/周晶
又逢端午。骚客青山聚。遥祭灵均情难诉。化作杯中几许。
宫商角徵兰香。诗词歌赋霓裳。只有清流能解,人生正美斜阳。
鹧鸪天·端午
文/王友杰
雨过荷风透碧纱。菖蒲斜插绿窗霞。彩丝缠粽暗香漫,蒲酒倾杯月浸家。
寻古意,念天涯。龙舟争渡浪推花。千年屈子忠魂在,化作湘波映岁华。

卜算子·端午情思
文/王殿香
碧艾掩轩窗, 香黍垒盘玉。 十里龙舟逐浪欢,鼓角声声促。
蒲酒酹沧波, 往事沉沙覆。 谁向江天拨楚弦,诧舞榆钱粟。
鹧鸪天·踏青
文/宋振东
日朗风和绿水间,浪击呐喊赛龙船。蒿深滩浅藏白鹤,蝶去蜂回扑紫烟。
花斗艳,草争鲜。丁香脉脉抖娇颜。車喧人涌踏青路,鸣雁流云伴我还。
阮郎归•端午节有怀
文/朱慧敏
熏风舞柳正端阳,家家角粽香。新鲜艾叶挂门廊,龙舟竞渡忙。
读屈子,叹国殇,离骚忧古章。普天滴泪祭忠良,汨罗江水长。
忆江南·端午祭屈原
文/李学谦
端阳至,挥泪祭灵均。汨水波浊千尺浪,楚山云黯一襟尘,香粽慰忠魂。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文/苏君
角黍堆盘蒲酒浓。龙舟竞渡浪千重。《离骚》写尽忠魂泪,《橘颂》吟成赤子情。
风猎猎,雾蒙蒙。汨罗江畔吊遗踪。顽馋蔽日终难遏,逐泪惊涛气贯虹。

念奴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文/李立平
汨罗东去,水潺湲,棕子龙舟思寄。万古悲歌人道是,立地三闾盛誉。正茂风华,鸿飞天宇,旷世英才济。辅王社稷,美德贤政崛起。无可比拟当年,小人结党妒,谗言毒计,合纵联齐遭贬弃,两度放流蛮地。国难当头,何能振羽,杜宇长天泣。伟辞回荡,壮怀千载何
已。
卜算子•祭屈原
文/张丽华
汨水挂哀情,悲赴罗安室。宿草凄凄掩墓碑,月洒江波泣。
胜愿遗成空,依旧忠魂立。谁把离骚继续,世代英贤力。
清平乐•端午祭
文/魏守令
汨罗江怒。凭吊英魂处。忠烈屈公钢铁骨。可叹报国无路。
神州诗赋山崇。《离骚》气贯长虹。鼓响龙舟奋进,遗风千古传承。
西江月•端午情
文/吕世英
碧艾斜簪门牖,香蒲静倚庭阶。彩丝缠腕避邪灾,角黍堆盘可爱。
竞渡龙舟击水,追思屈子衔哀。千年遗俗韵悠哉,独向江天抒慨。
长相思·吊屈原
文/王淑敏
谗言狂,佞言狂。椽笔惊天换楚王。贤臣遇酒囊。
桨铿锵,鼓铿锵。自古龙舟哀国殇。又闻蒿艾香。

浣溪沙•龙舟竞渡继雄魂
文/滕振江
日丽山青水畅流,江河湖海赛龙舟,拼争向上竞风流。
骚体楚辞传万代,忠魂雄魄炳千秋。中华诗祖美名留。
端午联
陈彦彬
衣佩香囊,五毒难侵除祸患
门悬艾草,八方祈福保安康
端午
丁荣清
甜甜角粽离骚韵
叶叶龙舟天问歌
祭屈原
张建平
万户争先拴艾草
千舟竞发祭灵均
咏端午
周晶
楚水浴兰,艾草飘香,龙舟竞渡过端午
笥山怀古,菖蒲凝韵,骚客长歌忆屈平

端午节联
王殿香
擂鼓劈波,千帆竞渡追屈子
悬蒲裹黍,万户飘香慰楚魂
端午祭屈原
李学谦
汨水含悲,千秋浩气昭忠骨
粽糕凝志,万代清芳仰赤心
咏屈原联
李立平
报国忠贞,凌天正气千年咏
创辞锦绣,旷世奇才万代怀
端午怀屈原
张丽华
汨水深哀怀楚子
忠魂胜愿寄离骚
粽祭忠魂
吕世英
角黍盈盘,粽香漫惹千秋忆
龙舟破浪,鼓韵长传万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