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端午的微风轻拂,我踏入了“返璞寻唐生活馆”的唐风雅集,桃红色的牡丹、白色的栀子花、粉紫的芍药、白蓝的绣球,款款而来的石榴裙,一场穿越盛唐时空的奇妙感受就此开启。
书写毛笔字签到后,净手,熏香,选衣、更衣。贡桌上的鲜花、粽子、糕点品种其丰富。
祭礼庄重肃穆,主持人的一字一句,饱含着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行大礼,齐颂《离骚》选段时,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每个人的吟诵中流淌,思绪也随之飘向历史的长河。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裳。
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系五彩丝缠,于手腕间缠绕上的是对安康的祈愿;雄黄画额,“点一点,百病消,端午安康”云夕边说边画的话语温软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那一抹金黄,似是为我们抵御邪祟的金色盾牌。
分食九子粽,我品尝了红枣粽、腊肉粽、蛋黄粽,米香与粽馅的香甜交融,每一口都是端午的味道,是岁月的回响,知道端午的粽子为什么这么香了吗?齐人说:“今天吃粽子比喝墨水更有意义!”嗯,赞同。
击鼓声声,《秦王破阵》的激昂旋律,振奋着人心,仿佛能看到古代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也感受到了唐人蓬勃的生命力与豪迈气魄。
午餐时分,一道道佳肴摆满餐桌。菜品精致,既有传统端午美食的韵味,又带着唐风的典雅。餐前感恩仪式感拱手礼,齐诵“五穀讚/天生烝民/賜之以食/乃命神農/嘗百草/辨五穀/福佑萬方/我今祈願/寒者有衣/飢者能食/粥飯不費/人心復樸”身着唐装,笑语晏晏,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共享美食,平素不喝酒的我竟也喝了3杯白玉莲花盛装的小黄酒,红酒不敢再喝了,吃着香甜的山竹与黄桃,栀子花在餐桌上香气扑鼻,和着红桃果香、美食香气,随心而跳的支支舞蹈,味觉与视觉、听觉与感觉盛宴的享受。
集体舞蹈更是高潮迭起,每个人都释放着随性的舞姿、轻松愉悦的笑容,孩子们更是开心得钻到桌子底下地毯上打滚儿追逐。
午后的健康检测,放上张开的一只右手扫描,电脑上生存N项结果,对比细看,体现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五毒月讲堂,知识如清泉流淌,让人对传统习俗背后的智慧有了更深的领悟。亲手制作驱毒香囊与精油驱蚊液,将丁香、七里香、薄荷、薰衣草、艾草等香草适当搭配放入香囊,装满对健康的守护,那淡淡的药香,萦绕在指尖,也萦绕在心头。
用柠檬、薰衣草等几种精油制作了一瓶驱蚊精油喷喷身上,大自然的味道又回来了。
端午节的唐风雅集,是一场与传统文化的深度拥抱。身着华服,我们穿越回唐朝,行礼仪,感受着唐人的风雅与豪迈,让古老的端午习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五彩丝线挽在手臂间,一周后的第一个下雨天取下入河流,端午的粽香,也将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天问离骚皆为慨叹,粽子飘香千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