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马利明
鸣翠湖中翠盖圆,亭亭净植媚如仙。
迎风曳水层层碧,向日开花朵朵妍。
出浴滴珠娇粉俊,凌波挂露嫩红鲜。
纵然游览情难抑,古韵诗词唱几篇。
战马碑
——步韵苏轼《送春》
宣民庆
西风淡月冷雕碑,烽火当年草上飞。
九死汗功终未表,一蹄艰险化轻灰。
行天大道兵心仰,埋骨忠贞我泪垂。
血染旌旗堪壮烈,精神气鼓战魂归。
石嘴山建市65周年感怀
冯忠刚
焕彩煤都风雨程,沙汀流美韵新生。
贺兰山下宏图展,星海湖边伟业成。
昔日荒滩穷僻壤,今朝沃野富多情。
工农遐顾齐飞跃,商旅辉煌欣向荣。
初夏
凌思桃
清晨金缕透云绡,柳岸青青翠影摇。
紫荚垂篱鲜嫩脆,榴花耀眼美羞娇。
蜻停荷叶迷汀渚,蝶戏蔷薇过石桥。
犹念春芳裁锦色,始知初夏亦妖娆。
初夏时节
赵学义
细雨霏霏烟雾茫,峰峦绿野莽苍苍。
丝丝柳絮湖边憩,点点荷钱水面装。
麦穗灌浆茎拂翠,樱桃釆摘果飘香。
山川繁茂澄岚秀,一派田园瑞景祥。
贺兰山五月飞雪
于金奎
烂漫花丛伴雪飘,峰峦景色尽妖娆。
瑶台染素琼崖秀,岭壑薰香山杏娇。
几度回眸留鹤迹,千梁入画涌心潮。
云烟卷过星辰乱,又复松林起浪涛。
立夏登泰山寄怀
白重生
岱宗五岳独尊崇,径险通幽帝座宫。
立夏登峰千壑绿,逢秋听瀑满山红。
诸仙讲学襟怀阔,三教开坛气势雄。
石刻摩崖留墨迹,晨观日出意无穷。
夏日漫兴
范春荣
东君初吐艳朝霞,远望湖山笼薄纱。
如碧晴空高旷宇,充盈晚露润蒹葭。
树梢才过双飞燕,枝上还生并蒂花。
且喜繁荣朱夏景,心随浓绿漫天涯。
塞上立夏
刘成
湖城明媚夏初晴,四野葱茏画意生。
带露新荷香暗度,一行白鹭写诗情。
沙枣花
伏君
小小花容叶里藏,色光淡雅不张扬。
繁枝和柳竞愉悦,扑鼻馨香含蜜糖。
初夏细雨
赵春光
黄沙迷凤阙,细雨浥边城。
润物知时节,临园听水声。
濯枝青翠显,滋蕊紫红明。
万里澄空碧,风清塞外晴。
风入松·塞上暮春吟
翟玉霞
落香红褪渐凋残。酥雨轻寒。榆钱欲买春长驻,怎奈何、风扫花翩。帘外絮飞如雪,堤边柳浪成烟。
贺兰峰顶暮云蟠。巧嵌瑶天。邀君共赏松涛谷,且陶然、共咏新篇。陌野晴光浮翠,溪桥碧水鸣弦。
祝英台近·暮春沙湖行
李凤云
岸边行,湖水溢,莲绿苇青翠。百鸟翩翩,鸥唱鹤声唳。风荡画舫轻摇,目寻深处,水打浪,雪堆花碎。
牧村美。渔叟收获船归,船归喧小妹。起火烧餐,满桌摆虾鲤。客侣水寨同欢,纵情挥盏,佳肴品,酒浓人醉。
鹧鸪天·入夏喜雨
王祥
立夏时逢暮雨潇,湖堤烟锁漫溪桥。山桃含泪倾芳蕊,岸柳随风舞细腰。
平野阔,浅山遥。栏杆独倚涌思潮。诗人觅句吟甘露,且把深情寄碧霄。
沁园春·乡野新变
肖剑顺
翠岭披纱,古塔穿云,沃野画屏。看长河如练,蜿蜒东注;群山若髻,错落西横。稻浪翻金,村庐嵌玉,风曳槐香满野汀。凝眸处,见机耕田畈,网售新橙。
凭栏漫记前情。念往昔、村途困履程。忆茅檐结草,朝披冷露;镰挥田垄,暮割寒星。茧厚肩斜,仓虚鼠瘦,愁似枯藤绕棘荆。欣此际,仗东风著锦,乡梦飞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兮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倏忽间,就到了黄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作品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所以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作者简历】
李白,字太白,唐代伟大的诗人,汉族,生于贞观四年(701年),卒于贞元二十四年(762年),享年62岁。李白辞章绮丽,侠气激昂,表现了自由奔放、豪迈自尽的个性,被尊为“诗仙”。李白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庭变故,成为孤儿,14岁时随祖父入京读书,开始涉猎文学。20岁时,他考取了进士资格,但由于其治下之父背上曾有赖宁恶丑事,最后未通过考试,没有成为官员。李白的家庭变故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他的父亲李客因与政府有关的官司而被贬谪到江苏淮安,不久后去世;二是他的祖父李徵因当时地方政府的变革而被牵连,因此被贬谪到庐山,与家人分隔两地。这些变故使李白的家庭失去了当时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成为无依无靠的流民。此后,李白走南闯北,漫游江湖,游历山林,领略了自然风光和新鲜事物的面貌,夜观星象,憧憬极乐世界,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和诗歌素材,创作了大量深具感染力而又气魄雄奇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声音高亢奔放,以咏史传说、山水田园景观和道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其中比较著名的诗歌有《将进酒》、《早发白帝城》、《庐山谣》、《赠汪伦》、《夜泊牛渚怀古》等等。他的诗篇不仅文辞华丽,而且气韵波澜,洋溢着浓郁的热情和感性的情感。他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长句为主,多运用夸张手法,展现出壮丽的景象和怀古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李白的人生格言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也隐含了他浪漫主义的思想和技巧,他深信自己的创造力和创作天赋,坚信诗歌的强大、艺术的不朽及历史的不可阻挡,勇于挑战时代,超越民族和文化的限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诗作精华被后人广泛传唱,超越了时空,受到了世人的崇敬和爱戴。
本期作者:马利明 宣民庆 冯忠刚 凌思桃 赵学义 于金奎 白重生 范春荣 刘成 付君 赵春光 翟玉霞 李凤云 王祥 肖剑顺
本期朗诵:潘晓霞 王莉 张宝莲 陈银兰 吕斌 何玉华 谢传明 丁建华 雷淑华 张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