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时维仲夏,艾香沁脾,端午佳节,翩然而至。此乃华夏千年之传统,承先民情愫,载文化精魂,恰似一卷丹青,于岁月长河中渐次铺展,古韵流芳。
观龙舟竞渡,鼓声如雷,健儿挥楫击水,浪卷千重,尽显勇者之豪情、壮士之力量;察粽艺之妙,粽叶裹玉粒,彩丝绕珍馐,将情思祝福,尽纳其中;赏香囊精巧,绣纹华美,药香馥郁,寄寓安康之盼。更有屈子遗韵,楚辞华章,黄钟大吕,跨越时空,诉尽爱国赤诚。
展卷诸君佳作,或摹龙舟破浪之雄姿,或绘粽香盈户之温情,或咏屈子丹心之高洁。字字含韵,笔笔传情,使端午遗风跃然纸上,令千年文脉赓续如新。昔时风俗今犹在,且看妙笔赋新章,诸君锦句华章,实为传承文化之瑰宝,亦为刊物添彩之明珠也。

上刊人员名录(共 68 人)
徐墅华 吕昭强 王正心 武世良
韩学敏 楚 君 王尚俭 窦建中
张万国 李仁一 何霖生 衣思队
徐国民 童建伟 戴德兴 李庆明
贾宝汀 张华兴 焦敦和 薛君泰
徐 卫 刘成华 黄陆儒 李建秀
王 华 赵庆国 徐世阳 李光荣
王金龙 王长法 刘春芹 杨谷仔
李爱忠 李志友 刘士义 孔繁恩
郜振海 刘建军 何南海 蓝青来
杨 东 纪宝恩 王银成 程言云
柏厚发 李泉生 强喜娥 齐万新
杨友明 孙道平 白翰清 张秀祥
焦艳君 丁德民 么民山 陶秋梅
赵玉明 李瑞清 赵淑坤 石省华
马保庆 叶秀秀 蔺学伦 刘国庆
吴礼彬 刘远双 孙 进 侯玉娟
(排名不分先后)
徐世阳老师草书书法泽文。
立志谣
徐世阳(重庆)
峻岭虽高可揽峰,求知浩瀚岂言穷。
聪明天赋勤中觅,业就功成苦作钟。
七绝
龙舟竞渡祭屈原
徐墅华(江西瓷都)
千帆竞渡祭忠魂,鼓角喧天浪涌奔。
一曲离骚肠断处,汨罗江水绕昆仑。
端午念屈原
吕昭强(山东)
报国投江不惜身,浩然正气荡嚣尘。
奇文大笔楚辞赋,璀璨诗坛第一人。
乙巳端午
王正心(江西万载)
艾草传来端午风,楚天辽阔粽香同。
悠悠江水思夫子,也向深山敬老翁。
屈原祭
武世良(河南)
汨罗江上水流长,端午时闻角黍香。
屈子忠魂千古祭,离骚天问万年扬。
又祭端阳
韩学敏(洛阳)
端阳当值日斟浓,粽米烹心相映红。
因得汨罗殇浊水,蹙眉拈墨祭骚翁。
端阳新叹
楚君(广东珠海)
千舟竞渡鼓声扬,绿艾盈门糯米香。
同把端阳佳节庆,谁吟楚韵忆离殇。
楚辞咏千秋
王尚俭(山西)
屈子篇章耀九州,骚风逸韵意长留。
千秋唱咏情无尽,楚调余音绕不休。
端午祭屈原
窦建中(北京)
端午南行到岳阳,龙舟竞渡汨罗江。
先贤壮举沉沙处,岁岁萦怀敬意长。
端阳怀远
张万国(山东)
端午诗情雅韵长,群贤酹酒祭潇湘。
汨罗水咽悲风起,楚岫云垂浩气扬。
端午抒怀(新韵)
李仁一(四川)
楚邑大夫何处寻?千年流水自深沉。
世间唯享黄粱梦,只见妖魔不见人。
七律
端午节纪念屈原
何霖生(武汉)
端午汨罗江水扬,稚童靓女挂香囊。
神州祖辈遗佳节,华夏黎民痛腑肠。
橘颂离骚天问赋,楚辞三曲九歌昂。
诗留云海千年赞,情洒人寰百世芳。
我是屈原
衣思队(山东青岛)
我本灵均怀旧志,芷兰为佩韵悠长。
朝吟橘颂情千缕,暮赋离骚意万章。
郢阙昏昏奸佞舞,沅湘淼淼浪波殇。
忠魂未改心犹壮,愿化清风护楚疆。
五月艾叶粽子香
徐国民(吉林)
罗江浪涌水流长 ,岳地悲歌对酒黄。
一代名臣遭厄殒,三朝百姓倍愁肠。
全腔热血为天下,沥胆红肝被逐凉。
可叹诗人酬未尽,留辞后世缅忠良。
罗家冲小区端午活动感怀(通韵)
童建伟(湖南)
罗氏冲村香粽飘,堂前支部聚英骄。
叶叠青粉缠金臂,馅分红肠映玉腰。
邻里同声歌盛世,党群携手写春潮。
艾符已挂千门泰,又待龙舟击浪高。
端午节抒怀
戴德兴(吉林)
插蒲采艾粽飘香,汩水流波万载扬。
旅舍忽逢端午节,行舟顿觉故人觞。
离骚绝唱今添彩,天问遗篇古发光。
璨若星河青史耀,忠魂大爱写华章。
港城端午情
李庆明 (江苏连云港)
云台山色映涛流,海港龙舟竞渡游。
艾叶飘萦朐曲巷,箫竽惊起白沙鸥。
水晶粽裹千般味,汤酒传觞五月榴。
最是潮生花果处,彩丝系腕话瀛洲。
端午(嵌句:端午情思常寄语)
贾宝汀(河北)
悠悠千载看浮槎,但遣丹心逐浪花。
端午情思常寄语,当年意气尽成霞。
从教古道生生旺,更使今人日日嘉。
信是忠魂长护守,神州万里自无嗟。
端午前闲游有思
张华兴(山西)
寻诗空里醉流霞,四季多情作画家。
五月轻风怜晚照,一泓碧水接天涯。
平生常按删除键,盛世闲吟蝶恋花。
人约芬芳谁不老,悠悠宦海半杯茶。
端午竞渡怀屈子
焦敦和(湖北)
端阳丽景韵清扬,棹影翻飞战楚乡。
波涌龙舟争跃势,桡穿碧水远浮光。
凝云鼓震千舸竞,拂浪旗开百楫昂。
遥念灵均沉玉处,风涛依旧诉苍茫。
端午即事
薛君泰(河南)
节序端阳榴月五,千门蒲艾映庭隅。
瓷瓯漾月雄黄暖,碧浪腾云竞渡舻。
箬裹香粳怀楚恨,粽沉寒水泣忠珠。
人间自有清魂在,不向神前乞护符。
祭屈原
徐卫 (安徽)
高歌一曲赋端阳,把酒轻吟泪两行。
遥念楚天天渺渺,梦瞻汨水水茫茫。
殷殷诘问求真谛,郁郁离骚著锦章。
屈子英魂昭日月,光辉后代永留芳。
端午节怀屈原
刘成华(辽宁)
龙舟竞渡丹阳路,蒲艾低垂彭泽渚。
暮卷残云孤雁鸣,朝携浊浪片帆阻。
离骚千载撼江关,放逐九歌悲故楚。
漫漫征途独往来,粽香飘处祭诗侣。
端午感怀
黄陆儒(江西)
榴火燃云五月裳,艾旗蒲剑立端阳。
龙舟破浪千声鼓,粽叶围丝十里香。
荆楚英魂随赋远,汨罗米酒蕴诗狂。
雄黄未饮心先醉,遥向清流酹一殇。
五月端阳情更浓
李建秀(山东)
艾蒿泛绿映门新,五月端阳感慨真。
棹影横江追远梦,菰芦裹玉寄情匀。
离骚未尽忠魂恨,蒲酒犹存屈子仁。
干载传承风俗在,民心依旧向贤臣。
端午感怀
王华(湖北)
蒲艾悬门又午阳,榴花似火映庭芳。
龙舟戏水逐浪急,棕叶香飘万户忙。
屈子忠魂沉碧水,离骚雅韵耀青章。
千年风俗传今古,独倚窗台思远长。
粽香寄情思
赵庆国(贵阳)
箬叶青青裹玉妆,气烟袅袅绕庭梁。
金丝密绾萌新意,赤豆深藏念旧肠。
角黍沉浮追楚韵,龙舟竞渡逐涛浪。
离骚千载难丢魄,情牵九州岁月长。
龙舟竞渡端午吟
徐世阳(重庆)
家乡端午赛龙舟,竞渡男儿矫健遒。
特训青年挥桨猛,精挑鼓手捶功牛。
参观游客人山海,助阵歌声天地悠。
华夏传承怀屈子,粽亲艾插俗千秋。
端午祭屈原
李光荣(江西)
端午年年酹屈郎,史澜深处溯邦殇。
舟犁皓霁离骚涌,粽沁清魂天问彰。
艾锷凌霄驱魍魉,蒲浆邀月唤忠良。
千秋不泯灵均魄,九域同斟盛世觞。
乙巳端午
王金龙(江苏)
又逢重五楚天长,蒲剑榴花各竞芳。
艾叶悬门驱瘴疠,龙舟争渡撼潇洋。
灵均遗恨沉兰芷,郢些遗音绕九章。
鼓枻声喧人尽醉,孤忠谁酹汨罗觞?
端午吟
王长法(洛阳)
潇潇暮雨锁江边,屈子英魂又一年。
愁染三湘悲逝水,心驰万里九章篇。
曾忧国破怀香草,长叹民艰问昊天。
浩气千秋昭日月,楚风激荡引征船。
端午祭楚原
刘春芹(山东)
端午来临泪两行,汨罗江畔祭忠良。
低吟天问心犹古,细酌离骚意寄长。
糯粽飘香诸位献,龙州竞渡数帆扬。
水承几许革闲恨,高亢诗魂永世芳。
香囊祈祥瑞
杨谷仔(江西)
风掠尘烟往事浮,时光捻碎旧情柔。
悬门艾叶驱诸虑,撷草芸囊镇百忧。
影月归来临水照,人潮暗涌逐波流。
胸前漫绾承民俗,化作温馨记忆悠。
艾香萦旧梦
李爱忠(内蒙古)
艾影摇风映草堂,石蒲新剪倚门香。
烟浮角黍追思远,舟竞中流意气扬。
屈子忠魂沉楚水,骚人遗韵入诗行。
幽馨暗染罗衣袖,犹忆儿时佩彩囊。
汨罗江水泣忠魂
李志友(昆明)
悲歌郢曲朝天问,作赋离骚逐老臣。
误国昏君衰楚恨,图安乱贼断吾身。
堪怜壮志成枯骨,尚喜孤忠有后人。
汨水难消烟火味,龙舟竞渡履新尘。
龙舟竞渡
刘士义(甘肃)
鼙鼓喧天动碧流,千桡破浪竟飞舟。
旌旗猎猎云边展,号角声声水上浮。
泪洒江河思楚地,魂归乡泽怼秦貅。
端阳岁岁龙船渡,尚飨离骚万古愁。
缅怀屈原
孔繁恩(山西灵石)
天问离骚岂尽伤,九歌作赋已知章。
身游楚国如君德,魂入湘江对日光。
重话深愁忧此际,曾流急水怒何方。
依然梦断云无复,屈子情幽世味尝。
香囊祈祥瑞
郜振海(河北平山)
彩线盘丝绣锦囊,千般巧意纳芸芳。
金炉麝散驱邪祟,玉缕丝萦护瑞祥。
暗系罗襟随步履,轻依香阁伴时光。
愿凭此物通灵运,岁岁安康福满堂。
端午拙笔
刘建军(吉林通化)
蛇年仲夏又端阳,桃印悬门艾叶香。
彩线带来兴启运,清风为客送雄黄。
龙舟仍记忠君梦,螺角吹醒报国章。
天问离骚传万古,汨江春水酒漫觞。
端午
何南海(重庆)
端午神州念屈原,忠心报国谏言宣。
千家糯粽铁锅煮,万户菖蒲门侧悬。
比赛划舟怀祭祀,看官用脑忆先贤。
离骚贡献传悠久,民族振兴书史篇。
七律·楚辞咏千秋
蓝青来(厦门)
江畔高吟意韵悠,楚辞耀彩贯千秋。
离骚一曲情无尽,天问诸篇志未休。
香草美人怀旧事,忠魂毅魄写风流。
汨罗水涌悲声在,后世云歌仰俊俦。
排律
端午
杨东(福建)
蒲月榴花照眼明,端阳嘉节古今情。
争标竞渡喧鼙鼓,裹玉缠丝奉鼎铛。
香粽沉波追屈子,彩舟破浪吊荆卿。
浴兰采艾驱邪秽,系缕簪符纳吉祯。
隔叶流莺啼碧柳,当衢舞燕掠朱甍。
倾觞酹酒江涛咽,击筑吟骚楚魄惊。
愿得昌隆千万祀,不须龟策问君庚。
【 古风 】
诗说306 楚辞 离骚【身世】
纪宝恩(辽宁)
黄帝之孙辈,颛顼号高阳。
远古说缥缈,谁人去考量。
楚国王后裔,先父名屈章。
虎年寅月日,屈子降宜昌。
八字有三寅,屈章揣测频。
起名曰正则,表字叫灵均。
天赋多聪慧,苦学修自身。
双肩披芷草,衣带挂兰纶。
附原玉:
《离骚》【身世】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律
过端午
王银成(甘肃)
月逢端午节,瓜熟杏初黄。
户户垂蒿叶,家家粽味香。
世人怜屈子,舟荡赛湖湘。
童稚佩帏带,女儿花扮妆。
端午节抒怀
程言云(安徽砀山)
奸吏主朝政,楚王丢失城。
谏言成往事,投水了余生。
粽子汨罗撒,离骚百姓赢。
龙舟端午赛,永世有贤名。
词
【浣溪沙】• 端午感怀
柏厚发(安徽)
艾影摇光映旧窗,菖蒲斜插绿生凉。香囊犹带去年香。
彩线缠成心上结,角菱包尽岁中忙。一襟幽思付沧浪。
长相思】• 端午
李泉生(山东)
粽飘香,艾飘香,端午佳时忆圣良。 离骚韵浩长。
念家乡,望家乡,江畔龙舟竞渡忙。 屈公万古芳。
【蝶恋花】• 粽香寄情思(冯延巳体)
强喜娥(内蒙古)
田野蒲蒿怡韵赏。棕子情恩,糯米醇甜享。深厚满怀诚信盎。友存万岁常怀想。
绿草角梭时继往。端午糕香,岁月齐豪放,龙赛航船风击响。山河锦绣韶年仰。
【行香子】• 端午抒怀
齐万新(山东)
节至端阳,棕味飘香。门窗外、蒲艾新妆。龙舟竞渡,驰向青江。正榴花燃,蝶蜂舞,鹭飞翔。
九章离曲,千年绝唱。七谏君、赤胆忠肠。香消汨水,梦断魂殇。叹怀公义,铭公志,颂公芳。
【绕池游慢】• 端午咏怀(韩淲体)
杨友明(江苏)
端阳壮烈,祭曹娥屈武,愤慨投江。寄托哀思千古俗,龙舟竞、江满粽香。殉国灵均烈,传留下、浪漫歌章。楚辞逸响,离骚卓绝,璀璨辉煌。
吴相忠良子胥,遭恶小谗陷,赐刎钱塘。孝女曹娥寻父体,五日、扛父尸殇。咏怀忠烈孝,迎涛神、朝野褒扬。恶日浴兰,菖蒲雄酒,传统弘彰。
【鹧鸪天】• 端午
孙道平(青岛)
艾插檐头碧叶芳,五丝缠粽点雄黄。
龙舟破浪忠魂祭,汨水翻腾楚魄殇。
吟橘颂,读天章,离骚在手泪成行。
如今勿忘先贤志,竞渡声中悼屈郎。
【西江月】• 端午
白翰清(福建)
雨润菖蒲滴翠,风摇榴蕊流丹。龙舟竞渡水云间,战鼓声声霄汉。
角黍新包玉粒,彩丝轻系罗纨。追思屈子意绵绵,千古英魂堪赞。
【长相思】• 端午萦怀(新韵)
张秀祥(浙江)
粽飘香,酒飘香。端午萦怀汨水殇,忠魂万古芳。
歌飞扬,曲飞扬。一卷离骚流远长,举樽吟九章。
【行香子】• 祭屈原(依龙谱)
焦艳君(辽宁)
玉粽飘香,蒲剑凝光。汨罗上、烟雨苍茫。灵均凭吊,远客嗟伤。念逐臣泪,忠臣节,楚臣殇。
离骚警世,天问回肠。纵千年、兰芷犹芳。怀沙绝笔,抱石投江。叹志难抛,魂难逝,郢难忘。
【苏幕遮】• 端午(范仲淹体)
丁德民(上海)
汨罗江,洪月水。端午时分,谁把先贤祭。拍岸悲鸣空壮志。天问离骚,铁骨真诚倚。
赛龙舟,除恶鬼。勇踏征程,奋斗群心起。社稷升平常着意。朗月清风,一片桑麻地。
注:洪月水中的洪月,指大洪山,芈月山。
【夏云峰】• 乙巳端午情思
么民山(河北)
端午天。和风赖,花立莲叶田田。冬麦穗齐波绿,燕子双翻。绿萍鱼跃,霞影晓、野色非烟。应放纵、游情散灭,楚魄羁牵。
风光美示心酸。怨魂告、爱国无有终篇。人有限情不限,一脉流传。国风传世,多少叹、广厦千间。治国手、傲然大众,志业掀天。
【小重山】• 端午怀古步严长京老师《端午》原韵(依龙谱)
陶秋梅(南昌)
蒲月榴红艾草香。楚山今照旧、又端阳。灵均魂绕汨罗苍。怀忠骨,竞渡觅魂忙。
湘水独沧浪。满怀孤愤咽、断青肠。美人香草泪行觞。臣子恨,何处话凄凉。
蝶恋花】• 端午情
赵玉明(甘肃)
五月榴花红满树。艾草青青,香绕门庭处。竞渡龙舟波上舞,欢歌笑语萦江渚。
遥祭灵均情暗许。千古离骚,写尽心中苦。浩气长存歌万古,忠魂不朽垂青缕。
【朝中措】•龙舟竞渡端午情(欧阳修体)
李瑞清(内蒙古)
龙舟竞渡景空前。人喊鼓声喧。旗举从容击进,桨挥奋发争先。
齐心追梦,同戈破浪,协作冲关。承继屈原志愿,振兴谱写新篇。
【行香子】• 艾馨榴火赋归程(晁补之体)
赵淑坤(大连)
蒲月风清,角黍香萦。裹翠叶、纤指缠绳。红樱玉粒,艾草含馨。正榴燃火,莺啼序,棹歌行。
烟波江畔,舟轻云淡。念天涯、牵梦归程。千山碧透,涤尽愁情。愿岁同欢,人康乐,月澄明。
【春从天上来】• 端午感怀(吴激体)
石省华(湖北)
五月荷幽,绿叶满湖稠。碧水悠悠,风拂杨柳。百舸争流,荆楚竞渡龙舟。品尝雄黄酒,食鲜粽、吊挂香兜。屈原忧,感曹娥救父,伍子忠侯。
精神永存不朽,爱国献鸿猷,彪炳千秋。吟诵离骚,满腔丹血,谱写壮志情仇。越沧桑千古,今回首、威震全球。上高楼,愿国强家茂,华夏神州。
【永遇乐】• 端午遣怀
马保庆 (山西)
角黍缠丝,榴花照户,蒲艾垂处。竞渡龙舟,喧天鼙鼓,击起千层雾。汨罗江上,千年遗恨,难诉楚臣悲苦。想当年、怀沙一跃,满腔愤懑谁顾?
千秋凭吊,离骚绝唱,字字泣啼堪诉。壮志难酬,奸邪当道,独抱清廉去。忠魂不朽,精神永续,激励后人如炬。且将这、悠悠情思,酿成韵句。
【鹧鸪天】• 端午怀古
叶秀秀(四川)
五月端阳粽飘香,汩江幽寂水茫茫。九歌无尽三更恨,天问长留万古彰。
艾草翠,碧波狂。家家悬挂艾蒲觞,龙舟风采雄心搏,屈子精神正气昂。
【鹧鸪天】•艾香萦旧梦(晏几道体)
雨过汀洲暑气消。艾香萦绕梦魂遥。银钗斜绾当年月,团扇轻摇昨夜潮。
情脉脉,路迢迢。几回魂断小红桥。而今独倚阑干处,空见残阳映柳梢。
【行香子】• 粽香寄情思
蔺学伦(甘肃)
苇叶缠丝,糯枣凝香。 恰端阳、又忆高堂。黑河波暖,弱柳风长。念灶台烟,窗台影,月台霜。
彩绳系腕,蒲觞浮绿。任街头、笑语成双。粽香遥寄,情思深藏。愿山同安,水同健,岁同康。
【鹧鸪天】• 悼屈子(晏几道)
刘国庆(北京)
五月凄风抱壁寒,沧浪歌彻佩声连。
离骚一曲悲荆楚,糯粽千年寄怅煎。
吟橘颂,问天牵。九歌字字恨难还。
爱国赤胆博讴赞,万古垂名美誉传。
【南歌子】• 端午节(周邦彦体)
吴礼彬(湖北)
初夏天晴朗,轻风日晓明。时临端午粽深情。门挂菖蒲香艾、祈福升平。
庭院榴花艳,田畴水稻青。江河堤岸客相迎。喝彩龙舟开赛,观众欢腾。
散曲
[仙吕宫 • 一半儿]端午感怀
刘远双 广西
纷纷细雨又端阳。竞赛龙舟幽意长。纪念屈原抛粽江。艾飘香。一半儿欢欣一半儿凉。

现代诗
粽香絮语(十四行诗)
孙进(黑龙江)
青箬折叠成岁月的信笺
糯米与红豆
在沸水中私语缠绵
用丝线缠绕成思念的结
三角棱里藏着古老的誓言
剥开粽子的瞬间
芦叶的香气漫过记忆的堤岸
我站在黑土地上又一次恍惚看见
有一位悲怆的诗人
在风中写下千年的眷恋
每一粒糯米都是未寄去的诗行
在唇齿间化作永恒的怀想
端午的味道是乡愁的形状
在时光里慢慢的静静生长
《千年流淌的汨罗江》
侯玉娟(天津)
汨罗江的风啊
轻轻的袭来
带着千年的思绪和感慨
九歌天问絮烟霭
吟诵一颗惆怅的胸怀
却已落下尘埃
端午情丝万缕
壮士一去兮不回来
国破山河依旧在
一位不屈的脊梁
愤懑中的报国投江
成就千载永恒的历史悲壮
海天一色茫茫
楚水共情赋忧伤
壮士悲愤所向排空浊浪
城春草木深
艾叶幽香敬忠魂
拜谒久远的江心一往情真
感时花溅泪
人海茫茫祭奠过往
粽子龙船在心中荡漾
烟云已成感伤
江火独明还在继续点亮
言不尽的忧思和失望
爱国者的赴水
一个不朽的灵魂
写满华夏民族的诗行
端午的情怀
化作永恒的辉煌
古韵不败曲水流觞
忠贤代代不忘
翘楚思恋千古绝唱
屈子注入史册将万古留芳
社长:焦敦和
常务副社长:杨谷仔
副社长:徐建云 姜连庆 曾圆
社长助理:衣思队
文学首席顾问:何霖生
文学顾问: 纪宝恩 李 王清治
文学总监:侯玉娟 耀 维
精品创作总监:刘建军 蓝青来
秘书长:叶秀秀
副秘书长:侯玉娟
编辑部长:焦艳君
策划部长:焦敦和
宣传推广部长:徐世阳 李泉生
纪律监管总监:徐世阳 衣思队
主播团长:刘建军
编委成员:
焦敦和 焦艳君 徐建云
姜连庆 杨谷仔 曾 圆
何霖生 叶秀秀 纪宝恩
徐世阳 衣思队 侯玉娟
刘建军 蓝青来 耀 维
王清治 李仁一 李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