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
端 午
实践者(王运义)
又是端阳绿意茏,龙舟水沛映苍穹。
葫芦蒲艾驱邪秽,角粽飘香祭屈翁。
端午即事
傅贺楠
赤葫燃焰耀端阳,角黍投波祭国殇。
艾草垂思门畔立,菖蒲凝剑气轩昂。
榴花灼日添新韵,雄酒盈樽忆旧章。
屈子精魂昭万古,龙舟击水意悠长。
如梦令·(柳絮)端午翠微山素。
赵国忠
端午翠微山素。暗柳小风飘絮。
收卷入沟渠,浓炼一层浮乳。
知酷,知酷!
伏地雪应翻渚。
端午念屈原二首
赵国忠
(一)
角黍驱鱼满热忱,异江分水送灵均。
千门万户遥相祭,崇敬忠魂贯古今。
(二)
驱鱼角黍寄情深,风诵《离骚》柳抚琴。
如画神州眉黛好,仰怀屈子尽同心。
五月初五
赵国忠
三窗万户挂香包,一夜千城满艾蒿。
米粽驱鱼分水路,车流往复诵《离骚》。
依韵敬和顾问仁弟《端午》
王海顺
驱邪祈福与时同,竞渡声喧浪拍空。
千古骚魂招未得,楚江犹自起悲风。
依韵敬和王运义总顾问《端午》
刘凤亭
寂寞端阳花自红,龙舟鼓乐祭贤翁。
高悬艾子除庸腐,奸佞驱离净政风。
步韵敬和王运义总顾问《端午》
高德军
端午榴花照眼茏,龙舟竞发破晴穹。
彩丝系臂祈祥瑞,蒲酒盈樽酹楚翁。
七绝•端午韵色
刘凤亭
端午榴裙红似霞,黄金萱草俊娃娃。
玫瑰情使香盈院,向日凌霄粉黛花。
七律•端午祭屈原
刘凤亭
千江独赏龙舟竞,万树鲜花寂寞红。
一阕离骚砭楚弊,唯尊屈子爱邦忠。
缘思圣哲投香粽,永继英魂振古风。
汨水毅纵鞭后世,神州大统福源同。
[越调•小桃红]端午祭
刘凤亭
千江挥棹荡波清。万众龙舟竞。米粽频投古今并。
缅贤卿。长吟祭拜怀诗圣。九歌共咏,离骚同颂,彰显舜尧名。
满江红•端午感怀
刘凤亭
雨霁天晴,龙舟竞、声喧浆落。千江边、遍投米粽,泪流江浊。期盼俊才怀屈子,尽将贤圣收銮阁。佞不除、岂有国中兴,心当怍。
天问好,离骚谔。因一跃,刚梁削。绕汨罗畔,鹭哀人噩。腐宦连连成甚事,何人更思民瘼。须求索、一曲唱悲歌,神回乐。
七律·端午祭屈原
王昌伟
屈子英名世代扬,挥毫泼墨赋端阳。
心随贤仕空垂泪,梦逐诗人欲断肠。
一部离骚千古灿,万家糯粽九洲香。
今歌壮士忠贞义,祈福民安国富强。
端午感赋
王义
轻风掠面沐晨阳,艾草门楣百姓祥。缝制香囊言旧事。炎黄怎忘汨罗江
端午祭屈原
徐淑芳
端午家家包粽忙,汨罗浪涌悼贤良。
九歌天问传千载,一曲离骚万古扬。
端午踏青
添安
踏青撷艾草,
五月过端阳。
谁晓屈原苦,
汨罗江水长。
端午雄酒赋
傅贺楠
时维端午,序属仲夏。榴花照眼,蒲艾飘香。忆昔屈子沉江,万民同悼;今朝佳节复临,四海共襄。然于斯节,酒之取舍,当详加审度,以合时宜。
古之端午,有饮雄黄酒之俗。雄黄者,含砷之矿石也,以之入酒,名雄黄酒。其说源于驱邪辟虫之传,或云与屈子之事相关。往昔之时,每至端午,或涂于童孺额腕,或酌而饮之。然今时不同往日,现代医学明证,雄黄加热或内服,砷毒易侵人体,危害至深。虽曾为端午之饮,今已不可复用,仅宜微量外用,以疗疮毒。此乃因时制宜,扬弃旧俗之明证也。
今之端午,宜饮五粮液所制之雄酒。此酒也,以五粮精酿为基,佐以人参、枸杞、黄精、肉桂诸般药食两用之材。集传统酿造之妙法,融现代生物之精技。将诸药粉碎浸泡,使药效尽释。依中医五脏平衡之理,为养生保健之佳酿。虽未获权威医学之全证,然其选材精良,工艺独到,较诸雄黄酒之剧毒,实胜之远矣。
至于文学创作,亦当有所抉择。往昔文人墨客,多有“饮雄黄酒”之句,以彰端午之俗,增文章之韵。今则不然,创作之时,宜用“饮雄酒”。盖以时代变迁,认知日新,剧毒之雄黄酒已非可饮之物。用“饮雄酒”,既合当今之实,又承端午饮酒之俗韵,使文学作品既具时代之风貌,又不失传统之根脉。
观夫端午佳节,酒之选用,关乎健康;文学创作,关乎传承。弃雄黄酒之剧毒,用五粮雄酒之养生;舍“饮雄黄酒”之旧辞,取“饮雄酒”之新章。如此,则佳节之俗可传,文学之脉可续,岂不美哉!是为赋。
七律•乙巳端午日寄众诗友
浮生若梦(李广臣)
蒲影轻摇拨素弦,龙舟划水惹遗篇。
细思义士千秋节,遥念忠臣万古贤。
世路崎岖同劲竹,人生寂寞化浮烟。
端阳祈祉心归静,抛却浮名便是仙。
西江月·端午节有思
赵国忠
逢此村堤落粽,祭君江岸凝愁。
龙舟分水遏鱼游,祈愿由来已久。
存世大夫浩气,连潮华夏洪流。
《离骚》非羌管悠悠,稳固金瓯无漏。
忆秦娥·桦南过端午节随笔
文/付华山
端阳节。清江流域初生热。初生热。禾苗翠绿,异姿超越。
九农诸事勤缘结。开心造就新生活。新生活。门悬青艾,粽香难竭。
七绝•端午(二首)
高德军(村夫)
一、端午祈福
蒲青艾绿又端阳,彩线轻缠五毒禳。
愿借龙舟千顷浪,人间涤尽疫疴伤。
二、端午安康
龙舟竞渡粽香飘,艾草菖蒲万户邀。
屈子忠魂千古颂,离骚一曲咏今朝。
步韵敬和王运义老领导《端午》(新韵)
张树新
菖蒲艾叶绿葱茏,响鼓飞舟动宇穹。
无限风光求索路,辞坛浪漫念屈翁。
端午
张文江
端午粽香迷四方,龙舟江上鼓声忙。
大夫跃处江尤在,天问离骚史韵长。
七绝•端午
刘凤亭
千江角粽喂鱼鼍,万水琼浆酹汨罗。
泪祭先贤向天问,龙舟奋棹起离歌。
依韵敬和王运义总顾问《5端午》
肖玉珍
今岁端阳日更红,踏青摘艾赏葱茏。
门悬蒲剑驱邪恶,角粽抛江祭屈公。
七律·端午郊外随笔
文/付华山
今晨踏露采青萧,凉气随时恣意飘。
紧裹单衣尤觉冷,深知清晓正浮潮。
初阳扯掉眠床帐,广野纷披蹈舞绡。
忘却家中香角粽,回思少小做渔樵。
读毛主席《屈原》绝句感怀
李继深
领袖援词吊古贤,
艾萧太盛少椒兰。
子兰靳尚千秋罪,
陷害忠良罔弄权。
注:艾萧即艾蒿,臭草,椒兰香草,皆是屈原《离骚》诗中草名,分别指小人君子!
领袖援词:指毛主席援引屈原原词抨击奸邪之徒。
附:毛主席《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七绝(新韵)
—李继深
文宗墨客祭屈原,
菊颂九歌唱楚天。
沅水噬人当问罪?
但期世上少权奸。
七绝•端午安康
高德军(村夫)
龙舟竞渡粽飘香,艾草悬门福满堂。
五彩丝缠祈岁稔,九州共庆乐安康。
端午随笔
不待金鸡扣晓门,顽童老妪展腰身。
曦光乍泻喧嚣起,宝马奔驰涌四门。
浪淘沙·端午有见
赵国忠
艾草上云霄,驱鬼悬高。车流滚浪如潮,遥祭灵均江去也,吟咏《离骚》。
类此诵《离骚》,千古《离骚》。几多人取向浮遥?九域金瓯无残处,屈子英豪。
七绝·祭屈子(新韵)
庞子恩
端阳五月粽飘香,遥祭屈原汨水殇。
再读离骚千古句,神州到处祭贤良。
端午祭
杨桂华
一曲悲歌唱汨江,屈公浩气九州扬。
龙舟艾草漂香处,遥祭英魂万古殇。
藏头诗
艾粽飘香
端午安康
王明
艾 蒿晨采葫芦挂
粽 子早餐配菜佳
飘 逸沁香包刺绣
香 飘四溢插山花
端 午节日龙舟驾
午 宴同欢赛技夸
安 顺太平享福祉
康 身健体艳如花
屈原祭/七绝
湖边清风
汨罗江上劲龙舟,
彩粽紧缠水里丢。
途有胸中大业志,
(离骚)一简咏万秋。
端 午(新韵)
年广林
五月端阳似火盆,挂葫插艾荫家门。
龙舟赛事红楫奋,粽子包蒲彩线纷。
千里青禾千里秀,百杯黄酒百杯斟。
碧江鼓浪诗中画,
一曲离骚唱到今。
端午怀屈子 (新韵)
张立国
英风凛冽铸国魂,每到端阳处处吟。
一曲长歌传禹甸,千秋浩气耀昆仑。
悠悠逝水翻新浪,莽莽群山仰故人。
粽子飘香吹不散,思心脉脉上青云。
卜算子.端午祭屈原
张淑华
今岁又端阳,万众英魂祭。汨水涛涛香粽倾,悲雨伤心涕。
可恨佞臣诬,报国无门倚。看我神州好子孙,永继忠良志。
卜算子.忆端午节给猪倌送鸡蛋
张淑华
端午早迎门,捧出红皮蛋。
致谢声声挤破篮,笑脸相逢灿。
风雨送家归,天热泥洼赶。
月月皆能换币帛,独获村村赞。
端午节悼屈原
王海顺
时逢五月叹骚人,艾酒飘香吊楚君。
笔蘸烟霞书雅意,诗歌浪漫续遗音。
三闾有恨忠魂在,九畹无忧蒲草深。
怀古尊贤延习俗,新裁锦句胜瑶琴。
端午情怀
丁淑云
1
历史上,
曾生活过那么多人;
有多少?
能够留在史书里面。
与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人物,
肯定和什么因素有关,
比如涉及到某个重大事件,
再比如情操令人称赞。
为什么五月端午,
人们要纪念屈原?
还不是因为他对国家的爱,
令世世代代的人感怀赞叹。
屈原的诗作想象奇幻,
屈原的诗作充满情感,
屈原用诗作来表达忧患,
忠君爱国是明显的特点。
浪漫主义,
爱国主义,
是贴在屈原身上
与众不同的标签。
屈原感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下求索,
成为屈原的必然。
国家被敌人侵占,
让屈原肝肠寸断,
这位铮铮铁骨的诗人硬汉,
投身汨罗发出灵魂的呐喊。
如今还会不会有
这样以死明志的人出现?
如果还有人这样,
您如何看?您是褒是贬?
什么叫是非观念?
什么是家国情怀?
什么叫人品情操?
什么是人之典范?
如果不太明白,
在端午读读屈原的诗篇;
他的诗作经典,
诠释了这些词汇的内涵。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
中国诗坛群星耀眼,
屈原这颗,
光彩璀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够列入这份名录并不简单;
二零零九年申遗成功,
端午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吃粽子、划龙船……
不能只热闹端午这一天;
爱国主义精神,
要思考该如何世代相传。
2
中华民族的几个传统节日,
分别有不同的来源;
每年一次的端午节,
随历史的发展增加着内涵。
在上古的时代,
流行天象崇拜——
人们相信在仲夏端午,
苍龙七宿飞升在正南。
那时候的五月端午,
人们要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直到屈原慷慨赴死,
人们以各种形式表示纪念。
端午节来源的说法很多,
纪念屈原是最集中的观点;
端午节的民间活动丰富,
有几项活动就与屈原有关。
黄米、江米,黏黏,
大枣、小枣,甜甜;
粽子包得严严,
几个小角尖尖。
艾草挂在门前,
龙舟竞渡水面;
这个时候风和,日暖,天蓝,
正适合仰头,牵线,放纸鸢。
赛龙舟是表达救屈原的意愿,
包粽子是想让屈原吃顿饱饭。
人们崇敬这位伟大的诗人,
纪念他的仪式才世代相传。
龙舟如箭一般,
粽子香气四散。
借着端午节这个难得的契机,
将爱国主义的精神重温一遍。
屈原投江的时间,
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
激起的那朵浪花,
两千多年还是余波不断。
怀着对国家的忠心赤胆,
屈原在汨罗江长眠——
两千多次四季循环,
两千多个夏暑冬寒。
屈原直抒胸臆,
写出多首诗篇,
中国的诗坛群星璀璨,
屈原这颗星光彩耀眼 。
二零零九年端午节申遗成功,
成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在每年的端午这天,
中国人更要隆重的纪念。
3
阴历五月初五,
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一个;
每年一到端午,
中国民间的活动会有很多。
从上古时期,
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到战国之后,
人们把粽子投入汨罗。
每个节日,
都有它独具的内涵;
就看我们,
是否借助节日思索。
欢度春节时,
尽可以大吃大喝;
端午节这天,
却应该略显静默。
端午节的主题,
究竟是什么?
可以肯定地说——
那就是爱国!
屈原的人格,
基本上都会认可;
爱国的情怀,
却未必人人揣着。
对于爱国这个词的含义,
理解要到位深刻;
所以不该在端午的时候,
只顾着吃喝娱乐。
受到重用之时,推行改革,
两次被贬流放,命运坎坷;
屈原用一生的所言所做,
展示了与众不同的魂魄。
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
每个人就如一滴水;
史书上记下姓名的人,
是翻起的浪花一朵。
中国诗坛上诗人众多,
屈原是光彩夺目的一个;
中国诗坛上群星闪烁,
屈原是璀璨耀眼的一颗。
《离骚》《天问》
《橘颂》《九歌》……
屈原是楚辞文体的奠基者,
写出多首浪漫主义的诗作。
什么是家国情怀?
什么叫民族精神?
什么是大爱?什么叫执着?
利用端午节,上好这一课。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