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龙舟景 有传统有创意
——“福来运到 共享美好 喜迎全运”
图文、视频:李伦
5月30日,海珠区龙潭村龙舟“招景”日,启动“福来运到 共享美好”——喜迎全运、赏龙船景公益福彩主题宣传活动。十里八乡上百条龙船前来应景,众多市民、游客闻讯而至,游览岭南特色水乡,体验传统文化活动。
龙潭村的扒龙舟活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元明清时期,以多元宗祠文化、古桥水系、圣旨牌坊和慈善家白纶生事迹闻名,以其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吸引了周边村落的龙舟齐聚。每年的龙舟招景活动不仅是龙舟技艺的竞技场,更是龙潭村人“以舟会友,以情聚心”的文化盛宴。
“龙潭村扒龙舟”已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附近各村约定时间扒着龙船互访、联谊,各个宗亲氏族之间的往来,水乡之间的友谊,承载着淳朴乡村风情。
这是当天第一条前来应景的龙舟,点燃了市民游客观看龙舟景的热情。
龙潭村的圣旨牌坊小广场,各种摊位林立,人来人往,犹如乡村墟日般热闹。
龙潭村水乡特点是:古桥、榕树、石板路、古祠堂,发烧友记住啦。
什么叫“龙船景”?原来也是人云亦云,后来听专家解释才明白,邀请其他村来聚会叫“招景”,前去探访的叫“趁景”,兄弟村、老表村接到邀请后欣然接受叫“应景”。招景、趁景、应景,每天都是独特的风景,独具个性的“龙船景”吸引市民游客观看。
担凳仔霸头位睇龙船,这里有真实的写照。
龙舟景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在游龙前一个小时已进村到位,一位大叔说:今年比去年容易“揾位”,有影友真系担了凳仔。
活动当天,市民、游客在观赏龙船招景活动的同时,可前往福彩主题摊位,参与互动游戏,体验购彩乐趣,感受“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福彩文化。
传统文化活动,赋予时尚的内容。
广州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金融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龙舟招景的热闹气氛中,银行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桥旁、榕树下欣赏龙船景,石板路上逛市集,还有机会食龙船饭,龙潭村洋溢着过节的气氛。
由龙潭村老书记何礼谦一手策划的2025年龙潭村龙舟节纪念封,对联并题字是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欧广勇老先生的手笔;摄影和诗作是知名摄影家何勇当老师的作品,这个纪念封出自名人之手,不僅是应景之作,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足以传世。
为方便阅读纪念封,记录如下:
龙翔海国旌旗艳 潭倚珠江岁月甜
——欧广勇
龙潭端午迎龙舟
五月潇潇雨意稠,龙潭村里看龙舟。
喧天锣鼓惊波起,破雾旌旗逐浪浮。
招景联谊添喜庆,探亲访友聚风流。
凭谁唤醒江湖梦,放棹归来意未休。
——何勇当诗影
1997年开始,龙潭村每年都根据不同内容发行纪念信封,聘请书画名家名人题字作画,选用诗人、摄影家的作品,其中很多摄影作品出自何礼谦。在去年制作的版本中,龙潭村龙舟明信片还被列入广州市非遗项目系列。
各村龙舟手游龙后上岸,饮茶食龙船饼,宾主小聚情谊……传统的美食,也引来市民游客的好奇,你系咪想试下?
当天的龙船饭开了300多席,河涌两岸都摆满了龙船饭,蔚为壮观。宴席由顺德名厨主理,烧鹅现场制作,刚出炉的烧鹅十分诱人,开席品尝果然皮脆肉滑,令人食指大动。
无鸡不成宴,这是老广恒古不变的饮食生活习惯,逢年过节黄羽鸡都占据主角的位置,烹饪技艺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炉火在风机的鼓动下呼呼作响,厨师们围着煱台忙碌着,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古桥旁、榕树脚有一条龙船,是一座雕塑,上面记载了龙潭村扒龙舟的历史: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时期……几百年来,扒龙舟活动历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凝心聚力、不屈不挠、勇于奋进、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在一年年的扒龙舟活动中,融入龙潭村人民的生活中,激励华洲人在新时代创新发展,不懈奋斗。
2025年全运会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广州是主场地,我们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