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源文苑群曹德全老师的小说作品《仲子的童趣时光》
~文/曹德全
仲子生活的村庄不大,依傍着一条潺潺流淌的溪流,远处山峦起伏,像是大地沉睡时起伏的胸膛。儿时的仲子,就像林间跳跃的小鹿,充满着无尽的活力与好奇。
村子里有棵古老的银杏树,粗壮的枝干向四方伸展,金黄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如同细碎的金子。每到秋天,树下便堆满了厚厚的白果,这成了仲子和小伙伴们眼中的“宝藏”。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仲子和一群小伙伴们相约来到银杏树下。
仲子眼尖,一下就发现了藏在落叶堆里的白果,他兴奋地大喊:“快来看,我找到啦!” 小伙伴们顿时围了过来。年纪稍大一点的虎子,脑袋一转,提议道:“咱们来比赛捡白果,看谁捡得多,晚上帮长辈们煮白果时就能多分几个!” 大家纷纷响应,瞬间,小小的身影在银杏树下穿梭起来,笑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仲子不甘示弱,眼睛像小雷达一样扫射着地面,双手不停地把白果往小布兜里塞。不一会儿,他的兜就鼓鼓囊囊的了。可就在他弯腰去捡一颗落在草丛里的大白果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等他抬起头,脸上、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落叶,模样狼狈极了,逗得小伙伴们哈哈大笑。仲子却不恼,他拍了拍身上的土,也跟着笑了起来。
除了捡白果,溪边也是仲子常去的玩耍地。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溪边的柳树垂下细长的枝条,像是在水中蘸着绿墨书写着夏日的诗篇。仲子和伙伴们穿着粗布短衣,拿着自制的小渔网,在浅滩处捉鱼。
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小虾在石头间穿梭。仲子看准了一条肥美的小鱼,双手高高举起渔网,小心翼翼地靠近。就在他以为要网住那条鱼的时候,小鱼却机灵地一摆尾巴游走了,溅起的水花弄湿了他的脸庞。他不服气地嘟囔着:“看我不抓住你!”
于是,仲子站在溪水中,眼睛紧紧盯着水面,一动不动,像一尊小小的雕塑。不一会儿,一条胆大的小鱼游了过来,在他脚边转来转去。仲子心中暗喜,猛地将渔网向下一扣,可由于用力太猛,整个人向前一扑,“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溅起大大的水花。伙伴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仲子从水里探出脑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也跟着乐了起来,笑声在溪水上空回荡。
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个耍猴人。那猴子机灵极了,穿着鲜艳的小衣服,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模仿人的动作,引得大家阵阵喝彩。仲子看得眼睛都直了,紧紧跟在耍猴人的后面,舍不得离开。耍猴人见仲子如此入迷,便笑着问他:“小娃娃,想不想试试牵着它走?” 仲子兴奋得小脸通红,连忙点头。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猴子的缰绳,刚开始,猴子还挺听话,跟着仲子慢慢地走着。可没走几步,猴子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突然挣脱了仲子的手,跳到了一旁的房顶上。仲子急得直跺脚,大声喊着:“快下来,快下来!” 耍猴人却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花生,在猴子面前晃了晃。猴子立马眼睛放光,顺着房梁爬了下来,乖乖地坐在耍猴人身边。仲子看着这一幕,既觉得好笑,又有些不好意思。
仲子的儿时时光,就这样在这些看似平凡却充满乐趣的琐事中度过。那些在银杏树下的欢笑,在溪边的嬉戏,与耍猴人的奇妙相遇,都成了他一生中最珍贵、最难以忘怀的回忆。岁月流转,即使后来仲子长大成人,走出了这个小村庄,这些儿时的趣事依然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他的心灵深处,每当回想起来,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 。
曹德全,出生63年9月6日,,男,汉族,本科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喜欢文学,八十年代.曾在《胶东文学》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梦》获奖,小小说《她究竟干什么?》获得新人奖,《山东供求报》编辑济宁记者站负责人。《供求快报》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