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春堂作品
☘️《七绝·端午节》
端午粽香飘万家,龙舟竞渡浪飞花。
汨罗江畔思贤意,千古情怀映彩霞。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端午节》以端午习俗起笔,"粽香""龙舟"勾勒出浓郁的节庆氛围。中平中仄的格律处理得当,"浪飞花"的比喻新颖灵动。后两句转入怀古抒情,将汨罗江的意象与屈原精神自然融合,"映彩霞"的结句既保留哀思又跳出悲情窠臼,赋予传统题材明亮色彩。作品起承转合流畅,在短小篇幅中兼顾了民俗画面与人文情怀,展现出较好的古典诗词功底。
🔸🔸🔸🔸🔸🔸🔸🔸🔸
🔸🔸🔸🔸🔸🔸🔸🔸🔸
宋春堂作品
☘️《七绝·端午风俗吟》
门悬碧艾驱邪祟,腕系彩丝祈岁宁。
倒挂葫芦藏吉兆,粽香飘处醉前庭。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端午风俗吟》以端午风俗为题,撷取悬艾、系彩、挂葫芦、品粽四个典型意象,通过"驱""祈""藏""醉"四个动词串联,生动勾勒出一幅祥和安康的节庆画卷。首句"门悬碧艾"以色彩映民俗,"驱邪祟"点明文化内核;次句"腕系彩丝"由物及情,转承自然。后两句尤见巧思,"倒挂葫芦"的造型感与"粽香飘处"的味觉描写相映成趣,结句"醉"字双关,既言酒香醉人,更喻风俗醉心。
🔸🔸🔸🔸🔸🔸🔸🔸🔸
🔸🔸🔸🔸🔸🔸🔸🔸🔸
宋春堂作品
☘️《七律•端午情怀》
岁岁端阳祭古贤,菖蒲艾草挂门前。
龙舟破浪追云影,角黍飘香忆逝川。
屈子忠魂昭日月,离骚雅韵润坤乾。
百秋风俗今犹在,一曲悲歌入九天。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端午情怀》以典雅的笔触勾勒端午风物,首联"菖蒲艾草"与颔联"龙舟角黍"形成空间与味觉的双重意象,颇具画面感。颈联"屈子忠魂"与"离骚雅韵"的工对,将历史厚度注入诗行。尾联"百秋风俗"与"九天悲歌"形成时空张力,既见民俗传承之韧,又显哀思之绵长。诗作平仄严谨,中二联虚实相生,惟"润坤乾"稍显夸饰,若作"润诗田"或更贴切。整体而言,不失为一首情辞并茂的节令佳作。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