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佳节赏龙舟
赵明辛(大连)
竞渡喊声喧,震耳龙舟鼓。艾叶飘香粽味浓,盛景迎端午。
彩帜映江波,健桨翻涛处。笑语欢歌满长堤,热烈堪荆楚。艾香漫卷颂升平,屈子若知应笑舞。
【江城子】端阳感怀
刘嫦月(大连)
艾悬门户满庭芳。又端阳。祭忠良。竞渡龙舟、鸣鼓撼湘江。千载涛声犹泣恨,沉角黍,酹椒浆。
孤忠九死系兴亡。赋骚章。断人肠。天问九歌、遗韵古今扬。一代明贤怀壮志,青简在,万年香。
【南乡子】端午幽怀
刘才盛(大连)
蒲月又端阳,楚水汤汤汨罗长。棹影飞梭争竞渡,昂昂。鼓动雷声震八荒。
岁岁祭忠良,蒲酒一樽酹大江。角黍香承千载味,茫茫。云外犹闻歌九章。
【忆江南】初夏
王海林(湖北)
鹃声脆,樱朵染绛霜。蝶戏牡丹迷娇蕊,风扬杨絮漫幽窗。姑嫂采桑忙。
【满江红】端午
丛艳(大连)
蒲剑悬门,榴花艳、又逢重午。江上沸、龙舟竞渡,鼓喧雷怒。千载忠魂沉碧水,一腔热血凝丹素。叹离骚、读罢泪沾襟,悲难诉。
菰叶裹,香黍贮。丝系腕,瘟神拒。看人间今日,艾旗兰露。楚客虽亡清气在,湘波不尽豪情驻。问苍天、何日斩蛟鼍,酬荆楚?
【鹧鸪天】悼屈原
佟德祥(吉林)
汨水滔滔势若遒,灵均愤愤立涯头。
痛心何止千行泪,殒命难消万古愁。
情切切,恨悠悠,英雄魂魄任遨游。
每逢端午离骚诵,词祖精神颂永秋。
【一枝春】夏景
张义凤(山东)
云淡风清,正晴天、遍野青葱层叠。荷花烂漫,百鸟缓啼声切。炎炎暑夏,总流汗、奈何添热。梅雨季、轻雾岚纱,柳岸路堤桐叶。
山谷静黄鹂歇。了无痕、绿草连天犹阔。澄波缥缈,唯我腑怀心彻。游人墨客,流连忘返吟诗阙。频展卷、笑语声声,畅然细阅。
【 西江月】 夏 声
赵德金(大连)
月季争奇斗艳,
槐花竞发馨香。
飘飘洒洒絮飞翔。
放眼生机荡漾。
漫步山川田野,
闲游尽享风光。
蓝天碧水绿波扬。
仲夏蕴藏希望。
【渔家傲】寄语少年儿童
张子耀
晨光破晓书声早。少年壮志凌云表。墨海行舟勤作棹。齐大道。九霄鹏翼乘风啸。
莫道前程荆棘绕。蟾宫折桂终须到。万卷胸藏星斗抱。乾坤小。扶摇直上银河笑。
【西江月】槐花
姚德智(大连)
串串琼瑶缀树,团团香雪盈枝。素妆摇曳舞风时,蝴蝶蜜蜂嘻戏。
忆昔荒年饥岁,此花曾救人危。充饥果腹度艰期,留得深深铭记。
【步蟾宫】端午节
姚德智(大连)
门悬蒲剑迎端午,角黍涌波龙舟鼓。
稚童额画虎王符,老叟酒馨陈酿竹。
当年逐客忧黎庶,此际万家歌乐土。
艾香漫卷颂升平,屈子若知应笑舞。
注:
1. “蒲剑”指菖蒲叶形如剑,民间端午常悬于门以辟邪;
2. “角黍”为粽子古称;“虎王符”民间有端午以雄黄酒在孩童额头画“王”字习俗;
3. “逐客”指屈原遭放逐,尾联“屈子笑舞”表达盛世告慰先贤之意 。
鹧鸪天、儿时水乡端午节回忆(新韵)
王桂仁(湖北)
正是栽插日夜忙,迎来端午肉鱼香。
菖蒲艾草蚊虫惧,药酒雄黄疾病防。
吃粽子,换新装,家家户户喜洋洋。
【鹧鸪天】观看孙女孙子六一献出欣欣然有感
柯美柘
一角红旗领上飘,雏鹰展翅竟天翱。宽程阔步随心舞,美景宏图着意描。
春气润,露华浇。一犁风雨任情摇。阳光倾注兰芽壮,欣看芳园社稷苗。
鹧鸪天.乙巳端午游园有感
严士富
薄雾浓云罩小园,游人稀少鸟无言。青荷水上凝空望,小草堤边仰脸观。
花欲泪,雨缠绵。湖光暗淡柳难旋。世间万物真灵性,端午齐来祭屈原。
龙船号子震天地,锣鼓铿锵闹水乡。
肉鱼香:那个时代节日才吃点肉。
【沁园春】端午抒怀
丛延春(辽宁)
佳节端阳,酒弥灵境,凭吊屈原。
怅菖蒲灯草。源流远境,香绳角粽。涵裹尘间。
虎艾垂檐,龙舟竞渡,祭祖吟诗仰圣贤。
申人怨,为良臣树德,昏宦哀叹。
大夫抱恨沉冤。
酬君命,一腔热血捐。
展孤忠鹄志,黎氓近想,巅峰绝笔,社稷遥怜。
《渔父》《离骚》,《九章》《天问》,半世修明济世艰。
后昆悟,把楚辞复读,橘颂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