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融,赓续华章
文‖葛连光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发展,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引领,着力打造一批铸牢共同体意识工作品牌,争创全国团结进步示范镇,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领导重视,强化政治引领。赓续红色血脉,红庆河镇传承红色基因,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本镇实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历史文化,以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延伸红色产业链条,探索“红色+”发展模式。
打造升级研学基地,建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以乌兰夫同志在红庆河镇革命斗争史为主线,集文化、艺术、教育、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填补了伊金霍洛旗红色旅游的空白。还有其劳图村主题教育天然牛黄培植项目基地、乌兰淖尔村“树乡风、强民智”养兔基地、茶马古道上的原生态画卷基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巴音布拉格“肉中人生”养鸽基地等。
打造民富镇强的共富家园。红庆河镇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农牧民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加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并举,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劳图村引进内蒙古农谷生物有限公司《牛黄培植项目示范基地》,达到促进肉牛养殖业良性发展,带动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乌兰淖尔肉兔养殖助村“蹦”向致富路。巴音布拉格村林下养鸡、劳务输出公司、肉鸽基地等。蒙泰集团田园综合体项目,苏格兰风情商业街、食品加工园区、威士忌酒厂、德州乌驴养殖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农牧民、企业、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农牧民、企业、政府共赢。
红庆河镇铸牢阵地网格化,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让民族团结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以镇、村、民族文化户,“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补齐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基础设施短板,为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庆河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任务,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使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让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融入全镇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红庆河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抓的实,做的细,有形、有感、有效。 2025年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