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笔一一
《离骚》与端午粽子
文/丁丑
艾粽飘香祭忠良
再续离骚读九章
遗作不朽古今传
青史绝唱丹心扬
端午节,一端系着《离骚》的悲愤激昂,一端连着端午粽子的软糯甜香。
屈原的《离骚》,是用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是一种精神寄托。
端午粽子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是一个物质的承载,它们共同构成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离骚》以文字的形式,展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理想和正义而奋斗。而粽子,则以一种更加亲民、具体的方式,让这种精神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
屈原的《离骚》与端午节的粽子,宛如两颗明亮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交相辉映。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让我们在品尝粽子的香甜时,不忘读《离骚》的激昂,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
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如今,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端午节和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依然熠熠生辉。每年端午节,城市农村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各种与端午节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缅怀屈原,传承文化。《离骚》也被越来越多人诵读、研究,它所传达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20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