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刊诗人:朱守平,李友桥,张志忠,王建华,马清新,于金奎,源流诗纪,华诗章,吴孝引,乔维祖,增之,吴锡锋,厉良亮,杨咏椿,柯美柘,梦中情缘,王明谦,海风,春语芳华,玉树临风,赵永衡,卡尔(燕),隆光诚,李福一,张华兴,黄国正,谢太贵,春韵,何声林,涧之燕,童华,炫静,樊志刚,陈铠,张霄,刘寒霖,褚向平(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01.
七绝 夏月五咏
朱守平(浙江)
小宅院
小屋幽藏大路旁。绿阴庭院紫红墙。
清风经过曾窥探,月季婷婷百合香。
早潮生
小舟搁岸待潮生,江水逆流芦荡迎。
五月刀鱼肥且嫩,晚餐当有应时羹。
格桑花
格桑袅袅蝶悠悠,窈窕佳人浪漫俦。
玉瓣含香津沁蜜,千般情趣属风流。
木拱桥
漱石亭前木拱桥,凭栏眺远亦逍遥。
长城雄伟红旗展,樵阁崇高绿树翘。
野樱桃
晶莹剔透野樱桃,果蜜难防雀跃骚。
水磨坑前红灿灿,洪池村外绿挑挑。
02.
端午节
李友桥
角粽飘香艾草鲜,怀沙一去仰高贤。
世人不醒非关酒,社稷堪忧只问天。
气壮山河节长在,心扶楚主恨余年。
如今江上犹惆怅,多少清流到梦边。
03.
七言●端午情
张志忠(辉南)
家国情怀端午忆,龙舟竞赛鼓锣声。
离骚露出忧民意,天问诗成怜众生。
黄酒驱邪消腐败,菖蒲杀毒四周清。
香囊散发灭瘟疫,五彩绳牵吉瑞行。
04.
儿童节日忆童年(新韵)
王建华(河北)
儿时乐趣笑容多,上树攀墙掏鸟窝。
打闹撒欢浑不怕,摸鱼淌水溜冰车。
05.
端午
马清新
碧艾青蒲角粽香,家家就俗醉雄黄。
布谷声中微风起,榴红划破绿纱窗。
06.
七律·端午龙舟竞渡有感(通韵)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波涛涌沸欲吞舟,竞渡烽烟争上游。
惊浪锣槌承载梦,冲云鼓点震迭眸。
旗挑汗雨歌环绕,雾破风潮志未休。
诉请龙腾天护佑,情怀守望继千秋。
07.
七律·端午忆屈原
源流诗纪(广东)
端阳佳节忆英贤,屈子忠魂化碧烟。
楚帝昏庸精魄醒,诗人炽热笃心坚。
离骚万载留芳韵,正气千秋续世传。
岁月流光仁义在,龙舟岁岁祭江宣。
08.
离别(对联)
华诗章(上海)
凭栏望远伤离句
倚榭登高咏别川
去而无返
七绝•夏韵
华诗章(上海)
黄莺唱曲惊林鸟,紫燕裁云动画屏。
雨落荷尖添韵致,方塘酩酊醉千丁。
09.
端午有感
吴孝引
每到端阳嗟叹多,灵均投水奈谁何!
汨罗虽载离骚韵,楚地还滋硕鼠窝。
撰国空闻天问句,怀人徒唱九原歌。
江山代代频更替,代代不祛民意疴。
10.
镇罗村的端午节
乔维祖(宁夏中卫)
古堡镇罗锣鼓嚷,载歌载舞贺端阳。
芦葭包粽夹红枣,油炸面团飘味香。
村队干群情意表,社员百姓口唇尝。
缅怀屈子精忠骨,科学还田保小康。
11.
读离骚有感
增之
一卷离骚万古思,千秋浩气凝雄辞。
于今读罢情难遏,怒向苍穹诘诡时。
12.
闲游初夏
吴锡峰(河南)
闲游初夏沐清风,湖水沧波映碧空。
蝶舞野花青竹外,莺啼深树小桥东。
晴时钓客垂纶下,雨后耕人种药中。
暂别尘嚣寻自得,漫随诗兴寄飞鸿。
13.
七律·榆钱
厉良亮(湖南)
碧雨当空落九天,青蚨万串树中圆。
曾随寒灶添薪火,偶伴贫厨续旧年。
鸟戏珍珠虽未响,蜗争甘露岂能眠。
此身但愿无铜臭,买断东风代酒钱。
14.
顶山公园勺药
作者:杨咏椿
勺药今朝明,花开夏季新。
春辞穿线月,四季各有行。
天上云轻柔,人间自带情。
园大风小小,更值常来心。
15.
头天端午翌六一感想
柯美柘(江西)
少小安知祭屈原,尤其六一蝶蜂喧。
钻篱摘果真淘气,涸泽抓鱼不大言。
柳里幽丛禽语逐,场中曲径铁圈翻。
无忧日子穿梭过,哪虑寒窗考状元。
16.
[仙吕宫·太常引]随记
(步张可久句式)
早晨开始就题词,发表众人知。诗作特新奇,空间里颇多粉丝。胸藏远志,戏玩文字,有道理支持。破旧举红旗,想做个新潮老师。
五律·随记
养性谈何易,修身不简单。
天天群里逛,夜夜网中钻。
偶尔情歌唱,经常意曲弹。
诗词写完后,发表众人观。
七绝•藏头诗一首
【达】诚申信待同仁,
【权】重望崇才绝伦。
【知】遇之恩难忘记,
【变】躬迁席敬贤人。
17.
风入松 · 端午思绪
文/王明谦(甘肃)
楚天别泪有悲愁,正好赏龙舟。
汨罗岸上清风至,满街上、粽子风流。
庆祝胜如怀念,谁知国恨家仇。
江山本是楚家楼,屈子锁吴钩。
飞花夜雨朝堂上,是忠烈、别想封侯。
面对流云结界,悲哀总是思秋。
18.
虞美人
文/海风
天暖风和送清晓,天际白云飘。烟霭层峦漫朦胧,芦苇摇摆津浦舟自横。
柳丝袅袅游兴稠,车马喧明昼。幽谷小河清水淌,深林杜鹃枝头婉转唱。
19.
2025端午节
春语芳华
艾草人间问疾忧,何时刧祟柳思谋。
江涛岁岁屈原忆,麦穗时时饱满求。
粽糯香甜寻日月,龙舟赛事壮歌喉。
丝丝彩线孩童喜,个个香囊古韵留。
20.
七绝·金陵遣怀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十里江风入小楼,半川梅雨锁清愁。
归来独倚三更月,望尽城西白鹭州。
21.
悼永福堂兄
赵永衡
淮阴祖籍小农庄,故里多年未敢忘。
久别执杯谈趣事,重逢把盏话家常。
并肩外出修宗谱,牵手回归诉肺肠。
龄已九旬先驾鹤,不由愚弟暗神伤。
无题
人生浮世太平凡,厚意虚情怎可掺?
充电提神书作伴,遨游学海再扬帆。
江城子。齐心谋大业(苏轼体)
复兴华夏路艰难,跨崇山,闯重关。变革潮流,风起卷狂澜。全国人民跟党走,谋大业,肯偷闲?
创新开拓敢争先,手相牵,血相连。珍爱光阴,快马再加鞭。心系民生迎盛世,齐努力,谱新篇。
22.
嵌句:旅舍忽逢端午节
七律•郊游逢端午
卡尔(燕)
心焉异地去邪桑,陡立湖边觅胜光。
旅舍忽逢端午节,羁愁聊把故人觞。
遥闻家景艾流耀,粽子飘香香入床。
时霁无瑕侪俊杰,泪垂屈子散秋芳。
23.
七律·汕头南澳岛
隆光诚(广西南宁)
跨海虹桥陆屿穿,亨衢环岛逸情牵。
招兵树下怀先烈,雄镇关头忆古贤。
绿浪碧云天际合,白沙红日梦中连。
骊珠辉映台闽粤,赶趁英飙书锦篇。
24.
绝句/儿童节
李福一
儿时读八箴,爷奶总关心。
积学逃闲日,成长变古今。
此绝句乃吾孙六岁学诗之作
25.
惜红衣 观画
张华兴(山西)
树有三春,花分四色。紫黄橙赤。风雨人间,英华酿秋实。云山纸上,犹点染、松林泉石。骚瑟。诗意画情,有平生心得。
烟霞水墨。十里湖光,凭谁可摹刻。天涯一道咫尺。老相识。淡写碧溪芳草,重绘故乡田穑。说太行无极,千壑万峰装饰。
26.
霓虹俊俏歌酒晚,时光流水不复返。
《白鹅潭》
作者:黄国正
龙舟竞渡白鹅潭,珠江夜游月半弯。
霓虹俊俏歌酒晚,时光流水不复返。
龙舟竞渡四海平,互助互信中华昌。
《端午节》
作者:黄国正
屈原端午殉国难,抱石跳入汨罗江。
楚辞创新诗风范,忧国忧民悼国殇。
龙舟竞渡四海平,互助互信中华昌。
回家包粽祭屈原,安居乐业奔小康。
渔火星星月满圆,浪高海低水流长。
《鼓浪屿》
作者:黄国正
摆渡鹭江鼓浪屿,日照碧海闪金光。
蓝天白云风作画,白龙白马白大牨。
浪拍码头榕树堤,导游民宿迎宾忙。
游人如潮商兴隆,老宅店铺路两旁。
上坡登梯最高处,日光岩顶放眼望。
双子楼穿云接天,厦门岸高楼百样。
游船旅客抛食诱,引来海鸥抢吃狂。
鼓浪屿红瓦绿叶,别墅错落石板巷。
历史建筑两千座,万国风格东西方。
八卦楼菽庄花园,观彩楼亦足山庄。
楼堂建筑艺术品,白石浮雕红砖墙。
窗台阳台星月台,拱门拱窗拱回廊。
石梯穹顶罗马柱,陶瓷栏杆陶瓷窗。
金瓜楼海天堂构,飞檐翘角基石夯。
大宅人去藤缠屋,唯有燕子诉沧桑。
郑成功收复台湾,屈辱史会审公堂。
天热呆在避暑洞,隧道风冷好纳凉。
漫步堆沙拾贝壳,玩水游泳海滩上。
礁石栈桥观天海,天海日落红透黄。
渔火星星月满圆,浪高海低水流长。
27.
原创、观龙舟赛
作者、谢太贵
各有特色龙舟赛,
人头涌涌挤两岸…
齐为水手来加油,
呐喊肋威超震憾…
英雄儿女争上游,
劈波斩浪夺桂冠。
同心协力精神爽,
船如箭穿万民赞。
28.
一路走来
文/春韵(山东)
一路走来
指漏的岁月
似箭的光阴
花开花落
熬过了多少个黄昏
岁月的影
沧桑的痕
存留了印记
深刻着皱纹
多少花事艳早春
多少秋月映星晨
万般风景
自行消隐
一路走来
记了多少事
记得多少人
心心念念
是青春的诺言
独守着寂寞的虚灵
飘浮的云
匆匆的来
匆匆的去
难忘的人生啊
唯有难忘的人
谁又能把谁记清
29.
《端午随想》
文/何声林
艾要午时的艾,倒挂在门口
算是对端午的仪式了
米歇尔•德•塞托说
烹饪不是重复劳动
我数了数
今天要煮五个咸鸭蛋
两千年前的君子
其实没说过要远离厨房
他们只是站在廊下
看仆人杀鸡
现在人很少看见粑叶上的麦粑了
母亲在电话里追问
“今年自己包粽子吗?”
我看了看橱柜
那包糯米
还是前年买的
妻子看着电视里播
龙舟比赛
主持人激动地说
“这是传统的延续”
端午的苇叶裹着
比屈原更古老的传统
我咬了一口粽子
馅料很足
但总感觉
少了点什么
两千年的火候
正把传统熬成浓汤般的往昔
30.
六一,追着蛇皮跑的孩子们
涧之燕(山西)
校园花朵相约
绽放童真
兔子 小鹿 金丝猴
使出浑身解数
唯有一条受伤的小蛇
可怜巴巴哀求
智慧大叔过来
活捉了他
囚禁示众还是让草丛认领
花朵们众说纷纭
突然 一声惊雷夹杂着闪电
吓跑了蛇
在乌云密布中
一条灰色蛇皮随风而去
花朵们追着蛇皮跑
也许是要帮小蛇找个新家
端午,云祭诗魂
涧之燕(山西)
华夏正在举行一场盛典
龙舟 艾草 粽子
甚至连五色线也参与进来
几乎家家户户
人人都是这场活动的主角
汨罗江把漂泊几千年的
《九歌》《问天》《离骚》
等楚辞翻出来晾晒
引起了新老诗人的骚动
指纹与屏幕超负荷向云端传递
耳根的艾草
与手脚腕上的五色线互动
童儿把粽子递给讲平仄的爷爷
年轻人现场直播着
龙舟桨劈开千年浪花
许多诗人用短视频实况追思诗魂
当直播镜头掠过江面
屈原的倒影在浪花中闪烁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们在云端
俯视着更多的人正在
破译浪花中诗魂的二进制密码
31.
路过的风
文/童华(四川成都)
通往时光的旷野中
路过的风,似梦的使者飘来
它带着远方的消息
撩动着我心底那层柔软的青苔
它从古老的巷口穿过
那里有斑驳的墙皮和破旧的门锁
墙上的藤蔓在风中摇曳
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离合
路过的风,轻吻着我们走过块青石板
那上面曾印下无数匆忙的足尖
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的轻叹
都被这风,卷入了岁月的深渊
路过的风,吹乱了我的发
也吹醒了我沉睡的牵挂
想起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啊
如今,只剩下回忆在天涯
路过的风啊,你如此匆匆
可曾带走我的思念和憧憬
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
你是否也有,自己的归程
我站在风中,与它对望
它的眼眸里,藏着无尽的沧桑
我伸出手,想要抓住它的衣角
它却在瞬间,消失在了远方
32.
端午之想
文/炫静(贵州)
首先想到宽大的棕子叶
在母亲手里变了形状
和往灶洞添柴的我
一些故事,在蒸汽里渐渐老去
再想到长剑似的菖蒲
和驱蚊除腥的艾叶
它们挡在门前
不是一家人,不准进去
说到剑就想到高冠博带的人
这芷兰之草
终是,托身冰凉之水
而人间,依然雨声不止
依然苟且
我的伞,东倒西歪的倔犟
都没关系,我接受
接受为我包棕子的人
逃离身边,只在想像的诗章
33.
归真
文/樊志刚(辽宁)
我已将往日的
伤痛与怨恨
一抹成尘
又何必在意
别人的眼神
放弃了世俗的
价值与贪恋
返璞归真
简单的活在当下
做个自在人
陷阱
文/樊志刚(辽宁)
我一次次的
掉进了同一陷阱
一次次的挣扎
仿佛是在
自我蹂躏
滴血的伤口
还在不停的呻吟
我要用大爱
去赎回我
那破碎的灵魂
虚惊
文/樊志刚(辽宁)
我一直将
因缘和合的缘影
认以为真
在旷劫轮转中
找不到主人
值到有一天
我从梦中醒来
才发现这不过是
一场幻觉
妄心运作的虚惊
34.
端午节的歌
文/陈铠 黑龙江
八百里秦川诞生了楚辞
楚辞中的《离骚》
是历史岁月长河中的一座灯塔
《九歌》《天问》
是扣向三秦大地的一把利剑
是压抑心中已久的呐喊
是刺破封建统治者的一声春雷
当理想和抱负被枷锁困住
信仰和志向被囚笼锁住
生命受到威胁时
三吕大夫的脊梁没有折腰
三吕大夫的头颅更没有垂首
带着微笑,坚毅和期盼
汨罗江的纵身一跃
虽没有埋葬封建统治王朝的江山
却彻底唤醒劳苦大众的觉醒
一枚枚粽叶仿佛一把把长剑
一颗颗粽子恰似一颗颗惊雷
汨罗江畔激起滔天浪花
三秦大地彻底唱响
江畔的鼓点,是激昂的信仰
五彩线的脐带,是岁月里的星光
每一次浪遏飞舟都是灵魂的高歌
端午节的歌声春秋里飘荡
粽叶释放了你千年的忧伤
艾草香里为你立了千年丰碑
你的灵魂不用再去探寻
回来吧,这是你企盼的港湾
归来吧,这是你向往的故乡
你的那首《天问》
后人为你续写了新的篇章
龙的传人都是你的亲人
35.
端午节
张霄(山东)
石榴花开出它的誓言
热烈地把局触的思想都放开了
火红的,没有破碎花瓣
雨下的不大
走了后
蝴蝶就飞个不休
醒来的节气
又伸长了三寸
招来,它身后的蝉鸣
拉长了往后的节拍
36.
心 情、在 路 上
文/刘寒霖
小时候、总想去到不了的远方,看看别样的天地。长大后、却总是忽略了路过的风景。到而今、魂牵梦绕的、全是过往的曾经。好想再回到从前走一走,再享受享受那率性的心情。好想再风里来、雨里去。放肆一回男儿的豪情。真的要再借五百年吗?不、不、不喽。只想偶尔、还能看见,看见海阔天空。看见红的花、青的草、绿的叶。执壶、揽月、品茗。寻一湖心的宁静。
鬓角的霜发、别说那是沧桑、那是芳华的见证。眼角的皱纹、最是岁月的底蕴。斜阳下、小桥边、这满满的安宁,是我永远的桑梓。清风细雨、是一直为我演奏的弦琴。喧嚣有过、落寞有过,全都是年少轻狂的豪情。也曾轻舟逐浪、也曾怒马追风,只不想错过、那一寸一寸、光阴。
生在南国,向往北地、那一往无前的驰骋。去到他乡,怀念那桑园的温馨。我望月、月照人。这一地的清辉、会否望得见你的投影?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老乡亲。可别忘记我、这一直火热火热的、一颗心。
37.
选好的艾草挂上门扉
文/褚向平(河北)
夏花熠熠生辉
选好的艾草也挂上门扉
汨罗江畔此时
有人欢呼 有人垂泪
我执笔的右手
好像陷入另一种迷醉
家国都这样了
还要怎样的书写
才不至于拖泥带水
情怀都如此了
还要怎样的撇捺
写尽您的无家可归
张开荒凉的嘴巴
与心事道声别
我知道你没有食言
我也不会 虽然风很紧
虽然日子有点憔悴
虽然我们依旧很卑微
编委:
五岳独尊
落花听雨
晓风,心雨,龙懿,罂粟的美,金昭,常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