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瓷都—— 景德镇
作者:刘连成
踏入景德镇,恰似步入一幅缓缓铺展的古韵长卷,每一寸空气都散发着瓷的馥郁芬芳,每一处角落都镌刻着岁月深情的印记。
清晨,当第一缕晨曦如薄纱般轻柔地洒落于古旧的青石板路上,我与老伴悠然漫步于景德镇的老街。街边,古老的瓷坊错落有致,如岁月长河中的守望者,静静伫立。木门在微风中吱呀作响,宛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低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那声音,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瓷业兴旺、商贾云集的年代。
怀着满心的期待,我走进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馆内,淡淡的陶土气息扑面而来,如一首悠扬的古老歌谣,引领我走进陶瓷艺术的神秘殿堂。一位老师傅正全神贯注地拉坯,他的双手犹如灵动的舞者,在陶泥间翩翩起舞。那原本毫无生气的陶泥,在他的指尖下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灵魂,逐渐幻化成优美的雏形。我屏气凝神,静静地伫立一旁,只见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宛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洒在老师傅那布满皱纹却又无比专注的脸上。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清晰地看到传承千年的匠心,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间,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更温暖了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之人的心灵。
移步展厅,琳琅满目的陶瓷珍品瞬间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艺术王国。从古朴厚重、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秦汉陶瓷,到精致典雅、尽显文人雅士情怀的唐宋瓷器,再到绚丽多姿、彰显皇家风范的明清官窑,每一件陶瓷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用独特的语言,讲述着时代的故事与文化的传承。
我不由自主地在一件青花瓷瓶前停下脚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吸引。瓶身上,细腻的山水图犹如一幅灵动的画卷徐徐展开。青山如黛,连绵起伏,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绿水似绸,蜿蜒流淌,波光粼粼间闪烁着灵动的光芒。那幽蓝的色彩,恰似深邃浩瀚的夜空,神秘而迷人,让人不禁陷入无尽的遐想之中。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位画师,在柔和的烛光下,手持画笔,蘸着精心调制的颜料,小心翼翼地在瓶身上勾勒描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的笔触间,流淌着对生活的感悟与赞美。这件青花瓷瓶,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历史与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生动写照。它以无声的诉说,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与历经的沧桑变迁。
景德镇之旅,无疑是一场与历史深情对话、与文化热烈相拥的奇妙旅程。在这里,我目睹了千年陶瓷文化的薪火相传与蓬勃发展,深切感受到古朴与现代交织融合的独特魅力。这座城市,如一件经过岁月精心雕琢的稀世陶瓷,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散发出迷人而深邃的光彩,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当我最终踏上归程,心中满是眷恋不舍。然而,景德镇的美好已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如同窖藏多年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香醇浓郁,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珍贵而又充满诗意的永恒回忆。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