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霜雪雨丨诵读:平 凡
主编:笨笨静 三月柳
副主编:斓姗 仲夏冰心 荆洪
总编:平 凡
★年年端午,岁岁情思,诗里带着汩罗江的情,梦里藏着对亲人的爱。远古的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你的怀石投江,不仅感动了那个战国时期,也给后人留下漫长的怀念。
★我的亲人,母亲谢世已十年有五,妻子离去也满三年,每至端午,便多了一份对亲人的思念。
★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沿续下来的传统习俗,嗅着那浓浓的粽叶味儿,吃着那甜甜的黄米香,听长辈们讲着那古老的故事,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因为吃粽子,故而想起包粽子的亲人,母亲在世时包了一年又一年,妻子在世时总是从前天下午忙到端午清晨,如今她们离我而去,再也闻不到那诱人的粽香,见不到她们的音容笑貌。
★怀念屈原,其实是传承一种华夏文明,插艾叶、 饮雄黄酒 、吃粽子、 赛龙舟、 吟诗作画 、歌舞游乐。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做为炎黄子孙,咱要传承下去。
★思念亲人,其实是一种人之常情,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自己最亲近的人一个个离去,怎不让人含泪伤悲。母亲生活的年代,贫穷、 战乱 、艰难、 困苦,即使到了晚年,也不过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母亲仍坚持给儿女们包粽子过节日,土灶、 大锅、 炊烟、 瓷碗,那是母亲对孩子们深深的疼爱。
★妻子活着时,由山村搬到小镇,窑洞换成了小楼,煮粽时用上了高压电锅,煮好一锅再煮一锅,我习惯吃大黄米红豆和枣包的粽子,色黄、 味甜、 米粘,一家人高高兴兴品尝,那简直是幸福的享受。
★ 但是现在只能是奢望,儿子到南方出差,电话告知端午不回家,我独居小楼,干不了包粽子那种细活儿,想吃只能到超市买点儿,而且是江米粽子,小小的棱角,那能比得上母亲和妻子包的好,唉!人生苦短,岁月漫长……
★不过,诗还是要写的,端午,纪念屈原,端午,思念亲人,吃不吃粽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赵京江, 笔名风霜雪雨,1958年——2022年,河北井陉人。河北省诗词楹联会员,井陉诗词楹联协会常务理事,木东诗社常务副社长副主编。爱好琴棋书画,尤爱文学创作和音乐。近六年中,诗词歌赋作品达3000首以上,精品二百余首。部分作品曾发表于<<苍岩文艺>><<井陉诗联>><<九州诗词>><<富华山>><<诗词世界>><<木东诗苑>>等刊物。作品<<华山论剑>>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入编<<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作品<<开国大典>>荣获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作品<<开国大典>>2016年全国当代文艺名家高峰论坛荣获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作品<<天香•喜迎十九大>>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015年1月<<京江诗集>>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播:平 凡,医务工作者,崇尚简单生活,源于一首音乐,一段文字,一杯香茗中体味柔软光阴;知音诗苑创始人之一,爱好文学,闲暇时喜欢配乐 诵读,用声音演绎文字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