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祭(通韵)
厚德载物(四川)
汨水龙舟赛,荊山祭日行。
离骚渔父伴,天问九章铭。
端午节
农光益(广西)
端午煦风起,清时楚粽香。
骚人诗屈子,夏首种田忙。
端午祭屈原
陈德明
吟读《离骚》缅屈原,愤然投水汨罗冤。
丹心一片留青史,黎庶尊贤祭楚魂。
端午感怀
陈德明
驱祟菖蒲门上挂,纳祥黍粽口中香。
汨罗不息忠魂在,赤县风清正气扬。
《端午》(新韵)
文/陈荣芳(福建石狮)
风云变幻端午至,一片青春忆古人。
故事总成知浪漫,几多情意叹今深。
缅怀屈公
卡尔燕(湖南)
岁岁端阳祭屈公,年年粽粟遍乾隆。
难忘先烈千秋颂,今日怀思古代难。
端午节
怡然(湖南)
端午熏风飘粽香,菖蒲艾草挂门旁。
雄黄米酒驱瘟疫,屈子英魂万古殇。
端午祭
厚德载物(四川)
节临端午粽飘香,汨水荆山悼屈郎。
天问离骚传百世,楚辞九辩韵飞扬。
山河垂泪
文/覃安(广西)
端午将临天苍滂,追怀屈子寄哀伤。
千秋竞度龙舟赛,祭思忠臣赋华彰。
端午贤英吟
文/覃安(广西)
屈子贤臣千代颂,投江誓死护丹心。
门悬艾柚祛邪疫,忠骨流芳重万金。
端午
文/之之忧乐
潇湘看赛龙舟划,众客承欢屈子知。
悔已难回千载越,为今唯许万家期。
端午节
文/静心
菖蒲斜插绿盈门,糯米香浮角黍温。
鼓震龙舟劈浪竞,彩丝缠腕话晨昏。
端午
百步成诗情未了/江苏
檐插艾草驱百病,芦叶裹米包香粽。
龙舟竞渡鼓喧天,屈子精神千古颂。
端午
百步成诗情未了/江苏
龙舟竞渡汨罗江,香粽投祭楚圣殇。
艾蒲驱疫伴雄黄,腕拴彩丝眼放光。
端午吟怀
郭长春(吉林)
抱石沉江叹运疴,楚天垂泪咏悲歌。
孤臣自古难酬愿,角黍怀殇酹汨罗。
端午艾草香
文/聂凤文(吉林)
半灌木株植,菊科草本实。
多年蒿属类,地下茎横集。
五月繁枝叶,驱蚊战力奇。
悬檐端午艾,隐喻辟邪迷。
端午习俗
文/聂凤文(吉林)
挂艾到房檐,相约撞蛋玩。
居家包粽子,祭祖辟邪传。
景点巡游乐,争相五线缠。
划龙舟水上,采草药山前。
端午感怀
文/任洪业(辽宁)
楚作问天忧,桩桩江水流。
忠魂昭日月,赤胆赋春秋。
战鼓催精壮,龙舟争锦绸。
端阳安屈子,物阜遍神州。
端午节缅怀屈原
郭长春(吉林)
屈子去何方?怀君颂九章。
雄才奸佞妒,大略鬼神惶。
碧血捐荆野,丹心献楚乡。
汨罗悲壮死,忍恨地天殇。

端午寄怀
庄辉(广东)
汨罗江畔日无光,有志难伸欲断肠。
口诵离骚天震撼,心怀楚国地存亡。
千秋留迹千山远,百姓寻踪百载香。
一脉英灵随水逝,龙舟揺尽两茫茫。
端午感呈(中华通韵)
张福君(黑龙江富锦)
节来小聚感丰盈,端午倾怀见性明。
艾叶香浓飘透逸,杏花色艳舞晶莹。
豪情饮酒人间暖,雅兴斟茗故土迎。
一部离骚千古诵,铿锵玉韵落门庭。
端午节感怀(中华通韵)
张福君(黑龙江富锦)
一枝艾叶照门兴,五月黄花趁好风。
端午情思常寄语,故园墨痕尚留名。
频怀义壮怜屈子,仰望才华吊影陵。
更重乡俗多雅意,依然早起踏苔青。
端午节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新韵)
王楼(内蒙古)
云暗风疾杜宇鸣,山呼水啸祭屈平。
屡遭诬陷情弗改,几被驱逐志未穷。
敌占郢都悲泪溢,身投碧浪赤心呈。
焚香酹酒虔诚跪,抛粽江边飨逝灵。
端午吟
童志勇(江苏)
雨沐榴花红似火,风梳艾叶绿生烟。
汨罗角黍堆盘送,湘水龙舟叠鼓传。
最喜离骚明赤子,应知尔雅对苍天。
九歌气贯云虹外,一笑声随日月边。
端午忆屈原
铸梦人生(北京)
心同靖节韵低昂,唱罢离骚赋一章。
抱石辞家悲日月,移舟入洛痛荆湘。
忍看渔父行云远,追忆孤臣去路长。
两岸疏烟沉暮霭,半江浊浪卷斜阳。
端午忆屈原
(平水韵)
姚克林(安徽)
汨罗江上水云翻, 粽叶飘香祭圣贤。
爱国屈公忠社稷,亲民志士眷河川。
九章呐喊冤魂泪,天问思量宇宙悬。
奋力千军同棹渡,征程浪遏伴和弦。
粽香端午节
文/ 蔡国文(湖北)
菖蒲艾蒿雄黄,肉粽龙舟木桨。
爱国诗人屈原,留下宝贵诗章。
离骚九歌天问,悲愤沉痛忧伤。
忠魂永留汨罗,千秋万代颂扬。
端午吟
杨镇湘(湖南)
何处飘来米粽香,方明今日近端阳。
欲生骤雨黑云漫,远逝轻舟碧水茫。
白浪焉知屈公志,红妆偏爱楚君床。
才高不得庙堂用,史册徒增万古伤。
端午(平水韵)
罗刚国/四川
炎黄端午祭平原,荆楚忠魂千古冤。
社稷维新上书谏,昏君淫靡听谗言。
汩罗涌跃轩波浪,艾草驱邪鬼谷垣。
九鼎四方沉渺漭,离骚悲恸世人喧。
端午有感
小妹(浙江)
公文如令急催时,热面寒身寄海陲。
客舍忽闻端午夜,床头未见故园书。
曾将黍角安何奈,忆战龙舟带所悲。
不学忠魂酬国志,无颜每写颂贤诗。
端午抒怀(平水韵)
中国剑(四川)
龙舟飙渡彩旗飞,端午佳辰精气围。
粽叶清香飘漾宇,雄黄醇酿醉心扉。
堂门艾草驱邪疫,壁上菖蒲逞霁威。
屈子忠魂吞日月,千朝到昔永流徽。
端午龙舟赛
玉莲 广西柳州
鼓角隆隆振碧穹,旌旗猎猎映波红。
棹头翻舞浪千湧,百舸争先势若洪。
屈子魂萦湘汨阔,楚辞韵染艾香空。
中流击水风云会,一箭开弦破阵雄。
端阳节祭
玉 莲 广西柳州
节度端阳祭俊良,汨江急水诉愁肠。
楚辞句曲忧时事,天问离骚落故乡。
悲壮忠贤屈原赋,一腔热血洒沧桑。
自来人海谁无死,英烈神州永世长。
端午寄怀
董 华(北京)
节至端阳黍粽香,缅怀屈子动愁肠。
忧民岂惧昏君虐,为国何堪谗佞伤。
情系楚辞存浩气,魂凝橘颂傲严霜。
传承莫忘灵均志,蒲剑诗心续锦章。
谢黄梅清江诗社邀请观看家乡龙舟赛感吟
张立登
蛇年五月庆端阳,百只龙船闹故乡。
两岸人群同呐喊,八方赛手共疯狂。
聚邀益友真情重,承谢清江厚谊长。
借得东风歌一曲,黄梅历史美名扬。
端午吟怀
马元星(瓷都)
逝水衔哀祭屈原,菖蒲艾叶挂门前。
龙舟竞渡掀涛浪,角黍端阳触万千。
岁月翻篇看历史,身心奏曲羡山川。
离骚诗赋追天问,忠国孝亲难两全。
七律 ·怀念屈原
文/月儿(黑龙江)
五月菖蒲悬万户,心怀屈子话离殇。
英魂避世新诗怨,傲骨沉江抱憾亡。
一代风骚真翰墨,千年雅颂好文章。
先贤故里寻辞圣,天问何时见楚王。
端午节
徐细毛(江西南昌)
才迎小满又端阳,酒洒罗渊祭屈郎。
学士诗篇千古秀,灵均书卷四时香。
神州合调歌天问,故国齐声颂九章。
壮志未酬身已去,贤臣英杰永流芳。
七律·端午节
韩继书(河北)
光阴荏苒又端阳,阵阵清风溢粽香。
一曲离骚怀古恨,多情楚水赋新章。
精神许国千年颂,浩气惊人四海扬。
道德传承追梦远,悲歌代代赞忠良。
端午悼屈子
灵皋
屈子离骚千古唱,每逢端午久思量。
投河角黍成天意,击水龙舟祭国殇。
巴峡波中帆影疾,汨罗江上鼓声扬。
三闾逝去湘山老,一曲悲歌痛断肠。
五月端阳赛龙舟
傅青松(四川岳池)
湖泊河中碧水悠,端阳五月赛龙舟。
俊男帅伙争雄桂,靓妇倩娘冲浪头。
阵阵鼓锣传彼岸,声声号子破江沤。
民安国泰神州美,祥和家园乐业优。
七律 感怀(多年辛苦与君同)
文/佘秀英
多年辛苦与君同,休退归家韵律攻。
夏爱荷开吟月白,冬怜雪舞咏梅红。
悠闲品酒时光度,自在填词日子匆。
细数春秋还有几?人生大半入泥中。
七律·端午节
赵庆国(贵阳)
千载屈原跳浪涛,一腔悲愤寄离骚。
精忠更有投枪笔,报国还须壮士刀。
香粽采来思切切,龙舟划去怒滔滔。
万家窗户挂菖叶,百姓门前插艾蒿。
端午祭屈原
张丽辉(湖南)
皋月家家粽子尝,桌前烈酒艾芬芳。
龙舟赛事江河闹,鼍鼓喧声楚蜀扬。
一曲离骚悲感慨,连篇天问述精详。
汨罗身殒屈原逝,后辈思怀日久长。
七律·端午节
文(广东)
青山仍旧茂林幽,绿水依然净默流。
天问寻踪灵感妙,离骚撰稿振兴修。
千言执笔犹新策,万语阐文几许秋。
屈子沉冤江底事,龙腾骇浪念无休。
端午祭屈原
张丽辉(湖南)
皋月家家粽子尝,桌前烈酒艾芬芳。
龙舟赛事江河闹,鼍鼓喧声楚蜀扬。
一曲离骚悲感慨,连篇天问述精详。
汨罗身殒屈原逝,后辈思怀日久长。
赞端午节龙船竞赛
张立登(江西德安)
花红柳绿又端阳,百姓家家粽子香。
祭祀屈原招健将,祈求上帝拜龙王。
儿郎聚力划桡板,舵手倾心掌导航。
锣鼓喧天传号令,彩船破浪竞争强。
七律•端午情思
苏彦军(河北)
浩瀚长江碧浪连,茫茫汨水起波烟。
南浮粽苇鱼嬉米,北泛龙舟鼓震天。
屈子离骚千载作,庄周梦蝶万年篇。
春秋雨雪催名士,战国风云涌达贤。
(乙巳年端午日)
七律 .屈子吟
刘志祥 晋中
汨罗河畔漾波潮,屈子情怀日月昭。
荆楚烽烟疆土碎,芷兰残败小人刁。
忠言难入昏君耳,直谏无逢圣主邀。
抱石沉江千岁祭,长存浩气上穹霄。
七律•端午吟怀
王省南(浙江杭州)
翠青笠叶相思裹,街巷飘浮米粽香。
蒲剑艾蒿邪气隔,雄精醇酒疫症防。
龙舟竞渡庆佳节,纸烛焚烧祭沈湘。
天问离骚传万世,忠魂告慰美名扬。
七律·端午屈原祭
刘玉玲(辽宁)
汨水霞明人影稠,远山昂首向天讴。
咚咚金鼓裂云汉,猎猎红旗引赛舟。
魂枕一江沉怨洗,词吟千古壮情留。
倘如屈子今还在,当慰新风劲正遒。

端午
茶韵幽香(湖南)
角粽艾香驱病疫,端阳祭祀楚良臣。
汨江痛惜屈原梦,哀郢悲伤败国人。
壮志凌云谁遂愿,项刘铁马荡强秦。
虽知万古圣贤事,犹喜今朝气象新。
七言排律.悼念屈原
茶韵幽香(湖南)
端午来临忆屈原,汨罗滚滚涌无边。
龙舟竞渡千秋盛,艾叶飘香万古鲜。
一曲离骚惊百世,九歌天问痛十川。
忠魂陨落京都暗,奸妄横行国运残。
漫漫长途多坎坷,悠悠历史少良贤。
忧民忧国忧天下,但愿清白世代传。
咏芙蓉花怀屈子
李明冰(内蒙古)
此木心虽春不争,秋来雨后百花惊。
株株异彩羞仙女,缕缕奇香满凤城。
根叶广收天地泽,晨宵喜作雪霞羹。
江边楚调谁吟唱,活似当年屈子声。
端午随吟
福慧双修
薰风送暖碧江边,争渡龙舟鼓震天。
唤醒庄周千里梦,轻吟屈子九歌篇。
今逢佳节思羁旅,自信余生向圣贤。
角黍清香同品味,更期海宇一般怜。
端午有吟
李明冰(内蒙古)
霞红波碧柳青青,塞北扁舟当楚舲。
腹里诗藏千百卷,箱中酒剩两三瓶。
满腔偏见扬河水,一片孤云致德星。
端午情思常寄语,言微声弱有谁听。
端午感怀
尘封的记忆(江苏宿迁)
榴花似火又端阳,独倚危楼思荆湘。
艾叶青青萦旧梦,龙舟渺渺入斜阳。
离骚再读心犹痛,楚地归来鬓已霜。
屈子英魂何处觅?汨罗江畔泪千行。
江风萧瑟透寒凉,往事如烟绕客肠。
粽香飘散情难寄,诗韵悠长意未央。
沧桑阅尽人将老,世事浮沉梦亦伤。
长向沧浪倾碧血,清愁点点入苍茫。
孤灯夜半照无眠,空对残编叹逝川。
恨未生逢随屈子,同擎浩气上青天。
一曲悲歌谁与和?冷月无声映大川。
唯有滔滔东逝水,烟霭苍苍伴流年。
七律二首
陈国田
端午节有感
欣包果米似玲珑,久煮粘团郁味通。
院里清香飘不断,窗前瘴气已全空。
曾经感慨相思雨,又见欢愉得意风。
五彩端阳圆梦好,三杯美酒一家融。
端午悼念屈原
角粽投江祭汨罗,千年遗恨梦魂磨。
忧心可感苍生动,壮节能祛国祚疴。
一曲离骚凝碧血,几行哀郢化洪波。
忠良浩气昭今古,激励吾侪志不挪。

端午
文/谨言(河北)
争渡汨罗看棹航,欣包角粟众家忙。
诚心切切抛香叶,祭道迢迢破碧泱。
历载今朝临盛夏,生平度岁又端阳。
清风托日耀东麓,仲夏流光浴梓桑。
似火海榴争璀璨,如烟江渚泻苍茫。
子规啼透千般绿,麦浪翻开一页黄。
长祷屈诗哀愫悼,酒随弱水洗悲觞。
楚词奉韵吟奇士,书颂先贤忆妙章。
旅舍忽逢端午节
郊游逢端午
卡尔(燕)
心焉异地去邪桑,陡立湖边觅胜光。
旅舍忽逢端午节,羁愁聊把故人觞。
遥闻家景艾流耀,粽子飘香香入床。
时霁无瑕侪俊杰,泪垂屈子散秋芳。

端午怀屈原(词林正韵)
罗刚国/四川
湘水清波漫。泣诉屈平冤。体容枯槁苍面,忧国虑民艰。正本清源忠谏,大厦倾君则乱,君殿起狼烟,外战内朝乱,悲啸仰苍天。
汩江畔,阴气卷,水滔天。九歌呐喊,骚赋千卷憾人寰。龙啸吟冲宵汉,志万年长虹贯,史册载忠肝,伟德神州灿,高节耀千年。
端午时节忆屈原
盛建新(浙江)
今又端阳时节,楚人龙舟赛。敬贤擂鼓追踪,天问释真爱。江上飞驰,湖边论定,千秋凭吊,唯有忠魂承载。
惊慷慨。风骨转增,红尘归梦几朝代。着意品味离骚,诗客缀神态。经典流芳,岁序见容,声华依旧,久留壮心豪迈。
端阳
晨曦微露
角黍飘香。艾叶菖蒲护碧窗。扫净庭阶驱五毒,真忙。浴罢兰汤佩锦囊。
习俗流长。彩帜飘扬鼓震江。双箭别弦舟竞发,争强。精壮男儿似虎狼。
端午
晨曦微露
蒲艾挂,芝兰浴,角黍溢清香。鼓响龙舟飞渡,浪翻赛手铿锵。
习俗远流长。佩香囊、斟满雄黄。历来驱毒怀贤正,权说安康。
端午节思屈原
文/李连庆(河南)
端午熏风丽日温,龙舟米粽表崇尊。满腔热血悲朝命,一世英名铸国魂。
昭日月,感乾坤。 山河破碎起风云。长空浩气今犹在,留得离骚醒后人。
端午
墨人(河南)
有日醒思问屈原,一朝端午几家言。汨罗江水满香兰。
粽子轻缠红线口,艾符斜挂玉门轩。风飞只为浴云泉。
端午情
苏彦军(河北)
端午千秋,灵均不朽。遥望汨罗天敬酒,酹入江流。
风雨潇潇志未酬,一片丹心楚地留。五月粽香随梦走,思念寄龙舟。
(曲度体)
2025年端午节
翁媪度端午
(晁补之体)
王省南/浙江
门挂蒲蒿,米粽飘香。端午祭屈酹杯觞。龙舟竞渡,夺冠争强。看游同伴,饮同醉,乐同狂。
历经风雨,并肩携手。问何浮生有多长。桑榆暮景,两鬓秋霜。尚奉衷心,葆衷恳,诉衷肠。
端午悼屈原(通韵•苏轼体)
王慕君(山东)
世人垂泪悼屈翁。水无情。粽生情。竞渡龙舟、挥棹祭英灵。良善忠贞心镜耀,驱晦夜,启明星。
离骚开启楚辞风。奖农耕,举贤能。日月增光、天地感其行。无畏无私真境界,千古敬,志当承。
端午时节忆屈原
盛建新(浙江)
今又端阳时节,楚人龙舟赛。敬贤擂鼓追踪,天问释真爱。江上飞驰,湖边论定,千秋凭吊,唯有忠魂承载。
惊慷慨。风骨转增,红尘归梦几朝代。着意品味离骚,诗客缀神态。经典流芳,岁序见容,声华依旧,久留壮心豪迈。
端午赛龙舟
曲Ⅰ傅青松(四川)
龙舟竞渡闹江湖,鼓擂惊飞鹭。糯粽飘香满街路,挂菖蒲,榴花似火添新赋。彩丝缠树,龙舟逐浪,乙巳又端午。
端午感怀
风鸽(重庆 张晓峰)
一
蒹葭翠叶,裹粽哀思叠。又听吟坛歌楚杰,声咽长空壮烈。
求索跨越崇山,还擎蜜桔幽兰。门插艾香追祭,且同明月微言。
二
龙舟竞渡,蒲艾悬门户。追荐忠魂包角黍,淡抹雄黄额处。
云梦波浪涛涛,汨罗水路迢迢。屈子冲天浩气,千秋传颂离骚。
三
端阳水暖,米粽香还软。纵便征途其修远,屈子叮咛莫懒。
节日再阅华章,楚辞又惹情伤。橘颂九歌浪漫,重生涅凤槃凰。
四
菖蒲叶翠,争渡船排队。腰佩香囊驱鬼魅,祭奠屈原含泪。
前额淡抹雄黄,江边悼唁国殇。百姓招魂呼唤,幸有橘颂悠扬。
端午抒怀(晏几道体)
高树森(河北)
糯米端阳叶里藏,.甘甜柔软味芬香。九歌传唱屈原祭,骚体吟歌四海扬。
食粽子,绣花囊。百舟争胜战罗江。今时舞墨雄心阔,华夏诗魂永艳芳。
端午节咏(毛文锡体)
左书谔(山东)
九州端午今朝诞,万众欢歌满。龙舟竞渡正蜚声,粽香弥漫令心倾。醉眸凝。
节来屈子衷肠诉,一曲传千古。丹心碧血付精忠,九章天问傲苍穹。谱高风。
端午节咏(晏几道体)
左书谔(山东)
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神州节至端阳。千山艾草,百姓沐芬芳。万众黄河击水,两岸则、鼓乐铿锵。长江上,人声鼎沸,齐力竞标王。
晨曦荊楚望,正当今日,屈子投江。但留下、精忠爱国华章。凝目九歌天问,教心醉、令断衷肠。精神在,复兴圆梦,挥汗铸辉煌。
端午怀古
梦彩虹(广西)
端阳节。龙舟竞渡旌旗列。旌旗列。汨罗江咽,九歌凝雪。
艾蒲酒粽清香叠。怒涛诵叹忠魂烈。忠魂烈。行吟辞赋,万古奇绝。
端午回乡见闻
李长春(辽阳)
五月风熏催麦熟,村头粽叶飘香。阿婆笑说抖音强。雅风传海外,青艾挂云窗。 稚子学包三角黍,彩绳轻系端阳。离骚新谱入笙簧。千年江水逝,仍带楚兰芳。
马呼文 贵州安顺
端午节有怀
五月端阳,黍粽飘香。望龙舟竞赛轩昂。
昌蒲艾草,辟邪驱螂。愿人无恙,身无病,岁无殃。
离骚橘颂,千秋绝唱。忆灵均泪酒潇湘。
九歌天问,为国忧伤。叹赞忠刚,恪忠尽,赤忠良。
端阳怀屈原 欧阳修体
童志勇(江苏)
角黍清香。汨水滔滔惜诵狂。橘颂萦怀鸿志展,茫茫。正则含冤恨断肠。
恁负韶光。感慨春秋咏九章。天问楚辞谁可解,伥伥。渔父怀沙惜国殇。
端午祭忠魂(皇甫松体)(词林正韵十部第1组韵)
原创/Cui Yuzhen🇨🇳(安徽)
门前艾草挂窗纱,香粽惊飘百姓家。慢步江边忠骨祭,离骚一曲伴烟霞。
端午怀古
梦彩虹(广西)
端阳节。龙舟竞渡旌旗列。旌旗列。汨罗江咽,九歌凝雪。
艾蒲酒粽清香叠。怒涛诵叹忠魂烈。忠魂烈。行吟辞赋,万古奇绝。
邹建龙(湖南长沙)
端午有寄(周邦彦体)
雨洗荷花艳,风撩杏子黄。节催时序又端阳。但见龙舟穿浪、鼓点铿锵。
门上菖蒲挂,盘中粽子装。雄黄佳酿酒飘香。盛世中华民乐、歌舞悠扬。
端午节(新韵)
文/陈荣芳(福建石狮)
风雨萋萋兮人间路,恍惚有物兮多奇迹。莫论坎坷兮青天在,人生故事兮开新思。
端午祭屈原
文/余晖
五月端午杏渐黄,屈原饮恨觅罗江。
离骚一曲思贤圣,傲骨忠良史永芳。
艾草釆、掛门旁,除邪排恶纳吉祥 。
天南地北飘香粽,忠烈千秋万古杨。

致端午节的兰
文/大地之歌(江苏)
你这荆楚的风物啊
陪同了第一个以身殉国的诗人
你听到了吗
一腔热血的屈子,
徒留一缕离骚的冤魂,
在天地间幽荡
深厚的中华历史里
幸有你装饰了一盏明灯
多少仁人志士,
沐浴在金子般的清辉里
生得铮铮骨节
端午节的水哟
无论哪里,随手一瓢
都能煮出,二千五百年前的兰香
端午节的兰啊
你是唯一愿意,陪葬国士的君子
也是唯一一束鲜艳在人们心上的
永远的流芳!
迎乙已蛇年端午
李建明(四川)
朝霞晨曦撩开夏的帘幕,
艾草的清香在风中飘拂。
蛇年五月恰似时光使者,
又悄悄送来端午的信符。
集市热闹五彩丝线醒目,
香囊精巧绣着美好祝福。
糯米莹润粽叶青绿楚楚,
它们相逢筹备传统会晤。
街头巷尾弥漫节日热度,
老人们讲着古老的典故。
屈子魂在历史深处永驻,
激励后人把正义路奔赴。
江面上的龙舟蓄势待出,
鼓手激昂敲打节奏急促。
选手目光似火炬般烫酷,
待令下如蛟龙破水而出。
孩子好奇仰着天真面目,
问着端午那些神秘事物。
传承千年节日像棵大树。
根深扎枝叶将文明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