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秀英
艾草幽香户牖寻,黄封粽纪汨罗沉。
龙舟彩线追千古,一曲离骚唱到今。
七绝·怀屈原
李红博
堪怜屈子赋怀沙,楚水凄凄应有涯。
浊浪难消千古恨,汨罗江上夕照斜。
七绝·端午(二首)
何筱燕(雨.湖南)
一、端午观竞渡
菖蒲剑挂映端阳,楚水龙舟破晓光。
忽忆灵均沉壁处,鼓声如丈汨罗长。
二、粽香怀古
青箬新缠角黍浮,屈原生逝两千秋。
蒸云难锁沧波语,犹遣汀兰正气流。—————————————————————二、词曲部分
西江月·粽香万里(通韵)
王永富(秦皇岛)
角黍香飘万户,龙舟竞渡千江。
汨罗遗韵绕端阳,多少风烟回望。
艾草门楣新绿,彩丝臂上纤长。
楚辞吟断九章凉,字字清魂犹烫。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四首)
徐囯臣(辽宁)
一
屈子投江岁久长,龙舟怀念竞端阳。
千年浩气凝忠骨,一曲离骚泣国殇。
云黯黯,水茫茫,汨罗江畔忆沧浪。
至今犹有悲风在,吹落榴花带血香。
二
艾草斜门满户芳,粽香飘处忆贤良。
为民忧国披肝胆,沥血呕心著锦章。
情切切,恨长长,纵身一跃慨而慷。
滔滔江水东流去,难洗人间万古伤。
三
鼓震云天水一方,龙舟争渡浪飞扬。
离骚写尽苍生苦,赤胆昭垂日月光。
风瑟瑟,意惶惶,千年遗恨总难忘。
愿将此志传千古,不负英魂泪两行。
四
彩线缠丝袖里藏,祭思屈子过端阳。
心忧家国身先死,魂寄山河梦亦香。
思往事,叹沧桑,汨罗江上雾茫茫。
忠魂化作清风去,留得精神万代扬。
鹧鸪天·端午节祭屈原(新韵)
丁志钢
端午常思楚水寒,汩罗江上烈滔掀。
离骚睿智忠良颂,艾草祭情日月牵。
投糯粽,配香丸,千家万户臂丝缠。
龙舟竞渡怀屈子,黄酒频斟敬大贤。
鹧鸪天·端午节悼屈原
郭述福(徐州)
大义无由作楚囚,浪埋风骨史长留。
苍天抱恨空怀远,汨水含悲枉自流。
辞入典,梦回头,心倾社稷叹难求。
离骚醒世忠魂在,千古谁知屈子愁。
水调歌头·端午感怀(新韵)
薛海兵(辽宁)
澎湃汨罗水,奔涌几千年。
每逢端午齐聚,醇酒祭先贤。
敢问忧国屈子,客住龙王美室,心绪可安然。
忍看庙堂破,荆楚起硝烟。
历风雨,看胜败,换人间。
和谐盛世,华夏处处展新颜。
环宇神舟奔月,入海蛟龙潜蹑,信步水云间。
我劝君回首,即刻返家园。
渔家傲·端午感怀(通韵)
李培忠
端午节临舟竞渡,鼓声阵阵红旗舞。
纪念屈原香粽富。
新篇谱,神州热爱学诗祖。
千载离骚今续著,忠魂领会强疆土。
崛起九州须重武。
雄心树,传承薪火江山固。
定风波·端午抒怀(新韵)
李培忠
初夏神州粽叶鲜,端阳节日艾香繁。
比赛龙舟湖海靓,欢畅,继承传统祭屈原。
赤县国魂传百世,弘志,江山永固万千年。
诗祖忠贞濡染众,邦幸,新的时代梦将圆。
定风波·端午
小白河
五月榴花赛棹舟,众人划水戏鱼游。
鼓角连天龙虎吼,争斗,棕香艾叶慰风流。
屈子问天云作泪,楚志,椒兰何遇怅难休?
九离美文传世后,昂首,汨罗碧水绕神州。
卜算子·祭屈原(新韵)
王树峰
端午祭屈原,百念思国栋。
疾奋怀沙纵汨罗,忠烈千秋颂。
离骚九歌奇,天问凡尘醒。
粽奉舟飞敬故人,梦愿江山盛。
浣溪沙·端午情
赵发锁
端午临阶艾韵香,香囊巧佩意悠长。
龙舟奋桨瑞祥扬。
俚语盈梁粽泛馥,幽思寄赋念贤良。
千年遗俗世间彰。—————————————————————三、楹联部分
纪念端午节
李培忠
纪念屈原龙舸赛;挂悬艾草疫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