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连心桥”
——“局长信箱”专班工作亲历记 苏爱国
浅红色的残阳穿出薄云,洒在窗台上。这些日子多阴雨,难得如此景色,我走到窗前眺望远方,不想放过这个“写生”的机会。
此时,耳边响起一位老干在联谊会上朗诵的声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的音色很特殊,给我印象特深。可我无法从眼前的残阳斜照中捕捉到“无限好”的意象来,只感觉到一抹淡淡的惆怅,在我心里渐渐地泛起。我转身离开窗台。
突然,一个电话打破了我的思绪——是把我借调到市公安局局长信箱工作专班的事。即刻,我心里不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时而像晨雾中初绽的花蕾,充满着期待,去挑战的新使命;转而又泛起丝丝忧虑,岁月的沉淀的谨慎告诉我,局长信箱工作专班,绝非冰冷的文字窗口,它是连接政府与民心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前哨站,要求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更是年轻人的战场,我从宣传处借调过去,能信任吗这个岗位吗?但我又习惯性地立即表示服从。
从17岁参军入伍,到39岁转入警营,几十年来我习惯于以服从为天职。但细细一想,我越想越糊涂:像我这种快退休的人,一般都退居“二线”,大多不在重要岗位,如今却把我借调到局长信箱工作专班去,实在弄不明白。好吧,既然我表示服从,就不问为什么吧。2025年4月23日,在处、科领导的陪同下,我去局长信箱专班报到。专班的朱科热情地迎接我,又细致地向我介绍了专班的工作情况。尹科说的容易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高效精准地服务……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让群众习惯在信箱前倾诉,而非辗转信访之路……。接着,一负责人拿来保密协议书,要我签字。我深知,这是个保密岗位,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在这个专班,有我在宣传处的同事孙璐,我们习惯叫她璐璐。她听说我要借调过去,给我电话说:“这儿的工作量比宣传处多出好几倍。”我知道她这是提醒,更是关怀和担心。 我回答她说:“你都不拍累,我还好意思说怕累吗?”我听说,专班实行轮岗制度,人员轮换周期为每半年一次,最长不超过一年。我想,也许这种机制正是考虑到这个专班的工作负担重吧。可孙璐来这个专班一年了,却从来没叫苦叫累,难道我还能晚节不保打退堂鼓?绝不可能!璐璐热情地将我介绍给办公室的各位同事,并安排我的办公桌在她的身旁。随后,我进入工作培训环节,一周系统培训才能独立上岗。从系统升级、优化版本的概况,到现场演示系统与实地操作,到针对信件导出和热点感知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又从内网外网的数据转换,到二维码制作流程。诸如此类,听得我一头雾水,好在有璐璐帮助我,她对我的尊老心意令我感动不已。每天我来到办公室,就抓紧时间练习工作流程中的电脑操作,不懂就问璐璐,她在忙时我就问其他的同事,办公室的同事们都乐意教我这位快退休的“新手”。璐璐问我累不累,我说不觉得累,只觉得充实;璐璐又问我跟宣传处的工作比较,习惯不习惯,我跟她开玩笑说,这里比宣传处好,去食堂免得乘电梯的时间。
在困难面前,璐璐与我可以说是知音。她说自己适应了这样的工作,很热爱这种直接为民众办实事的岗位,非常有成就感。我也了解到,一些借调来这个专班工作的人员,因不适应这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干了不到几天就打了退堂鼓,他们各有原因不能适应工作嘛,有情可原。在日常工作中,专班的成员各司其职,负责对接各自的分管专区。
我除了对接六个部门外,还承担每月信箱对外宣传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此外,每周还需参与一次值班。令我难忘的是首次在节假日独自值班,我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心态,确保了丝毫未出差错。还有一次值班,同事急需调取相关信息数据,我就与他通过视频远程操作,直接在电脑上获取数据并完成报送,避免了他为往返单位而奔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处理厅局长信箱派信工作时,我深知此项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并始终保持高度专注。因为派错信件,不仅会给案管组增加工作负担,也会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对此,我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力求做到精准无误。在推动信箱诉求办理、做好信息上传下达的过程中,我每天坚持按要求对接单位,并按时上报信息,做到快处、快核、快办、快督。每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个案件的进展,我都倍感充实与自豪,并深切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在全市公安机关信访信箱和12389警务投诉总量压降工作推进会上,张锐局长说“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要求“以民声为令,用实干作答”。特别是张局长提出“信访工作本身就是核心业务”时,我内心深受触动。我曾在派出所工作多年,现在的岗位更让我深知基层民警直面群众的第一现场,每一次沟通、每一项处置,都关乎公安队伍的公信力。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业务与信访的“壁垒”,让信访工作从程序性转向实质性攻坚,杜绝“冷硬横推”的官僚作风。在信箱工作群的日常值守中,我对“以信连心”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每天我从滚动更新的60余件信访事项里,感受到群众最真实的生活温度——有的是为讨回救命钱日夜奔波,有的因案件进展焦虑难眠。
我特别关注到一位陈姓群众的来信。这位被诈骗50万元的群众在求助信中写的“每等一天,心里就多一分煎熬”,字里行间令我焦灼揪心。于是,我从接信到转办,再到跟进督办,整个过程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结果,局领导“特事特办、全力推进”的批示掷地有声;海珠分局民警雷厉风行:办案民警连夜奔赴河北保定,在银行协调,在网点蹲守,专班人员实时通报进展。
终于在5月16日得到反馈:“50万元已到账,感谢民警全力相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这些都让我这个进入局长信箱专班才三个星期的“新兵”热血沸腾。这不仅是一个案件的圆满解决,也是信访工作从“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的生动实践,更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连心桥”。
对我个人来说,则是我这个“新兵”经受了一次学习与实践的双重洗礼。我只觉得学习还刚刚起步,实践才刚刚开了个头。
但我深深知道,自己距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时不我待啊。我期盼着每天都来一次、来几次这样的洗礼。
艺术家作品欣赏

都市头条
京都书画网
顾问/盛洪义
编审/徐学胜
主编/王树芳
艺术顾问简介:
盛洪义,著名书画篆刻家、作家。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济南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出版专著数部,被济南市档案馆列入著名人物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