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安兴
滠水由北向南贯穿这黄陂全境,位于在长轩岭地段,当地人给她美丽而高雅的名字,谓之“仙河”。这条母亲河哺育了黄陂无数优秀儿女。
仙河东岸,耸立一座高峰,突兀于天地间,云封雾绕,给其朦胧的面纱。山上绿树葱茏,松风鼓浪的形胜而被列为“黄陂八景”。
山下双龙镇一座古老的村庄,诉说普通百姓的传奇故事,一个寻常女子,危机给她出秀的机会,代父从军的无奈,用孝初衷出发,改变人生命运的戎马,成就了巾帼英雄。一首《木兰辞》传唱了千年,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激励着底层,靠拼搏赢取辉煌,打破身份阶层的固化,世俗的偏见。换得后世的景仰。
“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存,山并木兰争万古”明代诗人徐承颐的诗,诠释着平民精神伟岸,风姿巍峨,对名族风骨形象的礼赞。
而木兰山的横空出世,挺拔凌霄的身世,给人一种神奇的色彩。走进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让时空回放九亿年的沧桑。那陈列的蓝片岩,火星弹,向人们讲述古扬子海的浩瀚,燕山运动的磅礴,底层的超负荷压力,呼啸着从洋壳隆起。炽热岩浆喷涌地表,叠次托举着万千造化,其自然伟力让人叹为观止。那来自底层力量,让地球上所有的大力神们觉得何其渺小。这种涌动的激流,爆发空前的活力,如鬼斧神工,造就山之千姿万态,裸露的嶙峋,让人们涉猎神奇之旅。
冷却下来的形骸,沐浴着风雨历程,吸引着日月精华,雷电鞭策,换上葱茏的华装,潺潺流涧水打破了万籁。给山带来了生机。寂寞守候着喧哗的到来,仿佛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一样,等待着取经人的释放。
又不知道过了亿万春秋,才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这位资深的祖师爷,在大别山的余脉中,似乎默默无闻。尽管历代给地命名,青狮岭;建明山,似乎总觉不尽人意。
一个铸魂工程应运而生,女扮男装从戎传说名声鹊起,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老百姓崇拜的偶像。对理想的追求成为他们时代追求的梦寐,将人名赋予山的内核,代表庞大的农民队伍,塑造集体的偶像,开始了民间的造神运动。
一座木兰庙的崛起,享受香火朝拜,又是国家情怀的信仰,乡村对儿女的熏陶。那些艰难生活的弱势群体,憧憬着公平公正的公天下,把心灵寄托在木兰神祠。柴门茅庐的草根胄裔,一样要有出彩的机会。他并不需要永久的显赫,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看到希望。
隋唐以降,木兰庙的冤愿望,招来佛道儒三家不期而至,衣山就势,建起了楼台庙宇,从此香火鼎盛。钟鸣鼓响,开创了山的人文纪元,跨入全新时代。也吸引了仕官的重视。荆楚名岳木兰山开始叫响。
唐朝大诗人杜牧题木兰庙赋诗,顿给木兰山的含金量,一时名声遐迩。明万历进士,辽东巡抚邑人张涛,上奏朝廷《题建木兰将军庙疏奏》,明间活动转向政府行为。冯梦龙等大家争相登临,赋诗寄怀。
文化图腾的木兰庙会登场,八月初一开山节如约应届,亮子会如火如荼,民心所向,社火热潮,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希冀,人孝年的吉祥为神的木兰将军庇佑着一方兴旺发达……
宋元明清的民俗木兰山,朝山列队长龙盛况空前。“木兰山的菩萨保佑应远不应近”口头禅应记着冥冥中的玄机。黄陂周边的孝感、新洲、光山、罗山,湖北附近的河南、陕西、江西、安徽、四川香客趋之若骛。仙河两岸,一步一叩的虔诚、信徒,画说平民心中的坐标。
而滠水哺育的木兰儿女,拂却皇权的烟尘,从山村走出来的黎元洪、蔡济民等,奏响了辛亥革命乐曲,迎接共和的曙色。
红色引擎在木兰诞生。普通庄户的儿子,潘忠汝,吴光浩等在木兰山玉皇阁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开始了土地革命,星火燎原华中大地的热土。木兰山的放牛伢,杜义德、陈福初等,抱着不怕死往前跟着走的九字诤言,变换人生的角色,投入到生死茫茫两不知的命途。聚集穷古的希望,重新开天辟地的伟业。谋翻身,求解放,号角响彻云霄。华丽转身,擢升为共和国开国将军。
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在她的周围,涌现出一批热血男儿,李先念、陈再道们,带领一批泥腿子,开创敌后根据地,新五师留下了动人传说,赋予木兰山不屈精神。
解放后,农业合作化运动,上演着一幕幕沸腾的活剧。农民对土地热爱,追求大同理想的幸福又一次升华。农民领袖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接语中说:黄陂有个木兰山……
经历了无数兵燹天灾人祸,没有泯灭普通人物对自己的英雄仰止,文革的狂热,化为残坦断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灭的是木兰的精灵,历代毁建,从会昌毁佛的轮回,到凤凰涅槃……
承载父老乡亲们三病三痛,治病需求,山上有中草药千种,明人方与时说木兰山灵芝术诸药番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乡土郎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源泉。而何首乌、红丹参、南沙参、天麻等更周边村民们的绿色银行卡,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与动人的传说,讲叙者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木兰山平民心中的坐标。它顽强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如同土地庙一样,是苍生的信仰。任何人为的打击摧毁都不能掩盖它的光芒,如同贮藏窖中的陈年老酒,开坛绕梁三匝。不怕岁月的尘封,经久弥香,用黄陂话说:过旧。过旧,就是假矜持对改变命运的追求,总其一生,通常是一曲悲歌,荡气回肠。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234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