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研究第四十七期微刊
《端午节日赋诗情》
主办单位
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
九洲诗词文学总社
吉林永吉星星诗社
总 编:曹艳玲
主 编:于江龙
编委会成员:姜福荣、王伟力、杜丕权、于江龙、李成库、王久洲、闫桂伟、高中鲜、董会荣、于海艳、郝淑香、李洪祥、裘 燕、孙天英、何海红、张靖华。
本期近体诗词作品组稿:张靖华
本期新诗作品组稿:裘 燕
本期书画作品组稿:孙天英
近体诗词曲作品投稿名单:
张兴军、孙天英、于海艳、王予亦、李成库、张靖华、曹艳玲、陈曙流、尚锡庆、何庆鹏、欧阳生群、李凤林、石殿阳、王素琴、吴宝石、吴兆阳、曹雁奎、黄士寿、曹 宏、张志新、清风别苑、王敦仲、赵德君、李青、姜元林、盛建新、王为民、金桂华、睿 瑞 、曹南强、晚秋幽兰、黄纪义、张丽贤、高奇民、倪传德、胡万钢、黄继江、乔大庆、李金贵、韩明举、张柏延、聂德仙、于志谦、孙 奎、刘成宏、王慕君、陈福林、丁 星、君子易凡、姜九峰、.王成华、王永君、张兴华、郭殿文、郭景刚、丁怀春、饶鹏(于武昌)。
新诗投稿名单:
姜福荣、王伟力、笔 墨、张生平、三 根、郑 锐、王为民、王培顺、朱宏娟、曹艳玲、静川。
书画摄影投稿作品:
王旭东、张松林、李凤伦、庄砚田、王为民、于 江、刘宝中、梁树林。
七律.端午遐思
作者.张兴军
仲夏端阳古韵长,千年风俗历沧桑。
汨罗浪卷忠魂烈,蒲艾香凝赤子彰。
美帝孤身关税战,国人聚力斗豺狼。
诗坛祈愿安康岁,朐海传承百世芳。
五律.端午登山
作者.孙天英
端午踏青山,诗情胜景联。
家中甜粽热,路上艾香缠。
乔岳天边远,江川万里环。
直抒灵府愿,祈佑各平安。
七律.端午寄情
作者.鱼儿
大枣含情粽溢香,汩罗浪涌又端阳。
龙舟竟渡鱼虾散,玉宇先闻鼓乐扬。
五色绒绳驱晦物,一壶烈酒寄贤良。
离骚一曲何人唱,屈子忠魂留楚乡。
七绝.颂屈原
作者.王予亦(三根)
泾浊渭清天问夜,离骚读罢泪潸然。
沧浪不尽湘累恨,犹有龙舟破暮烟。
七律.端午情
作者.李成库
艾叶悬门万户同,龙舟竞渡地天中。
粽香漫润衍长路,屈赋潜移藏罕功。
楚水犹存亡郢恨,湘山已换美辞风。
离骚字字谓星斗,照彻人间几度红。
[正宫·醉太平] 端午节
作者.曹艳玲
花开圣装。笔寄华章。拈诗举酒贺端阳。扬帆畅想。缅怀屈子轻吟唱。粽香甜美歌声亮。九州辽阔竟芬芳。辉煌盛昌。
江城子·端午节祭亡灵
作者.张靖华
汨罗江上起涛声。水花清。浪滔盈。云卷云舒、如约悼公卿。黎庶泛舟寻屈子,抛米粽,祭亡灵。
离骚天问惹朝廷。祸根萌。罢官名。抱石投江、逝水竟无情。美政夭折臣殉职,家国破,政权更。
七律.端午龙舟赛
作者.陈曙流
齐心挥桨浪花挠,搏激之间展好高。
鼓点发声斜岸出,波粼起处彩霞淘。
招扬旗焰和暄暖,掫聚人群起闹嚣。
今日英姿披霁朗,众舟纷竞纵情遨。
七绝.端午节
作者.尚锡庆
龙舟寄意汩罗渊,角粽情怀念圣贤。
千古奇冤荆楚祭,离骚绝唱九州传。
梦行云·端午爬龙船遐想
作者.何庆鹏
撼锣鼓心笔,旗如画,船有秩。人人喊岸,驭龙舟飞疾。白塘湖畔端阳水,年年争一日。
汨罗过客,乡愁今忆,闻香粽,知亮节。雄黄驱毒,俗风护家国。九歌天问遗今古,共精神着力。
沁园春.端午感怀
作者 .欧阳生群
端午民风,千古传承,棕艾味浓。看江河上下,波滔滚滚,楚荊大地,敬祭忠魂。舟翘龙头,桨击碧水,最喜群雄似彩虹。乡情如此真纯,等锣鼓声鸣勇冲锋。扬豪气,舞长锤巨鼓,誓要争雄。
七律.端午祭屈原
作者.李凤林
汨罗江水泛流潺,祭奠楚辞屈子仙。
四海文人挥泪笔,九州墨客洒虔笺。
民间盛举龙舟赛,百姓含情角黍餐。
华夏文明今赋颂,爱国之志谱新篇。
七律.屈原天问之联想
作者.石殿阳
东君旭照碧空红,天地循行问始终。
元炁无形元宇宙,本源有迹本云星。
阴阳明暗平衡场,日月黑白界限清。
遂古疑谜需探索,后人努力慰屈翁。
七律.盛世话端阳
作者.王素琴
环球动荡漫硝烟,华夏风和日丽天。
端午粽香飘巷陌,椒兰荃蕙毁河山。
屈原忠烈千秋颂,汨水英魂万代瞻。
竞赛龙舟击骇浪,诗情泉涌赞国繁。
七律.拜谒屈子祠
作者.吴石宝
江滩水漫石阶迢,翠绕山林日照高。
韵引随波瞻屈庙,诗疑循息读离骚。
问天句句悠哉怨,颂橘声声乐也淘。
鼻祖先河泛舟过,世人学海任游遨。
七绝.乙巳端午
作者.吴兆阳
时临端午挂雄黄,擂鼓龙舟箬粽香。
千载汨罗怀大夫,贼子忠臣鉴存亡。
七律·端午情祭
作者.曹雁奎(辽宁)
粽子飘香融故里,龙舟赛美漫家园。
遥思天问屈原恨,远念离骚艾草寒。
岁月无情多感慨,时光有爱几忧怜。
谁知墙角娘含泪,犹祭父亲身不还。
沁园春.迎端午赋诗情
作者.黄士寿(江苏)
蒲艾悬门,粽子盈盘,端午又逢。望千舸击水,波翻白浪;万人擂鼓,声震苍穹。屈子忠魂,离骚绝唱,激荡民歌浩气浓。凝眸处,赞山河壮丽,岁月昌隆。
闲吟雅韵情融。引思绪、飘飞云雾中。忆灵均放逐,忧怀社稷;行吟泽畔,志贯长虹。今聚骚人,共书锦句,妙笔生花意未穷。颂盛世,展词章灿烂,墨染霞红。
七绝·五月节
作者.曹宏(吉林)
铮铮铁骨楚臣名,热血三闾报国情。
但恐元身滋媚骨,端阳岁岁祭先生。
七绝.咏屈原
作者.张志新
万古楚辞诗不朽,千秋绝唱颂离骚。
汨罗江畔忠魂在,浩气长存贯九霄。
端午欲临悼屈公
作者.清风别苑
汨罗江上荡龙舟,粽香凝韵写春秋。
屈公千古遗愤梦,忠良报国恨未休。
思叹叹,泪满满,祭酒剑客断水流。
告慰英魂今非旧,盛世中华欲何求。
七律.端午节悼屈原
作者.王敦仲(安徽合肥)
端阳泪洒汨江边,一首离骚别恨天。
赤胆英雄千古唱,忠臣志士万书篇。
飘香粽子念思远,劈浪龙舟情意绵。
五月榴花红似火,讴歌爱国赞良贤。
七律·端午节赋
作者.赵德君
中华端午远流长,纪念屈原忠栋梁。
采集艾蒿楣倒挂,竹包粽子室芬香。
龙舟竞渡春江水,词作诗歌赋礼堂。
国泰民安谋福祉,和谐社会屹东方。
七律.端午节有感
作者.李青(江苏)
时逢端午鸟鸣歌,美酒雄黄蒲剑多。
彩绚榴花喷焰火,香浮艾叶漫清河。
一身傲骨怀贤士,千载芳名啸汨罗。
奋起投江成绝唱,更思圣哲泪滂沱。
七律·端午寄情
作者.姜元林
花开仲夏正端阳,艾草悬门散药香。
粽宴聚餐人气盛,龙舟竞渡鼓声狂。
离骚雅韵古今颂,屈子忠魂世代扬。
遗俗千秋融岁月,佳期共贺意悠长。
七律.闲 游
作者.盛建新
庭花纷落燕声娇,着意春风杨柳飘。
野外闲游迷雅趣,溪边逸兴见尘嚣。
天心放纵时光曲,世味参差客梦谣。
慰我诗吟山水好,许多浅醉暖情超。
临江仙.端午祭屈原
作者.王为民
又忆汨罗风浪起,诗人伫立江边。心存疑问扣青天。探朝廷法正,引历史纠偏。
骚体诗歌同日月,尽忠国事名传。神州万里五千年。古今多少事,端午祭屈原。
七律.端午祭屈原
作者.全桂华
菖蒲艾草粽飘香,竞赛龙舟鼓乐锵。
愤懑含冤昭后世,义殉悲壮赴国殇。
离骚传唱千秋颂,天问同吟万古芳。
勇士肝胆惊广宇,灵均浩气九霄扬。
七律.端午情
作者.睿瑞(吉林)
五月端阳锦粽香,门楣挂艾饮雄黄。
龙舟竞渡思荆楚,屈子蒙冤报恨亡。
美赋离骚千载诵,兰馨惠质万年芳。
民风淳厚传承远,诗礼浓情瑞气祥。
七律.端午悼屈原
作者.曹南强(广东雷州)
汩水滔滔昼夜流,谏臣涕泪恨难休。
离骚一曲怜民苦,天问九章为国忧。
赤胆忠心昭日月,豪情壮志谱春秋。
铮铮铁骨垂青史,屈子精神万古留。
七律·端午感怀
作者.晚秋幽兰(辽宁鞍山)
粽叶飘香艾草青,门悬蒲剑系铜铃。
盆中角黍包新糯,碗里雄黄兑旧庭。
鼓震江河舟竞浪,诗吟今古笔抒情。
千年节物传清韵,一片冰心向月明。
端午节悼屈原(古风)
黄纪义(南京)
端午时节蒲艾长,汨罗江畔思茫茫。
风拂碧浪波含恨,云绕青山岫带伤。
昔有屈子志轩昂,忧国忧民情满腔。
美政宏谋遭毁谤,孤忠赤胆遇昏王。
谗言肆起贤才弃,奸佞横行国运亡。
悲愤难平吟楚调,哀伤不已赋辞章。
怀沙赴水心悲壮,沉骨捐躯意慨慷。
岁岁端阳祭忠烈,千秋浩气永传扬。
纪念屈原(古风)
作者.张丽贤
时代激荡本溯源,弦歌不辍离骚篇。
泱泱文脉流华夏,九洲精粹聚圣贤。
爱国何分君主帅,一兵一卒可奋前。
湛湛青天睁慧眼,尽扫妖魔扶众仙。
端午悼屈原(古风)
作者.高奇民
端阳汨水悼灵均,千载万年祭楚魂。
求索路遙争道义,怀忧悲鸿斗风尘。
兰心抱石节操美,橘志留芳肝胆贞。
天问九章传浩气,离骚一阕泣鬼神。
七律.端午祭屈原
作者.倪传德
祭奠忠魂代代传,中华端午悼先贤。
龙舟竞渡千民奋,角粽飘香万里绵。
天问昭昭呈傲骨,离骚切切奉躯捐。
今逢盛世山川秀,国慰英灵晴朗天。
七律.端午节咏
作者.胡万钢
旭日东升照麦黄,油条粽果满堂香。
菖蒲入酒驱邪疠,艾草悬门避魍獐。
竞赛龙舟惊楚蜀。争鸣渔鼓叹潇湘。
汩罗江水千年淌,天问离骚万古扬。
临江仙引•端午思屈子
作者.黄继江
糯米,黍粽,蒲水浴,艾香流。千年独念乡愁。驻汨罗江畔,望忠骨仙游。灵均宛在,橘颂泣吟,功过载汀州。 天问长鸣惊日月,雄黄酒敬盟鸥。叹岁华飞逝,对垂柳伤秋。怀沙古柏影只,楚骚故里心留。
七绝. 迎端午赋诗情
作者.乔大庆(安徽)
竞渡龙舟思屈原,端阳艾叶挂门前。
汨罗江畔投身去,棕子飘香又别天。
七律.端午有感
作者.李金贵
翠影连绵夏日摇。忠魂祭奠汨江桥。
龙舟竞技传承远,矢力矜持赛事骄。
粽角飘香端午慰,艾蒿驱怨悦贤聊。
太平盛世民安定,锦绣神州傲宇霄。
五律.端午吟屈子
作者.韩明举(吉林)
屈子空怀恨,悲风逐圣臣。
云天生黑夜,湘水乱红尘。
泪滴窝心酒,诗吟楚国魂。
又逢端午至,击鼓唤灵均。
端午•追屈原魂(古风)
作者.张柏延
华夏五月景致娇,汨罗江水浪滔滔。
端午节日同庆贺,艾草彩线带荷包。
天问楚辞名天下,屈子威名一英豪。
龙舟香棕永怀念,万古流芳咏《离骚》
七绝.端午节有感
作者.聂德仙(湖北)
角粽纷纷投大江,龙舟竞发水花扬。
杜鹃啼血千年泪,未忍汨罗吞栋梁。
渔家傲.迎端午
作者.于志谦
梅雨萧萧临渚浦,汩罗江上龙舟渡。屈子当年曾咏赋,迎端午。菖蒲角粽香千户。
独醒独清心最苦,离骚一卷襟怀吐。眺望潇湘躬祭处,瞠泪目,忠魂永绕神州路!
端午节感赋(古风)
作 者.孙 奎
五月贺端阳,粽子甜又香。
美味茶叶蛋,艾草挂门旁。
巡天鼓乐响,泊罗碧水长。
天问楚辞咏,离骚和九章。
沁园春·五月情
作者.刘成宏(字思亨)
绿叶垂阴,榴火燃枝,风竹语长。恍云裁霓羽,仙娥舒袖,霞披金缕,洛浦浮光。叠嶂凝青,平湖蘸碧,水墨天成入画廊。凭栏处,叹化工妙笔,点染苍茫。
人间五月腾骧。正种玉栽珠汗透裳。有樱桃献瑞,勤蜂酿韵,草莓盈艳,浪蝶寻芳。快手销金,抖音传讯,布谷催耕麦满仓。心沉醉,看山河织锦,盛世繁昌。
江城子. 端午悼屈原
作者.王慕君(山东)
世人垂泪悼屈翁。水无情。粽生情。竞渡龙舟、挥棹祭英灵。良善忠贞心镜耀,驱晦夜,启明星。
离骚开启楚辞风。奖农耕,举贤能。日月增光、天地感其行。无畏无私真境界,千古敬,志当承。
七绝.端午节
作者.陈福林(沈阳)
艾草悬门敬自生,雄黄洒户寄幽情。
龙舟竞渡追忠魄,万古留芳胜帝名。
七绝.粽香吟怀
作者.易子
半日匆忙半日闲,塘荷对月秀容颜。
龙舟击鼓巡天响,碱粽粘糖好作餐。
七绝.端 午
作者.丁星
每逢端午祭屈原,檐下艾草粽子鲜。
忠魂报国献身躯,轻舟驰离汨江边。
端午节(古风)
作者.姜九峰
门庭挂艾草,九洲粽飘香。
把酒祭先贤,离骚古流芳。
端午情
作者.王成华(吉林)
端午粽飘香,吟诗唱九章。
汨罗江水碧,艾草挂门旁。
解佩令.悼屈原
作者.君子易凡
汩江泡啸,千家凭弔。祭屈原,苍天星耀。艾掛身边,粽子抛、大夫皆好。看天堂、府门鹊报。
娘包糯稻,心藏红枣。蛋红皮、馋猫来了。眼泪成河,老酒斟、古筝弹调。奏离骚,暮昏烛照。
七律 端午前闲游有思
张华兴(山西)
寻诗空里醉流霞,四季多情作画家。
五月轻风怜晚照,一泓碧水接天涯。
平生常按删除键,盛世闲吟蝶恋花。
人约芬芳谁不老,悠悠宦海半杯茶。
七律.端午节缅怀屈原
作者.郭景刚
节令端阳五月天,香囊蒿艾挂门前。
龙舟竞渡千层浪,屈子遭谗万古冤。
诤谏为民谁救楚? 汨罗陨命水招幡。
忠魂一去江河渺,旷古离骚留世间。
七律. 端午祭屈原
作者.丁怀春(江苏)
碧艾菖蒲百草香,家家户户过端阳。
怀王失楚山河碎,屈子投江万世芳。
天问尚能追日月,离骚漫道探穹苍。
摇旗击鼓壮心溢,竞渡飞舟斗志昂。
端午之缅怀
作者.饶鹏(于武昌)
端午包粽香,祭投汩罗江。
粒粒含怀念,爱国屈子殇。
大江流潮涌,悲情寄感伤。
桅子花开美,黄雄万里香。
插艾荷包带,屈子永留芳!
现代诗
特殊的情感
作者.姜福荣
自从有了外孙女之后
我便对端午节
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八年前端午这一天
在产房全家人用目光焦急的
剥开熏香的角黍
一声啼叫激活了
沉寂已久的日子
于是我们就把纪念屈原
和外孙女吃生日蛋糕放在了同一天
有学识的朋友把孩子
的乳名起成了“端端”
邻居和幼儿园小朋友
视乎都忘记了她的大名
见面就把端端不停的挂在嘴上
为了让她知道屈原
刚懂事,我就把
屈原的故事讲给她听
让她一遍遍背诵《离骚》《天问》
在她的躯体里注入
刚正不阿的血浆
补入强筋健体的傲骨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
会带她去江边
用江水洗去凡尘
踩一把艾蒿挂到门上
祈福纳祥旺运未来
我的端午情怀
作者.王伟力
一把艾草
一把情思
寄上那份国殇于满怀
端午民俗连着中华文脉
上下五千年
泱泱不息的农耕火种
我的龙族骨韵
我的太阳神鸟
春节的那串鼓点
清明的和煦之风
端午那份吉祥和安康
汨罗江水的碧浪
粽子的芳香
天问楚辞离骚
还有那难以忘怀的九章
古往今来 总是令人回想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千古流芳
端午,时光里的眷恋
作者.笔墨
在岁月长河的流转中
又是一年粽香弥漫的端午
青青粽叶 裹住悠悠的岁月
每粒糯米 都是时光的凝注
那丝丝缕缕的清香
唤醒沉睡心底的古老情怀
五彩丝线 缠绕着美好祈愿
香囊轻佩 似将吉祥留住
艾蒿高挂 于门楣间守望
守护这一方安宁的乐土
遥想屈子 那坚毅不屈的身影
在历史的迷雾中愈发清晰
他的《离骚》
他的《天问》
是对家国炽热的深情
龙舟竞渡 水花飞溅似雪
呐喊声中 凝聚民族的力量
那飞驰的龙舟 竞渡的健儿
追逐着心中不灭的梦想
端午 你是时光深处的眷恋
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传承
在这古老节日的怀抱里
我们找寻心灵深处的安宁
水问 水念
作者.郑锐
汨罗江缓缓地流 静静地淌
可念屈子半生流离 一世忧伤
千年前的《离骚》
创诗之先河
其美 其悲 其壮……
如江河奔流
浩浩荡荡
你可知道 汨罗江
遥远的《天问》
问天 问地 问乾坤
怀王不齿 天道无门
哪里可纳忠魂
只有清澈的汨罗江水
接纳了这诗源之身
江里的生灵啊
你可知道
屈子带去了《九章》
叹息 彷徨 绝望
千般苦心 百转愁肠……
肉身已百孔千疮
吃下粽子
陪他游历
洗尽沧桑
如果不够
就等龙舟过境
再补给你口粮
汨罗江
缓缓地流 静静地淌
吟着屈子的诗行
奔向远方……
端午节
作者.张生平
二千年前的激情
依然从波涛嘴里喊出来
载着《离骚》的悲愤泣歌
还在汨罗江水里荡漾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为民请命 却怀石一跳
跳出了一个端午
跳出一个万民敬仰的日子
龙舟和号子煮沸江水
糯香和艾叶包裹心愿
“天问”“九歌”釈然国之殇
正义灵魂振撼华厦民族心
我用诗词的意向和平仄
与您有场爱国情怀的对白
借着粽香 龙舟 雄黄酒
悼念您“九死不悔”的诗魂
伟大的诗人啊
今天是您的节日
江水乌咽 世界明亮
年年思念
颂屈原
作者.三根
楚江千载咽寒潮
犹带先生赋笔豪
忍看椒兰萧艾盛
端阳泪雨满潇湘
汨水沉星万古悲
香蘅凋尽楚云低
龙舟竞发沧波裂
欲借雷光破暝迷
江流不浣血痕深
一卷离骚剑魄沉
长夜孤光悬日月
漫漫天路独行吟
九死精魂绕故州
每从蒲月荐芳馐
今看赤县重华现
应有新辞耀斗牛
游武汉东湖随想
作者.王为民
我有个梦想
总想插上翅膀
穿越历史长河
去追逐诗祖前行的方向
今来到江潭泽畔
忽然听到涛声中
有吟诵的声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走到行吟阁处
见立于湖边左徒塑像
又闻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情境激起我万般感伤
击浊倡廉清洁爱国为民是屈原的政治理想
他却一生不得志
终于汨罗江
但他的情怀理想
和着骚体诗歌的万丈光芒
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万古流芳
艾草赋
作者.王培顺
它就长在人们的心里
而且日益葱郁、葳蕤
我们相信它生长的意义!
已经有上千年了吧
古老的晨曦,一直
凸露出惊羡的目光一一
年复一年。天未明
母亲便坚定地唤儿:上山采艾草啦!
虔诚声震落草叶上滚动的星光
日之杲。我们举着一束束艾草之旗
从山坡上,从山脚下
奔涌向长街那绿色的河流……
当家家门楣上的艾草
迎风猎猎,清香杳邈
母亲鼓荡的灶火,更旺了
祭屈原
作者.朱宏娟
五月初五
汨罗江水依旧翻滚
流淌的记忆
却伴有离骚的忠魂
楚臣的遗骨终究会枯朽
但 他的精神如确神鱼香草始终永存
江上龙舟大赛罗鼓喧天
人们夺标胜辕门
诗人虽死精神永在
当诵读屈子的名篇巨作
将激励我们
阔步前进
情寄端午节
作者.曹艳玲
又是一年艾草青
又是一年粽子香
又是一年荷包带
挂上五彩绳
吃个香甜粽
幸福吉祥永安康
竞渡龙舟鼓乐响
大街小巷人潮涌
一年一端午
紫气绕东方
汨罗江水翻波浪
人们畅饮黄雄酒
作赋拈香庆端阳
每到端午节
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您的求索精神是那么高尚
您的作品
表达的是热血满腔
惊天地 泣鬼神盖世无双
你的楚辞 天问
离骚 九章
让万众瞩目
千古流芳
永世不忘
世代传唱
乡下的端午谣
作者.静川
当泥巴亲昵地黏住车轴,
我们缓缓驶向二妹的果园。
坡上梨树似精巧的筛子,
筛下一地碎银般的光影,
清凉宛如灵动的精灵,
在衣褶的隐秘处欢快流转。
炊烟,似轻柔的梦,
袅袅娜娜地爬上瓦檐。
灶膛里柴火噼啪欢歌,
与枝头的蝉鸣热情应和。
媳妇手中盐粒轻洒,
恰似点染满天星辰,
蒜瓣在老弟掌心悄然绽开,
宛如春天里初放的花瓣。
瞧,腊肉在锅中翻炒,
撩起青椒的碧浪;
煎蛋悠悠漾起,
金色的湖泊泛着诱人光泽。
二妹笑意盈盈,
解开粽叶那缕翠绿的绳结——
糯米宛如身着绿罗裙的佳人,
在盘中尽显婀娜。
我不禁陷入幻想:
女儿指尖绕着五彩棉线,
那是童年纯真的梦幻。
母亲眼角,
漾开回忆的丝丝波纹,
恰似岁月温柔的吻痕。
何必执着于千年前的汨罗波浪,
这里的乡下人或许不识屈子模样。
此刻,人间烟火鼎沸,
处处洋溢着融融暖意。
艾草斜倚着斑驳木门,
梨影在瓷盘间悠悠晃荡。
所有亲人的笑容,
都轻轻浮在粗瓷碗里,
那么圆,恰似天边满月,
那么慢,宛如时光停驻。
书画作品
王旭东作品
张松林作品
李凤伦作品
庄砚田作品
王为民作品
于江作品
刘宝中作品
梁树林作品
责任编辑: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