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端午节专刊
祭屈翁
◎许峰
——辛丑端午节广东惠州一早天落蒙蒙细雨,有此一吟:
深穹哀丝落苍茫,
似是天公祭汨江。
只待红日破云出,
屈翁欣慰看朝阳。
——辛丑端午节于惠州
【诗说】此诗借由纪念屈翁,体现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比敬仰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热烈推崇。同是生于楚地,但时隔两千多年,屈原那个“深穹哀丝落苍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作者处在“红日破云出”的年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登陆火星“上下求索”的天问一号,足以告慰屈翁。(方寸)
端午颂屈原
白勇(北京)
端阳节到汨罗旁,魂牵屈原百感伤。
艾草青葱香满袖,龙舟竞渡浪飞扬。
离骚一句传千古,天问三声震四方。
楚国虽亡人未忘,英名永载史书长。
七律·端午幽思
(通韵)
文/德音如江
豆蔻欢节施淡妆,艾符新换粽飘香。
已脱戎甲息鼙鼓,仍向荧屏数界桩。
棹动寒光公海近,星传谍影帝国狂。
龙舟竞技思屈子,静好何曾忘剑霜。
悼屈原
文/张善廷
微风轻掠汨罗江,
细雨逐波寄感伤。
屈子疾呼心抱恨,
后人敬仰史流芳。
离骚尽诉忧国志,
天问冥思救世方。
斗转星移时代变,
千帆竞渡慰忠良。
2025.05.31
七律 端午
邓新生
雨后舒开栀子花,
洁如白玉美无瑕。
山衔落日藏名木,
水拍晴莎孕细芽。
香艾茵茵迷客醉,
蜜桃嫩嫩坠枝斜。
汩罗江畔忠魂祭,
一曲《离骚》唱万家。
七言排律·乙巳端午节
邹观海
乙巳殷殷端午临,薰风拂处韵流金。
街头艾草清香漫,檐下朱符瑞气侵。
粽子包来情切切,绳丝系就意深深。
龙舟竞渡惊波起,鼙鼓争鸣壮思吟。
遥念灵均忠胆赤,长怀屈子义肝沉。
离骚一卷千秋叹,天问诸章百代钦。
蒲酒盈杯酬古圣,榴花照眼畅高心。
今逢此节升平乐,共盼山河岁月歆 。
沁园春·端午抒怀
文/丛延春(辽宁)
佳节端阳,酒弥灵境,凭吊屈原。
怅菖蒲灯草。源流远境,香绳角粽。涵裹尘间。
虎艾垂檐,龙舟竞渡,祭祖吟诗仰圣贤。
申人怨,为良臣树德,昏宦哀叹。
大夫抱恨沉冤。
酬君命,一腔热血捐。
展孤忠鹄志,黎氓近想,巅峰绝笔,社稷遥怜。
《渔父》《离骚》,《九章》《天问》,半世修明济世艰。
后昆悟,把楚辞复读,橘颂重看。
端午颂
沈志昂
端午杏儿黄,门楣艾芬芳。
池塘苇叶绿,灶上粽子香。
月下读离骚,常忆汨罗江。
天问谁招魂?卜居有九章。
天狼当张弩,几人忧国殇?
夕宿几日兮,晚露又辰阳。
不识英雄志,当悔楚怀王。
橘歌泣楚秦,回首看沧浪。
長相思 祀端阳
高功
艾叶香,粽叶香,
思念难离汨罗江。
清魂祝国强。
内防狼,外防狼,
驱尽邪瘟立吉祥。
东方红太阳。
2025、5、30
颂端午节
文/陈晓辉
神州典范端阳节,祭祀图腾颂屈原。
天问九歌书绝世,秋怀三户唱倾垣。
菖蒲粽子龙舟赛,薜荔莲花凤辇轩。
美酒雄黄江岸奠,离骚战国洗沉冤。
西江月 端阳感怀
朱文光
天问精神吟颂,
离骚风韵悠扬。
忠魂犹在汨罗江,
屈子千年敬仰。
艾草菖莆黄酒,
粽情华夏飘香。
龙舟竞渡又端阳,
尽为佳节欢畅。
怀念屈原
文/冯长玲(新会)
富国兴军立世强,
离骚奋力挺安邦。
谁知腐政图安逸,
天问无音自溺湘。
民众缅怀诗祖德,
龙舟竞渡尚贤良。
千年风俗随心愿,
团结之风共发扬。
端午感赋
洪新爱
端午炎炎艾草香,
龙舟竞赛水悠长。
家家包粽祈祯吉,
户户悬蒲避祸殃。
屈子忠魂千古在,
离骚丽句万年扬。
中华习俗承传久,
佳节浓情沁八方。
2025 05 28
乙巳端午节
文/刘文波
乙巳端阳糯粽香,踏青览景眺峰苍。
门悬艾草驱魔怪,户吊灵均诵祭章。
米酒推杯诗友醉,龙舟竞渡楚歌扬。
千乡富裕人丁旺,百业兴隆盛世昌。
七律. 粽子
梁文君
午月临来备节忙,浓情古俗过端阳。
凝神裹角丝绳净,叠叶缠包米粽香。
色味温柔皆所适,甜咸软糯总相当。
人生醒醉凭天问,熟习离骚念九章。
端午节试笔(外一首)
金夜(兰州)
新绿满山头,端阳乐唱酬。
高风彰气质,佳作展宏猷。
米粽汩罗祭,龙舟史册留。
弘扬仁士志,椽笔写春秋。
端午节偶成
楚辞散墨香,古曲映骄阳。
香粽轩辕系,汩罗众共殇。
《龙船行》(外一首)
杨洋洋
龙船覆水樽粽,
争正不忘屈原;
乘风正植气盛,
端立而行清风。
《端午怀古》
龙船覆水投粽,
争流不忘屈原。
乘风正植气盛,
端立而行风清。
千年浩气犹存,
百代高风永传。
岁岁端阳此日,
心随碧水绵绵。
端午粽香
——有感长江学校麦永平同学送粽谢师恩
云中客
长江水暖粽香浮,学子情长寄寸眸。
箬叶包来三夏意,糯珠凝就九秋酬。
曾随讲席耕文垄,今捧芳甜报师楼。
最是青衿知反哺,诗心一片映江流。
注:诗中“三夏意”既指端午时节,亦喻求学时光;“九秋酬”双关秋收之景与师恩回报。颈联“耕文垄”化用农耕喻治学,尾联“青衿”代指学子,以“诗心映江”收束,既扣长江学校之名,亦赞师生情谊如江水绵长。
华胥引 ●屈原祭日(第四部-周邦彦体)
田贺
菖蒲沾露,角黍浮香,汨罗咽楚。独抱忠魂,沧凉濯尽尘世苦。痛斥奸侫营私,俗众昏愚悟。天问离骚,笔锋如剑鸣怒。
遥想他年,抱冰壶,誓除贪腐。国殇哀唱,山河昏风卷雾。今祭千秋诗祖,仰赤心贞固。愿继先风,再书肝胆情付。
2025.05.28
余桂银
雨涨河田满,
端阳角粽牵。
门悬新叶剑,
舟破旧江天。
诤谏求民利,
忠魂傲骨冤。
离骚流碧血,
天问慰良贤。
2025.5.28
七绝,纪念屈原
文/梁志华
(广东新会)
怀石屈原投汨罗,
寻他悲众棹穿梭。
只因爱国情深种,
赢得后人长颂歌。
2025.5.22
龙舟竞渡
冯永洪(广东)
端阳梦寐赛龙舟,
故国离骚喜唱酬。
鼓角狂鸣惊日月,
旌旗醉舞耀春秋。
七绝·端阳节(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汨罗江水咽悲风,千载龙舟祭效忠。
一曲离骚今古绝,菖蒲艾叶罩长空。
七绝·端午节(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榴花似火麦梢黄,斟酒菖蒲米粽香。
谁解千年悲愤意,划舟竞技庆端阳。
七绝·香囊(孤雁格)
薛有毅(山西榆次)
缕彩缠丝绣虎君,香囊身佩避邪瘟。
孩童嘻笑离骚唱,巧手阿娘祭屈魂。
七绝·龙舟
薛有毅(山西榆次)
擂鼓欢声响汨江,龙舟竞发世无双。
非遗犹记谁之恨,天问惟忠震楚邦。
藏头诗:多彩民俗迎端午
文/王俊杰(天津)
[多]粽飘香暖素怀,
[彩]丝缠绕驱邪灾,
[民]敲锣鼓龙舟竞,
[俗]挂菖蒲盈门开,
[迎]得祥和融故里,
[端]来美酒敬贤才,
[午]阳普照祥瑞来。
七绝《乙巳端午寄怀抒百感》十二首(第四组)
文/辉叔(广东_许日辉)
(一)
端阳节至楚辞吟,
粽艾抛河汨水深。
号鼓声声舟破浪,
犹听滚滚大江音。
(二)
浊水江河鼓急催,
争流百舸似龙来。
挥旗号角声威震,
疑是灵均踏浪回。
(三)
屈子忧民谏楚王,
丹心赤胆断肝肠。
忠臣报国无门去,
怒向罗河浊水茫。
(四)
端阳节至粽香飘,
古韵诗悲赋九霄。
屈子英灵犹尚在,
汨罗遗恨未曾消。
(五)
节寄端阳挂艾蒲,
悲伤热血楚魂孤。
屈公哀郢山河敬,
谁借雄黄酒一壶?
(六)
彩绳缠粽忆童心,
碧艾香斜掩巷深。
直谏怀王天问去,
为何悲恨汨罗沉?
(七)
一曲离骚酒一杯,
端阳梦断楚云开。
悲风把盏凭天问,
月映江心照魄回。
(八)
杜宇啼悲梦断魂,
汨罗江水洗臣冤。
楚兰潇竹皆含泪,
自古端聊悼屈原。
(九)
击鼓龙舟逐浪高,
谁人又在唱离骚?
菖蒲似剑除邪秽,
艾酒盈杯祭楚豪。
(十)
荆江楚水悼英魂,
粽艾含情祭屈原。
天问九章吟万古,
忠良浩气荡乾坤
(十一)
肉粽堆盘五味侵,
雄黄兑酒寄兰襟。
汨罗遗韵杯中漾,
泪忍悲风醉未斟。
(十二)
魂归汨水
英魂不散大江流,
爱国忠良万古秋。
爆竹声喧锣鼓震,
龙船赛出是乡愁。
作于2025.05.30.乙巳年五月初四日端午时节
现代诗歌欣赏
屈原祭
文/邹中海
水花映照楚辞
沧浪立着渔父
我想起贾岛三拜杜甫的故事
以我的《九章》
祭拜您的《九章》
短促的身影一笔带过
每年的水页藏着《离骚》
华夏龙舟为您而划
我见您的《天问》化作国语
民族气节途经楚汉河流
在世界海洋中侃侃而谈
一一写于2025年5月22日
注:“以我的《九章》”即我的成名作《粮仓九章》
诗人节,您好
万龙生
诗人有这样一个节日真好
在扬子江聚会盛夏起个早
用春花秋月书写精神世界
用格律新体连接诗经离骚
诗人有这样一个节日真好
携手与时俱进同时间赛跑
让夕阳的余辉点缀枫树林
让文字的风采更纯洁美妙
诗人有这样一个节日真好
灵魂自由登峰一览众山小
有歌哭有乡愁还应有梦想
待梦圆之时一个都不能少
您好啊诗人节诗人节您好
江水啊日夜流痴情永难了
重庆合川.白水
2025年5月24日慎独斋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