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现场)
5月29日上午,大连医科大学孙家沟老干部活动室二楼多功能厅,一场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委员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和招商银行大连甘井子支行协办的“创龄反诈:金盾润晚霞 反诈防骗享晚年”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近50位老同志现场聆听了由招商银行大连甘井子支行运营主管单闪女士所做的科普宣讲。
(单闪女士在宣讲)
单闪女士在银行一线工作多年,凭借丰富反诈工作经验,多次敏锐识别可疑交易,高效联动反诈中心成功拦截多起电信诈骗行为,切实帮助客户守护了资金安全。她结合真实案例的宣讲很受欢迎,很接地气,很实用。下面是她讲的三个真实案例:
1、周大爷神色匆匆地来到柜台,要求向一家典当行汇出五万元,说是缴纳 “古董” 竞拍的保证金。在办理业务时,经办员留意到收款方是典当行,这与常规的竞拍保证金汇款对象存在明显差异,立刻提高了警惕。并以核对信息为由,开始与周大爷交流,试图了解这笔汇款背后的真实情况。交谈中,周大爷兴奋地描述着他接到 “国际古董拍卖行” 电话,对方承诺他的祖传瓷器能拍出高价,只要缴纳保证金就能参与竞拍。但在他提供的所谓拍卖合同里,不仅信息模糊,还存在诸多疑点。我们意识到老人很可能遭遇诈骗后,第一时间与主管沟通情况,启动防诈骗流程。凭借丰富的经验,我们一边安抚周大爷的情绪,一边联系其家属。最终确认周大爷根本没有所谓的祖传瓷器,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在银行和家人的共同劝说下,周大爷才意识到被骗,险些损失了数万元资金。
2、某日,李奶奶神色慌张的走到窗口,着急地说要给医院汇款,说她孙子打电话说好友出车祸,急需手术费。当时老人情绪特别激动,手还一直发抖,这让经办员立刻提高了警惕。按照我们日常培训的反诈要点,开始详细询问李奶奶汇款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发现了诸多可疑之处。当我们提出和她孙子视频确认时,李奶奶表示孙子说医院信号不好不让联系,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察觉到异常后柜员第一时间告知大堂经理对李奶奶进行安抚,我们随即启动反诈应急预案。通过电话联系老人儿子、通过微信联系老人孙子等方法,最终确认这是一场利用 AI 技术模仿声音实施的诈骗,当时李奶奶的孙子正在国外,根本不可能打电话提出汇款要求。经过耐心解释和安抚,李奶奶终于明白自己差点被骗,对我们的及时帮助表示感谢。我们随后向她普及了更多防诈骗知识,提醒她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沟通确认,避免上当受骗。电信诈骗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话号码,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谎称其犯罪被抓、生病或车祸住院、甚至遭绑架等,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
3、客户李阿姨在刷抖音时,看到一条 “免费领 50 万保额保险” 的广告,还标注着 “官方认证”。在 “手慢无” 的倒计时刺激下,李阿姨没经住诱惑,点击了链接。进入页面后,对方以领取保险为由,诱导她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索要短信验证码。李阿姨虽有疑虑,但最终还是照做了。结果刚输入验证码,手机就失控了,不断弹出支付界面。短短三分钟,李阿姨就收到十几条小额扣款短信,等她慌之际,儿子刚好回家,及时拨打客服电话将银行卡进行了挂失止付处理,卡里的八千多元养老金已被转出。事后,李阿姨手机里的广告链接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次日,李阿姨到银行柜台打印交易流水后去派出所报了案,阿姨在柜台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我这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委“创龄人才工程”工程部负责人扈明涛讲话)
单闪女士还就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详细解读了11种方法和10条守则。如:
1、克服“贪利”思想,谨防上当;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3、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 4、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具; 5、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6、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一律挂掉;7、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8、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9、陌生短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挂掉;10、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11、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挂掉。
(招商银行大连甘井子支行行长孙凯薇女士讲话)
还如,防电信诈骗10条守则:
1.手机短信内的链接都别点。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不少用户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建议用户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2.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全是骗子。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得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3、凡是无显示号码来电的全是骗子。目前,除极少数军政方面人士还拥有“无显示号码”电话之外,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没有“无显示号码”的电话,所以今后再见到“无显示号码”来电,直接挂断就好。4、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5、不信“接的”,相信“打的”。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相关电话(切勿使用回拨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6、钱财只进不出,“做貔貅”。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7、陌生证据莫轻信。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有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8、钓鱼网站要提防。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9、新鲜事要注意。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房产退税、热播电视节目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如果不明电话中提及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也切莫轻易当真。10、一旦难分假和真,拨打110最放心。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虽然麻烦了警察,但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
单闪女十最后还讲了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的两项应急措施:1、第一时间自救,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渠道对银行卡进行挂失,阻断嫌疑人取款,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2、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单闪女士在宣讲临结束时语重心长地提醒老同志:“诈骗者虽巧舌如簧,诱骗手段更是日新月异,但终归于一个核心目的——索财。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切勿轻信来自不明来源的电话与短信,务必谨慎防范,以免泄露宝贵的个人及银行卡信息。一旦心存疑虑,应立即联络公安机关报警,或向亲友、智者乃至权威媒体求证核实,以辨真伪。真诚希望各位老人家能够时刻保持警醒,保住我们的‘钱袋子’,让晚年生活更加安宁无忧。”
宣讲结束后,老同志仍不愿意离开,有的还在咨询。
2025年5月30日早
作者:卢祥云,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数百篇涉老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