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乡愁如缕
郑世兴
端午又至,艾叶的芬芳在街巷间悠悠飘散,粽子的清甜也仿佛在空气中丝丝弥漫。这熟悉的味道,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通往故乡的门,让我对娘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我的故乡章丘明水,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百脉泉群涌出的清泉汇成了闻名遐迩的绣江河,河水悠悠流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绣江河西岸在“元宝窝”拐弯处有一片我大舅家的芦苇地,这可是我儿时的乐园。“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地无华野趣浓。”青翠的苇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每次我随表哥去采摘苇叶,见鸟儿飞进飞出,风吹苇叶沙沙作响,风声,水声,鸟鸣声,多美妙的旋律!它们好像在诉说着这片神奇土地诸多美丽的故事。

我家有棵老枣树,枝繁叶茂,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像一盏盏小灯笼,煞是可爱。娘每年都会选一些优质的枣留着端午包粽子时用。再加上我们明水特有的香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米香。这些天然的绿色食材,在娘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美味可口的粽子。

娘包粽子时,总是那么专注而娴熟。她先将苇叶蒸透、洗净,折成漏斗状,然后填入香米和大枣,再用细绳紧紧地扎好。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流畅自然,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在娘的巧手下,一个个棱角分明、饱满紧实的粽子便诞生了。
煮粽子的时候,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粽香。那香味,混合着苇叶的清香、香米的醇香和大枣的甜香,让人垂涎欲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守在锅边,眼巴巴地望着那翻滚的热水,期待着粽子快点煮好。

当娘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热气腾腾的粽子呈现在眼前,娘顾不上烫手,总是先拿一个给我,剥开苇叶,咬上一口,那软糯的香米,香甜的大枣,在口中交织出一种独特的味道,让我陶醉其中。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如今,娘已经离开了我们30多年,可那粽子的味道,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每到端午,我都会想起她老人家包粽子的身影,想起她那慈祥的笑容。那浓浓的乡愁如同一条线,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挥之不去。这端午的粽香,是我这个八旬之人,对娘的无尽的思念,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乡愁。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