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诗评
寒石中的幽思与执念:一场灵魂的孤独漫游
雪非的《寒石》宛如一幅水墨长卷,以冷冽笔触勾勒出孤独、思念与时光沉淀下的幽微心绪,通过意象的堆叠与意境的营造,将读者引入一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精神漫游。
一、意象的冷峻与情感的炽热交。
诗歌开篇“一池寒水,缠绕着孤石/一道寒光,啃噬着夜色”,“寒水”“孤石”“寒光”“夜色”等意象,瞬间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幽冷的基调。“啃噬”一词将无形的寒光赋予动态与力量,仿佛孤独正一点点侵蚀着黑夜,也暗喻着诗人内心被愁绪啃食的痛苦。
“裂痕里的棱角,铸一把利剑/瓶子里的背影,踩一路伤痛”,“裂痕”“棱角”本是寒石的外在特征,却化作“利剑”,暗示着内心的锋芒与伤痛;“瓶子里的背影”则以超现实的意象,将思念与孤独具象化,背影被困于瓶中,如同情感被禁锢,每一步都踩在伤痛之上,独特的表达极具张力。
二、时空交错下的情感迸发
诗中时空不断切换,“瞳孔起雾潮,大漠舞西风/弦断撕暗夜,月光裂倒影”,从眼前的寒石之景,跳跃至大漠、暗夜等广阔时空,“瞳孔起雾潮”以细腻的生理感受传递情感的汹涌,“弦断”“月光裂”等意象将内心的悲怆与无奈推向高潮,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份情感震颤。
“往事决堤云雨乱,浪波漫过神仙宫”,过去与现在的界限被打破,回忆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将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思念的不可抑制与物是人非的怅惘。
三、古典与现代融合的诗意表达
诗歌巧妙融入古典元素,“曾植蒹葭诗经里”化用《诗经》意象,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直接引用李白诗句,借古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愁,古今情感在此交汇,增添了诗歌的历史纵深感。
同时,又不乏现代诗歌的独特表达,如“山水敲诗韵,深涧作流萤”,将山水、深涧等自然元素赋予灵动的诗意,“敲”“作”等动词的使用,让静态的景物充满动态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诗意的独特感悟。
四、未竟之思与永恒的怅惘
“此谜无人解,此意不可懂/山盟虽在石作证”,以设问与感叹的语气,道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寒石作为“山盟”的见证者,却无法诉说心中的秘密,这种矛盾更增添了情感的厚重感。
结尾“醒来唯余月光寒,花影摇窗泣晚风/又念明月夜,牵手游花径/又念故乡水,流淌故乡情”,回归现实,月光的寒冷、花影的摇曳,与回忆中美好的场景形成反差,两个“又念”直抒胸臆,将对故乡、对往昔的思念之情推向顶点,余韵悠长,让读者沉浸在这份绵长的怅惘之中久久不能释怀。
《寒石》通过丰富的意象、独特的时空架构、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将孤独、思念等复杂情感编织成一首动人的诗篇,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 ,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感染力的佳作。
附:
寒石
文/雪非(河南)
一池寒水,缠绕着孤石
一道寒光,啃噬着夜色
裂痕里的棱角,铸一把利剑
瓶子里的背影,踩一路伤痛
瞳孔起雾潮,大漠舞西风
弦断撕暗夜,月光裂倒影
茶烟悬垂飘云翳
茶水舞动起旋风
往事决堤云雨乱,浪波漫过逍遥宫
暮色苍茫远山尽,一曲别离花心惊
此谜无人解,此意不可懂
山盟虽在石作证
山花未开睡未醒
花茎绾结生藤蔓
月光缠花乱藤影
蝶翼恋花心,星子闹天穹
山水敲诗韵,深涧作流萤
一把桃花扇,是你醉的桃花源记
一曲梅花谱,是你赠的半阙残梦
曾植蒹葭《诗经》里
又逢霜雪覆远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醒来唯余月光寒,花影摇窗泣晚风
又念明月夜,牵手游花径
又念故乡水,流淌故园情
2025-05-29于观雪山房

作者简介:欧阳新献,作家、诗人、书法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登封市作协副主席。《鹤鸣文学》执行主编,《北方诗歌》《拉塔湖文学》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