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太白金星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念奴娇·遣怀
社稷为谁夺?五千年东征西剿,无非生活。更迭新朝均田地,难免权钱再结。重分配、依然分裂。空耗初心如皓月,又谁知、明月还圆缺。流不尽,苍黎血。
民为贵孟轲曾曰。怎消除、阶层固化,无人持节。惟泽东为民生计,思想铲除旧辙。禁不住、清规常殁。自古兴衰看民意,到如今、陋习应车裂。行大道,莫停歇。
七绝·王安石
变法历来多厄运,荆公却可破浮云。
无私身正行公道,政敌称其拗耳君。
七律·咏王安石
不修边幅远图才,屡次辞行念退台。
好学三经新义释,连遭两谪老臣哀。
德量宏伟捐房舍,气节刚明近径苔。
变法偏逢贪旧者,遂成北宋灭亡灾。
#小故事:王安石退休后,把房舍捐作报宁寺,自己在南京一个叫白塘的地方租一民房居住。他时常拄杖在村中遛弯,每走到张姓老叟门前总要喊一声“张公”,让张叟出来与他一起玩。而张叟总是回一声:“相公,来了!”有一次张叟回应完后,王安石却笑了起来,说了句:原来我在朝廷为相时,名号与老叟只差一个字。
七绝·刘叉
山东好汉爱吟诗,仰慕昌黎拜老师。
怨恨先生贪墓志,金钱卷起遁逃之。
小故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祖籍)昌黎(今辽宁省义县)”世称“韩昌黎”,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昌黎有个特点,好收徒弟,有好事者统计,其一生收徒不少于14个。山东一个无业游民叫刘叉,好写诗。听说昌黎好收徒弟,就写一首投拜诗: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昌黎看到后大喜,立马收刘叉为徒。
刘叉在昌黎家待了很长时间,老师也没教他什么东西。而老师却经常给人写墓志铭。唐朝人死后,时兴找名人写墓志,并报酬不菲。韩愈是大文豪,文彩自然美妙,再加上给死者多多溢美,自然求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财源滚滚、珠盈玉满。刘叉见此很是生气,心想:你不教我写诗却挣死人钱,待在此若何?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把韩愈家的财宝装几斤于袋中,并说道:“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
七绝·屈原
屈平才俊自矜骄,劝告无成便寂寥。
若是怀王能纳谏,芈家岂不永临朝?
相关材料:《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七绝二首·愐怀朱德元帅
其一
危亡之际志如钢,勘破迷茫敢引航。
振臂千军蜂涌起,一腔肝胆向朝阳。
其二
朴实温和大度量,时危旋即气轩昂。
懋功不是他能忍,国运安能如此香?
小故事:41岁的朱德曾是滇军旅长,现为南昌公安局长。南昌起义时,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起义代总指挥贺龙,代前敌总指挥叶挺,参谋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部沬若。参加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1军和第20军。第9军是由军官教导团和南昌保安队组成,计500余人。军长韦杵在九江养病未到位,临时委任朱德为9军副军长,领部队参战。
南昌起义前,因守九江到南昌的国军多是滇军,利用朱德与旧部队相熟,命朱德部队为开路先锋,靠人情关系顺利到达南昌城。
南昌起义中,朱德负责陪同南昌守备部队两位团长喝酒。后将两位扣了下来。
南昌起义后期,起义军在南昌城遭到围攻,决定向闽粵地区转战。命朱德断后,并将叶挺25师4000余人交他指挥,在三河坝阻敌追击3天。此时传来消息,转战闽粤的大部队溃散。朱德部队人心焕散,纷纷表示:主力都散了,我们不是主力,还在这干什么?散伙算了。于是,成建制逃散。此时朱德挺身而出,站在高处用四川口音喊到:队伍不能散。主力散了,我们不能散。我们还有人,还有枪,有人有艳就有办法。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最终留下了800名战士,随后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留下了星星之火,并建立了新中国。
这800人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授予元帅3名,大将2名,上将3名,中将1名,小将3位。
在1935年张国焘在懋功准备领导红四方面军南下,分裂红军的时候,朱德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否定了刘伯承以强制手段迫使张国焘改变分裂的计策,以“忍”为战略,团结红四方面军大多数指战员,最终使张国焘决定执行中央决策。使1955年红四方面军授元帅1位,大将3位,上将12人。为我党我军保留了巨大力量。
虞美人·恋旧
近来闲暇常怀旧,梦里牵红袖。灯光闪耀曲悠飏,张臂沉肩翻跃舞疏狂。
青春纵放今何在?窗下春花败。眼瞧溪水载花流,无奈吟风望月性情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