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文学班的“游学″活动
文/林海珍 编辑/谦坤
端午将至,风吹粽香,龙舟荡起生活的涟漪。2025 年 5 月 28 日上午,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班的学员们怀揣着期待与热情,走进老年大学科学城校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课与游学活动。
科学城校区是由三所学校合作共建的特色校区,与老年文化、经济以及研发企业和产品紧密关联。当学员们走近校区,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庄重建筑映入眼帘。周边大树郁郁葱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校区依山而建。校内布局独具匠心,将岭南园林“学堂书馆”的元素融入现代空间设计,以连廊相连,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如此优美和谐的环境,让学员们还未开始学习,便已心旷神怡,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踏入校区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在墙上的习近平主席关于重视老年人的语录,时刻提醒着大家老年人依旧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程妙老师热情地带领学员们参观并详细介绍了老年大学创新打造的“产学为”教学模式展示区。这里功能丰富,集康养学慧老体验空间、非遗文化空间、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学员们饶有兴致地体验区内银发企业的智慧养老产品,在中医望闻问切智能仪器前,老师与同学亲身体验了智能科技检测身体指标的过程,包括脉搏、血氧、心理压力、肤龄和脉迟等。当得知刘老师的肤龄只有 47 岁且其他指标达标时,现场不时传来阵阵赞美声。展厅内还有丰富的健康知识科普,涵盖心血管、呼吸、代谢性健康保健等方面,程老师还为学员们介绍了“五彩”游学科程以及办学成效展示。
随后,学员们来到六楼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多功能课室。刘兰玲老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毛泽东诗词赏析课。《沁园春·雪》创作于 1936 年的陕北,毛泽东将古典词风与现代革命精神巧妙融合,其磅礴气势至今仍震撼人心;《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则展现了民族危亡时刻超越党派的政治胸怀,以诗词重塑了抗日英雄的精神丰碑。学员们沉浸在诗词的魅力中,感受着伟人的豪情壮志。
作为体验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文学班学员自筹资金重新出版的徐佩珩回忆录《逝水留痕》,在当天由徐佩珩的儿子龙莆尧老师签名后发给同学们。龙老师还引导大家如何阅读这本书。同学们拿到书后爱不释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 80 周年,这节体验课更具深意,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缅怀先烈,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挥“银发力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出科学城校区,学员们来到了毗邻的真理公园。这是一座集教育、体验与互动为一体的“建党精神主题园”。公园入口处,一堵别具特色的景观墙刻着“真理公园”四个大字醒目耀眼,学员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园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宛如世外桃源。学员们眺望远方如画的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惬意。
此次文学班学员走进科学城校区的活动,不仅让学员们领略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更在知识的滋养中获得了精神的升华。相信在未来,老年朋友将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文化气息的校园里,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