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述:
屈原与张仪是战国时期政治立场对立的两位重要人物,张仪作为秦国纵横家,通过“连横”策略破坏楚齐联盟,直接导致屈原的政治主张失败和楚国衰落,二人关系本质上是外交博弈与政治对抗的体现。
①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
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作为楚国政治家,屈原力主与齐国结盟对抗秦国扩张,这一策略曾使楚国国力达到鼎盛。
②张仪推行“连横破纵”:作为秦国丞相,张仪以“割地六百里”为诱饵欺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最终仅兑现六里土地,使楚国孤立无援。
③张仪对屈原的直接打击
破坏外交成果:张仪成功离间楚齐联盟,使屈原苦心经营的外交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随后在丹阳、蓝田之战中惨败。
④加剧屈原失势:张仪贿赂楚怀王宠妃郑袖,进一步削弱屈原的政治影响力,最终导致其被流放。
⑤文学创作中的愤恨
屈原在《离骚》《九歌》中多次表达对奸佞小人的痛斥,后世研究认为部分内容隐射张仪的欺骗行为。
终评:屈原不是败给了张仪,而是栽倒在他的同僚子兰手下。屈原作《离缭》《问天》《九歌》,字里行间透露出个人恩怨,愤世不平,被子兰抓了把柄。子兰是怀王幼子,与屈原政见相左,会给屈原好果子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