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涛新书《小时候》分享会成功举办

盛夏忆旧,书香满堂。5月28日晚,曾繁涛新书《小时候》分享会,在周三读书会万泰装饰之家成功举办。活动由周三读书会创始人李炳锋主持,周三读书会文友近70人参加活动。

《小时候》一书,是曾繁涛先生继《战火硝烟》后的又一部散文力作。曾先生系山东郓城人,八级战残,二等功臣,曾有过不平凡的军旅生涯。其首部作品《战火硝烟》因其独特的纪实性与史料价值,已被济南市档案馆收藏。新作《小时候》以其一贯质朴无华的笔触,记录了作者在鲁西南乡村的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如《收麦》的喜悦、《过年》的期盼、《游击睡》的酸楚等,每一篇都浸润着浓郁乡土气息和生活的本真。周三读书会创始人李炳锋先生在本书序言《大地的赤子》中写道,曾繁涛的文字“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雕饰,却又刻画精准”,称其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独特见证”,作者是“大地的赤子”。这些文字都是从岁月长河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所以真实感人。
分享会上,曾繁涛先生谈了创作心得和成书经过。他表示,《小时候》这部作品凝聚了其多年的生活感悟,从最初的零散记录到最终结集成册,颇为不易。他对周三读书会及创始人李炳锋先生的鼓励及为本次新书分享提供的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与会文友纷纷发言,认为《小时候》中的故事,细节生动,情感真挚,能引发读者对自己童年时光的深深共鸣。文字亲切自然,富有张力,不仅展现了文学美感,也为那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印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活动最后,李炳锋先生为祝贺曾繁涛新书出版赠送了亲撰亲题的“少时之梦,今日之歌”书法作品,把本次分享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文/李亚东 摄影/张时帆 李亚东 谷雨)
咀嚼童年
——散文集《小时候》读后感
文/臧景亮
还有三天就到六一儿童节了,读着尚存墨香的《小时候》,感觉曾繁涛先生是用这本心灵之作向节日献上的一份特别礼物。
前几日,在《齐鲁晚报》读到了享有“泉城史铁生”美誉的青年女作家钟倩的散文《祝你天天开心》,文中说:“实际上,一个人的成长是件很酷也很残酷的事情,一边恋恋不舍地与童年说再见,一边踉踉跄跄地迈进成人世界的规则门槛。”钟倩所言极是。这在《小时候》作品集里得到印证。
《小时候》是一部回忆式散文集,它是大人写给大人读的小孩子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不能忘怀的“事”,也有牵动心灵的“人”,还有岁月深处的“物”。情节藏在细节里,细节藏在作者心窝里。读者从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像在《捉迷藏》一文里,作者藏在柴火垛中睡着了,一睡睡到“月亮已转到西南边了。”不仅小伙伴们找不到他,就连自己的家人也找不到他。直到自然醒,才被娘牵着小手回家。这个细节让人哑然失笑。
《推铁环》中“偷”二爷爷家铁水桶上的铁箍,自制铁环,被二爷爷不动声色地发现后“举报”,“屁股上多了爹的几个鞋印,我家赔了二爷爷一个铁皮水桶。”在这里,一个聪明、好动、顽皮、真实的农村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游击睡》里,作者描述了儿时没有固定的地方睡觉,四处打游击式睡觉的经历。先是跟大表哥在牛棚里睡,一睡就是三个冬天。接着又把村西还没有完工的堂屋当成宿营地,“没有床,就在地上铺上一层豆秸,再铺上豆叶,娘用旧被罩装进碎麦秸做了个‘褥子’,往往半夜被冻醒。”他还到同学二粉兄弟、小虎、小豹、方元、留生、胜果、春光、邻居三叔等家住过。直到1981年秋,考上了高中,才结束了“游击睡”。这段经历,既反映了作者的好人缘,又为他后来当兵参战,不怕各种艰难困苦的摔打奠定了基础。
《过年》一文,鲁西南农村忙年、拜年、走亲戚的细节,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宛如昨日。赶集:“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毡帽。”杀猪:抢猪尿脬,做抱球运动;抢猪蹄甲,做成蹄甲灯,满大街跑。拜年:先到家谱前磕头,之后才到爷爷、奶奶家磕头,然后再到其他人家磕头。走亲戚:初二到姥娘家,带给姥娘一个大花糕;三份香油果子(油条)是给三个妗子的,香油果子包得很严,散发出来的香味不时勾引着他肚子里的馋虫,走几步就把香油果子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深深地吸几口气,再咽几口唾沫。打灯笼:正月十五打着灯笼到处跑,然后玩碰灯,最后灯笼全部烧掉,寓意烧掉烦恼,迎来吉祥。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把鲁西南的过年习俗,在“工笔画”的基础上,又来了一个“大写意”式的展示。
书中还有描写用土方治疗疾病的故事,像《烤蟑螂》里,作者曾吃烤蟑螂治好了尿床症;《沙土》一文中,用沙土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疗褥疮——把沙土倒进大锅里翻炒,直到沙土像水开了一样冒泡时,取出降温,待温度适宜后,放在屁股下面,不几天溃烂处便长出新肉。像这样贴着地皮写出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
曾繁涛先生经历丰富,当过军人,受过伤,立过战功,做过公务员,当过企业高管。富有文学情怀的他,四十年前就拿起笔进行创作,完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回忆文集《战火硝烟》,真实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待硝烟散去,文学之花盛开,文学之果夺目,先是在2024年完成了集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于一体的作品集《泉水一滴》,后在今年4月份出版散文集《小时候》。这些书中记载的过往,有战友的豪迈与柔情,有职场的奋斗与心语,也有童年的欢乐与泪水。但无论写什么,作者都没有忘记描写人性这个大主题,都没有游离于时代这个大背景。
还是回到《小时候》这部散文集上来,它的题材写的是小时候,坐标是鲁西南农村,其创作风格一是亲切,二是自然,三是有张力。它是那种散发着原生态气息的文字,它是那种用AI都无法虚构的真情,它是那种与大地共生的童年,所以它才亲切、自然,所以才有张力。这也突显着作者对文字的把控能力,既要把小时候的人、物、事写准,又要写活,成为一部反映那个时代的不可多得的史料,使其不仅具有文字的美感,或者说是文学价值,又要经得起后人推敲,让文字穿越昨天,照进今天,也就是要有其历史价值。
我曾经以童年为题写下过几句小诗:童年是首歌/蒲公英的种子/就像音符/飘落在昨天的原野/童年是棵树/每一片叶子/都摇曳在无忧河畔/穿过岁月/传递清香几许……
“童年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但童年的快乐,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加热和提纯,那是属于所有人的生命黄金。”还是用钟倩的话作结束语吧,她的语言富于生命质感!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