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思乡话粽情
作者/ 崔和平
粽叶飘香时,游子最思乡!千里之外,一颗颗饱满的粽子裹着浓浓的乡愁,咬一口,是记忆里的甜糯,是母亲手心的温度,是故乡端午的喧闹与温情……
粽香穿越山河,情意跨越时空。无论是北方的蜜枣甜粽,还是南方的咸香肉粽,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每一叶都系着故土的牵挂。龙舟竞渡鼓声急,艾草门悬祈安康,纵使相隔万水千山,这一份粽情永远滚烫!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城市的喧嚣似乎也被一缕缕粽香温柔地包裹,变得不再那么遥远和冷漠。街角的小店里,老人们熟练地包着粽子,他们的手法娴熟而充满仪式感,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家的故事。年轻人们则停下脚步,或买上几个粽子带回家中,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社交媒体上,一张张粽子的照片,一段段关于家乡端午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连接起每一个散落天涯的游子。有人晒出了奶奶亲手包的粽子,虽然简单,却包裹着几代人的温情;有人分享了家乡龙舟赛的盛况,那激烈的划桨声,仿佛能穿透屏幕,激起每个人心中的热血与骄傲。更有不少人,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人共度这个传统节日,屏幕两端,是同样的笑容,同样的祝福,跨越千山万水的距离,只为那一句:“端午安康,我们心在一起。”
而在海外,那些远离故土的华人华侨,更是将这份粽情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或是自己动手,按照记忆中的味道复刻出家乡的粽子;或是参加当地的华人社区活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用粽子搭建起一座座情感的桥梁。这些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根的追寻,一种对家的深深眷恋。
千里思乡话粽情,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挂在嘴上的说辞,它更是无数游子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写照。在这个充满艾香与粽香的季节里,让我们不仅仅是在品尝粽子,更是在品味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那份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乡愁。愿这份粽情,如同那年年岁岁的龙舟竞渡,永远充满活力与希望,引领着我们,无论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感受到家的温暖。
今日端午,愿你我他都能够在这份粽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力量,让心灵得以归宁,让乡愁化作前行的动力,继续勇敢地走向未来,但是永远不要忘记来时路。
今日端午,祝愿你我他同品粽香,共话乡情——无论身在何方,魂时刻牵绕故土,心永远朝着家的方向!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