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志权
三载春秋不过檐角流转的雨滴,在青砖上叩出深浅不一的印记。母亲,这是最后一次为您挂社了。惊蛰的雷声震落檐头残雪时,我们带着酒醴穿过朦胧烟雨——那隆隆春雷该是传信的天鼓,好教您听见人间又换桃符。
世人说新坟三载需"拦社",仿佛时光真有门槛可守。过了这道桐油浸透的木槛,清明挂青便只是寻常节令。可我们总固执地相信,您定能透过惊蛰裂开的冻土,尝到新醅的米酒里浸着的春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悠悠三载光阴已然悄然流转。在这看似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我们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岁,终于又迎来了大社之期,这是一个特殊而又令人伤感的日子。母亲啊,这是最后一次为您挂社了。
在民间,一直相传着这样的习俗,新坟三载祭扫谓之“拦社”,过了这三年,此后便只余清明挂青。我们经过一番思量,最终选择在惊蛰时节来看望您。惊蛰,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当那滚滚春雷响起,仿佛是大自然的号角,能唤醒沉睡的大地,让世间万物从漫长的冬日中苏醒过来。我们心想,这春雷如此有力量,想必也能让长眠于地下的您感知到天地的更迭变化,听见我们这些子孙们内心深处如潮水般汹涌的思念。在这惊蛰的时节,春雷阵阵,仿佛是我们与您之间跨越阴阳的对话,诉说着我们对您无尽的眷恋。
“拦社”这一称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源于古时以社日为祭扫时限的习俗。在那遥远的过去,人们就遵循着这样的传统,用特定的仪式来缅怀逝去的亲人。岁月悠悠,时光流转,可这套庄重而又充满情感的仪式,至今仍完整地传承着。
当这挂社的日子来临,我们从四面八方齐聚在墓前,带着精心准备的三牲酒醴,这是对母亲的敬重,也是一份心意的表达。在墓前,我们虔诚地奉上祭品,然后小心翼翼地点燃香烛纸钱。那袅袅升起的香烟,仿佛是我们的思念飘向了天际;那燃烧的纸钱,承载着我们对母亲的祝福与牵挂,而后才缓缓散去。
今年的挂社尤为特殊,平日里散落四方为生活奔波的兄弟姐妹,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重聚在一起。就连远在东莞的侄女,听闻挂社之事,也是星夜兼程地赶回。一路上,她跨越了千山万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家人一起为祖母尽一份孝心。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往昔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脸上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母亲的思念之愁。
二龙山总在细雨里摊开它的卦象。远峰是未干的墨迹,梯田顺着山势折成千迭金箔,而母亲栖在最高处的卦眼,看云涛漫过我们提篮蹒跚的轨迹。今晨雨帘如织,却在点燃香烛那一刻骤然收针——天光从云翳裂隙间垂落,恰似您生前总在灶前转身,为湿衣的我们抖开一匹烘暖的晨晖。
母亲,您的长眠之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它背倚着连绵的苍山,那苍山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守护着您。站在墓前,远眺而去,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苗疆梯田,仿佛是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的美丽画卷。
当我们在晨雨中抵达时,整个世界都仿佛被一层薄纱所笼罩。山色空蒙如黛,那青山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翠绿欲滴,仿佛是大自然在为母亲的离去而默默流泪。山间的云雾缭绕,宛如一条轻柔的丝带,缠绕在山峦之间,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哀伤的氛围。
说来也着实神奇,正当我们准备开启祭祀仪式之时,那连绵不断的细雨忽然停止了。仿佛是上天也感受到了我们的虔诚,它轻轻地拭去了眼泪,让阳光得以穿透厚重的云层。天光破云而出,那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洒在我们的身上,也洒在母亲的墓冢上。这阳光仿佛是母亲给予我们的温暖回应,是她在天之灵对我们的眷顾。我们都坚信,这定是您生前广结的善缘感动了天地,所以才会有如此神奇的景象出现。
三年来,您的墓冢历经了无数的风霜雨雪。那凛冽的寒风曾吹过它,那倾盆的大雨曾冲刷过它,但它依旧庄严地矗立在那里。大姐轻轻地抚摸着墓碑,泪水夺眶而出,她的哭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是在诉说着对母亲的不舍。而我,望着新挂的白色坟飘在风中轻扬,那白色的坟飘就像是母亲温柔的双手,在风中轻轻舞动,仿佛是在回应着我们的思念。它在风中飘飘悠悠,带着我们对母亲的爱与牵挂,飘向那遥远的天际。
大姐的呜咽惊起林间鹧鸪时,我看见三年前那盏油灯又在晃动。您最后的目光比灯芯更轻,却压得满屋星子簌簌坠落。如今我们已能在为您摆开长桌宴,宴席间蒸腾的烟火气缠绕着歌声盘旋,只为把我们对您的思念之意表达。
祭品摆好时,山风突然卷起未燃的纸钱。小妹说那是您怕我们破费,我却看见纸角分明沾着您纳鞋底时的顶针痕。就像您临终前突然睁眼,枯枝般的手指掠过我发间——原来生死不过是一根银针的距离,这头连着坟飘新裁的棉线,那头系着您给我们缝补过无数次的流年。
母亲啊,我心中有无数的话语想对您说,我多想拨开那厚重的黄土,再为您梳一次那如霜般的白发。您走的时候,就像那即将燃尽的灯烬,是那样的安详。可您这一去,却带走了我的半个人间。从此以后,我的生命中仿佛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那种空虚和疼痛,如影随形。
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时光,您的身影总是那么忙碌。每天天还未亮,您就早早地起床炊爨,为一家人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饭。那厨房里弥漫的烟火气,是家的味道,也是您对我们深深的爱。白天,您还要去做零工,为了这个家,您不辞辛劳地奔波着,用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到了夜晚,当我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您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纳鞋底。您的手是那样的灵巧,一针一线都倾注了您对我们的关怀。终岁未见片刻安闲,您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家。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足够的能力操办六桌酒席。兄弟姐妹之间也和睦如初,就像您所期望的那样。在宴席上,那三只烤羊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您从未真正地离去。您只是化作了春风细雨,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那温暖的春风中,我能感受到您的温柔;在那滋润大地的细雨里,我能体会到您的关怀。您就像那永恒的守护天使,永远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
作者简介:
叶志权,曾用笔名:寻梦今生、实心木。四川成都人,现居贵州省凯里市。中国铁路作家分会会员,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老年诗书画协会贵阳分会会员,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贵州省文学社社长,喜好文学,业余撰稿,钟情于诗词歌赋、散文随笔。喜欢岁月的回眸,细心体会生活的点滴,在流年的风景中记载心灵印记,享受每一个平凡瞬间。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