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上海,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巨鹿路的老洋房外。林芳倚在雕花红木椅上,摩挲着手机里儿子发来的全家福——照片里金发碧眼的儿媳抱着混血小孙女,陆远系着小熊围裙站在厨房,晨光给三人镀上暖融融的金边。
二十年前的记忆突然翻涌。那时他们住在弄堂深处,煤球炉的烟混着饭菜香飘满巷子。为供儿子读国际学校,她白天在写字楼当保洁,晚上去夜市摆摊卖青团。陆家姆妈们总说:"远伢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去年七月,她终于登上飞纽约的航班。落地那晚,陆远开着SUV来接机,副驾上堆满儿童安全座椅和购物袋。"妈,安娜加班,我先送您去酒店,再去接囡囡。"儿子鬓角泛着白,说话间电话响个不停。
第二天清晨,林芳被煎培根的香气唤醒。透过厨房玻璃,她看见陆远踮着脚够橱柜顶层的咖啡杯,案板上摆着牛油果吐司和水煮蛋。安娜穿着职业套裙下楼,在儿子脸颊轻轻一吻:"亲爱的,辛苦了。"
这种场景渐渐成了日常。林芳看着儿子系着卡通围裙给孙女冲奶粉,跪在地上陪孩子搭积木;周末大扫除时,陆远戴着橡胶手套擦玻璃,安娜在一旁整理玩具。有次她实在忍不住:"哪有男人天天做家务的?"陆远笑着用上海话回:"妈,现在都这样。"
转机出现在中秋节。林芳包了鲜肉月饼带去儿子家,却撞见安娜蹲在地上给陆远揉脚——原来他为了赶项目连续加班三天。月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林芳突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在夜市收摊后,丈夫也是这样默默给她捏腿。
回国那天,陆远坚持要送机。在浦东机场安检口,儿子突然用上海童谣哄哭闹的小孙女:"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林芳的老花镜蒙上雾气,她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妈,常视频啊。"
如今,每当巨鹿路的梧桐叶再次飘落,林芳就会打开手机相册,看着儿子发来的生活片段:陆远教小孙女包粽子,安娜跟着视频学做油爆虾,一家人围坐看春节联欢晚会。她渐渐明白,所谓孝顺,不是活成老一辈期待的模样,而是用各自的方式,把日子过成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