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组诗•家兄轶事荟诗篇
——为长兄72岁生日所贺(八仙体•新韵)
文/谭宝贵
一
家兄轶事荟诗篇,辗榻翻云岂入眠。
静想童娃腾紫日,沉思少幼痛心田。
酸甜苦辣皆尝尽,雪雨风霜体验全。
奋斗七旬旋凯贺,夕晖暮灿绽梅颜。
二
僻壤投胎四处颠,家兄轶事荟诗篇。
深涵谨慎瞻行后,内向谦卑预测先。
肚量宏容严己肃,胸襟大度待人宽。
言出肺腑遵诚信,磊落阳光朗对天。
三
命运无规时酿错,人生逆转塌天祸。
家兄轶事荟诗篇,父辈冤名清子薄。
富裕遭劫万贯失,贫穷受辱千蓑落。
怜惜母累日操劳,痛泪揪心学业辍。
四聪明睿智示高端,刻苦攻读绩顶尖。
赞口常情留美誉,家兄轶事荟诗篇。
超精妙算偏疑怪,解惑神机典异难。
所措尊师无济救,终身弃校痛离园。
注:哥哥只读到小学五年级,13岁因家庭生活贫困,就去生产队干农活。学习成绩突出,智商超人,四年级时就能解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班主任许文志老师去中心校集训时,都要带上哥哥的作业本展示。经多次家访动员复学,多年以后还深感遗憾!
五
农耕背负十三岁,展露奇才囊智慧。
众口齐夸竖拇碑,单人巧驭通田轨。
家兄轶事荟诗篇,大寨标兵颁奖会。
械具专研创意新,周山脚下留真贵。
注:16岁时,自己制作了几种简易农具,用起来即省时省力方便,又提高生产效率。
全县"农业学大寨欺河造田现场会"在明水公社周卜山脚下举行。党委书记尤治富特意展示土农具供大家参观,并请哥哥登台介绍经验颁发奖状。
六
副业偷营减负担,槐林散养兔无栏。
棚居隐蔽鹰狸狩,夜路窥行戒律钻。
畜货销途惊胆魄,家兄轶事荟诗篇。
投机治罪逃脱法,倒把拾零护命钱。
注: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他还是学生,就偷着在洋槐林中散养家兔,(我们家单门独院周边一里多地无邻居打扰)。兔子出栏时,夜里要走避静山路,到20多里的黄家公社孤山子食品站托亲戚卖掉。
七
阅报聆播惜若命,沉沙折戟君深炯。
低音窃耳父闲聊,细语应声儿觉警。
五指挥珠响算盘,七星舞框敲钟磬。
家兄轶事荟诗篇,长老神奇寻秘径。
注:1、平素养成爱看报刊、收听广播的习惯。9•13事件发生几日后,他轻声跟父亲说"不知啥原因,好几天没有林副主席的消息了"。父亲告诉他"对外边千万不要讲。"
2、年终生产队搞决算,他喂完牲口,就问会计,我帮你打算盘吧。当时都以为他是个孩子在开玩笑,结果算盘打得既快又准。大家都被惊呆了,就连父亲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的珠算。
八
农活起色技能全,县域年轻饲养员。
首长征兵睛送暖,刁民卸甲骨酥寒。
兴安拓岭畴千亩,豆麦丰仓票万元。
几世同堂皆喜庆,家兄轶事荟诗篇!
注:1、17岁在生产队做饲养员。时任公社党委书记尤治富称全县很少见一个小孩当饲养员的。
2、1971年秋季征兵,部队首长一眼就看中哥哥,入伍当日,个别人以大伯父下落不明为由,被强行脱掉军装。
大伯父1953年,从满洲里铁路支援大西北调到兰州铁路,只因回乡领养过子不成,与家庭兄弟怒誓,杳无音讯。
3、1975年自行迁往大兴安岭谋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开垦300余亩耕地,成为村里种粮大户。
农历乙巳年五月初二
作者简介:谭宝贵,籍辽宁葫芦岛人,1956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从事过教育、党政机关工作,退休于税务系统。自幼受家父民谣、农谚及歇后语的启蒙,喜欢诗歌。其作品在多家报端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