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江城记叙
朱雀龙潭弥胜,松江湾水流城。堤边烟柳近身情。晓风亲暖面,弯月送繁星。
林立耸楼次第,蛛联高架纵横,街衢梳理已成形。胸怀摇橹梦,肩挺创新霆。
诗人 李英贤

( 鸽 子)王云升
李英贤老师的《临江仙·江城记叙》以市井为墨、以江城为卷,将一座城市的肌理与灵魂高度浓缩在一首古典诗词的表达中,十分难得。这首词既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雕琢深奥的意境,却以最朴实的笔触,将市井烟火与时代精神熔铸成诗,堪称当代都市词作的精美佳作。
一、用白描写活了城市的筋骨
作者像一位老练的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城市的细节。开篇“朱雀龙潭弥胜,松江湾水流城”,以地理坐标为锚点,将龙潭的静谧与松江的奔涌并置,如同两幅水墨画拼接成全景。下阕“林立耸楼次第,蛛联高架纵横”更显巧思:用“次第”写楼宇的秩序感,像士兵列队;以“蛛联”喻高架的网状结构,如血管密布。这种白描手法,既保留了建筑工地的粗粝质感,又暗含城市发展的精密逻辑,让人仿佛看见一座城市从图纸到现实的蜕变。
二、用触觉写透了城市的温度
全词最动人之处,在于将感官体验融入城市意象。“晓风亲暖面”的触觉,“弯月送繁星”的视觉,让清晨的微风与夜晚的星空有了温度。更妙的是“堤边烟柳近身情”,一个“近”字,让柳树从背景变成主角,仿佛能听见柳枝拂过衣角的沙沙儿声。这种把自然景物来尽兴拟人化的写法,让钢筋水泥的都市有了人情味,不愧是高中语文教师的落笔生花,仅仅用了十七个字,就让读者在词语表达中触摸到城市的呼吸。
三、用对比写出了城市的精神
结尾“胸怀摇橹梦,肩挺创新霆”堪称全词点睛之笔。前句“摇橹梦”是(松花江)水乡的柔美,后句“创新霆”是(老船厂)时代的刚硬,二者刚柔并济,恰似太极图中阴阳双鱼的旋转。这种对比手法,既暗合沿江城市“刚柔并济”的文化基因,又揭示出当代中国“守旧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词人以词为舟,载着“摇橹声中的千年记忆”驶向“雷霆中的未来图景”,让古典词牌成为丈量时代精神的标尺。
李英贤老师用五十八字,写活了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她让松花江畔的渔歌与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共鸣,使松花江的波涛与大数据的潮汐共舞,在传统词牌的框架中注入现代文明的基因。这首词告诉我们:真正的城市诗篇,不在高楼大厦的倒影里,而在市井烟火与时代雷霆的伟大交响之中。
作家 王云升
本刊面对社会刊发各种文学体裁的优秀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楹联、曲艺、戏曲台词,以及学生原创作品。我们将以高度热情严谨的态度为读者负责,拒绝AI写作,拒绝抄袭,拒绝口水文。
相信文字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携手经营一个清澈的文学平台,加入我们的队伍,你终将感谢自己的努力。
投稿邮箱:l6161731@163.com
读者来信:253618551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