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源文苑诗歌散文
一、麦穗,举起我金色的童年
文/赵峰(山东)
麦子挺直了腰杆
举起锋芒,站成金色的方阵
在阳光下,宣誓成熟
把书包放在路口
与伙伴们在田埂间追逐
蜻蜓惹目,蚂蚱挑逗
惊窜了垅间的两只野兔
我在图画本上临摹麦穗
太阳把颜料调得浓稠
听娘说 成熟的麦穗会唱歌
我在头顶 添上布谷
当镰刀割开晨雾
麦芒上的露珠结缘了汗珠
父亲弯腰的弧度
恰恰 将一夏的沉重承负
母亲用麦秸编织月亮
麦香 在炊烟上飘浮
我在麦草垛上数星星
直到 银河将童年卷走
如今 城市的霓虹闪烁
恰似 麦穗的金黄 耀眼夺目
看弯月 多像父亲的镰刀
收割着 我的无尽乡愁
赵峰,笔名大山,原泗水寻芳诗社副社长。原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喜爱文艺。喜欢诗歌,散文、曲艺、小戏剧等。曾有二十多篇作品发表于县、市、省级杂志或报纸上,曲艺(巧媳妇当家)(麦收前夜)(支农要知农),小戏(支农新曲)(渔塘捉奸)(夫妻商店)(瓜园记)皆参加过汇演,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
二、、《致高考生》
文/曹德全
嘿,高考生们
在这命运转折的当口
我轻声问一句:你们准备好了吗
成绩啊,它不是最终裁决
并非锁住未来的铁闸
它只是昨天努力的检验
是过去旅程的一个小结
莫让它成为心头沉重的枷锁
我们目光应看向今天与明天的辽阔
人生路上,选择宛如繁星闪烁
每一条都通往独特的王国
哪怕分数不那么耀眼
也别灰心失落
瞧,俄罗斯留学的大门为你敞开着
手持高中毕业证
或同等学历的证明
无需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也能踏上逐梦的新航道
一年一万六的学费
并非遥不可及的天价楼阁
国内三年学业的积累
加上一年海外的探索
专升本,专升硕
留学之路充满可能与希望的光热
高考生们
大胆迈出脚步
去拥抱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未来的画卷,正等待你们挥毫泼墨
曹德全,出生63年9月6日,,男,汉族,本科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喜欢文学,八十年代.曾在《胶东文学》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梦》获奖,小小说《她究竟干什么?》获得新人奖,《山东供求报》编辑济宁记者站负责人。《供求快报》主编
三、《麦田沉思》 文/楚昭民
旱地麦焦穗半空,水浇杆壮颗粒重。
根须深浅水肥定,籽粒重轻殊不同。
莫怨天公偏雨水,须知人力胜苍穹。
当年愚公修水利,如今多少荒废中。
四、 泉城之行文/殷秀奎
向往济南逐梦圆,包车一站望名泉。
山光湖影八方耀,荷仰柳垂四面环。
大明漫游入梦幻,趵突闲逛做神仙。
九塔百寨常忘返,千佛万洞多流连。
五 、 门栓上的端午记忆钱玉珍
端午节前夕,泗水县华龄志愿者到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为居民们包粽子,献爱心。在操作的过程中,我的手显得特别笨拙,包的粽子不是漏陷就是瘪瘪的没个样子。糯米从歪斜的粽角漏出来,包好的粽子东倒西歪,像极了不成形的童年手工作品,同事们笑我包的粽子松散,像被雨打落的鸟巢。恍惚间,蒸腾的热气里飘来一缕熟悉的艾草香,将我拽回记忆深处——那扇总被晨雾洇湿的大门,门栓上晃动的鸡蛋与粽子,还有妈妈布满褶皱的手。
记忆里的端午总带着柴火的暖意。每逢到了端午节,妈妈总是把包粽子的活揽给自己。她说:“买的不如自己包的好吃,所以,还是自己包。包粽子是个功夫活,你们上班忙,不用管,只管吃就行”。她买好竹叶、糯米和红枣,提前两天在泡在大铁盆里,竹叶片片叠好,在清水里舒展成翡翠色的小船。五月初四那天,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灶台前的她就像个魔术师,她坐在矮凳上,膝头摊着湿漉漉的竹叶。干枯的手指灵巧翻飞,雪白的糯米裹着艳红的枣坠入叶鞘,再用红线轻轻一缠一绕,转眼间就变出整齐的粽子方阵。夜里把包好的粽子,艾草放在大铁锅里,用柴火慢慢的煮着,子夜的灶火明明灭灭,灶膛里的柴哔剥作响,映着妈妈的身影。她守着咕嘟作响的铁锅,不时添把柴火,让艾草的清香慢慢渗入糯米的肌理。为了不把鸡蛋煮老,第二天凌晨在往锅里放鸡蛋。待天际泛起鱼肚白,母亲将准备好的艾草,斜斜插在门楣两侧。
为了让儿女们吃上热腾腾的鸡蛋和粽子,妈妈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把煮好的粽子一袋袋的装好,有给左邻右舍的,有给儿女们的。三轮车的铃铛声穿透薄雾,载着她挨家挨户地奔波。特别是我们当儿女的结婚后,住的地方相距不是太近,妹妹家还要上四楼。妈妈总是不等我们去拿,便蹬着三轮车给我们们一家家的送。然后插上艾,把包好的鸡蛋和粽子挂在门栓(把)上。为了让孩子们多休息会,不敲门便悄然离去。我们总是在粽子的甜香中醒来,推开门,艾草的青气混着糯米香扑面而来,门栓上沉甸甸的袋子里,温热的粽子还冒着袅袅热气,鸡蛋被艾草染成温柔的浅绿色,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如今,母亲三轮车早已锈迹斑斑,再也看不到她骑三轮车的背影。但每当端五节临近,记忆里那扇挂着粽子的大门就会清晰浮现。门栓上摇晃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岁月沉淀的母爱,是清晨的星光,是灶台前的烟火,是永不褪色的端午温情。
社区工作人员递来刚煮好的粽子。剥开时,一粒糯米粘在门牙上,恍若当年母亲替我揩去的饭粒。仿佛看到窗外的艾草束在风里轻晃,投下的影子正落在锈蚀的三轮车把手上。
钱玉珍,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泗水县洙泗文化、历史研究会会员,乡村儒学讲堂讲师。爱好写作。撰写的《我的母亲王在英》、《最可爱的人》,山东快书《孝敬》,歌曲《抱抱妈妈》等作品,曾被《济宁日报》《泗水大众》《老干部家园》《泗水文艺》《泗水政协》《学习强国》等报刊媒体采用。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理论教育工作者”,被选拔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
本期制作人
张燕
图文编辑
刘友朋
《鲁源文苑诗歌散文》作者/鲁源文苑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