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您的小老乡
屈老夫子哟
我是您的小老乡
哪怕相距两千多年
原谅我攀您的高枝
这是因为
最先吃粽子的
是我的祖先
最先挂艾草的
是我的祖先
最先喝雄黄酒的
是我的祖先
最先划龙舟的
是我的祖先
最先读到楚词的
也是我的祖先
今年端午我居外乡
但粽叶是从故乡快递来的
这也是因为
芦叶生长的地方
离郢都最近
离秭归最近
离屈府最近
离您最近

包 粽 子
家住芦荡边的奶奶,
自小包得一手美粽。
上大一的孙女回来了,
奶奶要把芦乡的五月,
包给孙女看。
一把木椅的靠背,
是奶奶的主要设备。
奶奶把烫过的粽叶,
在手心里折成锥形,
再把糯米灌进去,
几经折叠缠裹,
最后系上线索。
奶奶的脸上,
又多了一道笑纹。
只一会功夫,
木椅靠背上,
挂了一排粽子,
像黄瓜架上垂下的青瓜,
整齐划一,棱角分明。
奶奶娴熟的手艺,
看得孙女诗心萌发。
奶奶您知道吗?您在捧读:
《九歌》巜离骚》巜橘颂》
奶奶回应:
九个不够吃;不烧只能煮;
送谁呀?自家吃。
孙女笑得两眼挤泪,
泪滴像奶奶的粽叶边,
粘上的米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