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泉脉水韵长
读宋俊忠老师《济南泉水赋》感怀
陈桂珍
读罢《济南泉水赋》,只觉一脉灵泉自墨间奔涌而来,裹挟着岱岳云气、齐鲁风魂,在字里行间铺陈开三千年水韵长卷。宋师以纯挚真情为笔凿开泉脉深处的文化岩层,让趵突的腾蛟之势、黑虎的啸月之魂、珍珠的漱玉之韵,皆化作可读可赏的文字奇观——“素练垂空”与“琼珠迸雪”在句中相撞,汩汩清泉在历史长河中折射出万千光影;“漱玉泉畔易安掬水成词,历下亭中子美对月长吟”的巧思妙对,则让泉脉与文脉在时空中完成了一场隽永诗意的对话。
宋师于泉形中见君子之德:“激湍时若雷霆乍起,静谧处似碧玉初磨”,刚柔并济的水态令中华文明“上善若水”具象化。泉流“遇浊则清,逢恶则凛”,则诠释出水的风骨——以水为镜,照见千年未改的正道人心。“清泉穿街过巷润泽万户,碧水通隧见证桑田”的今昔对照,更让古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奔涌不息的何止是地底的水流,更是一个民族在传承中创新的精神脉动。
读罢良久,犹闻泉声叮咚。宋师以赋为舟,载着济南的泉魂穿越古今,让我们看见当易安的词韵、子美的诗魂、老舍的笔墨都融入泉流,这汪清泉早已不再是地理的坐标,而是文明的密码——它教会我们,真正的永恒,是像泉水一样,在坚守本真中奔涌向前,在至柔至刚中成就不朽。
链接:
济南泉水赋
宋俊忠
天地毓秀,造化钟灵。七十二泉吐玉,三千弱水生烟。古称历下,今号泉城,脉接岱宗云海,气通东海洪波。趵突腾蛟,黑虎啸月,珍珠漱玉,玛瑙浮光。或见素练垂空,琼珠迸雪;或闻龙吟虎啸,钟磬和鸣。此乃乾坤之肺腑,齐鲁之精魂也。
其形也,刚柔并济。激湍时若雷霆乍起,喷雪溅珠;静谧处似碧玉初磨,涵星映月。五龙潭深藏大智,墨泉池暗涌玄机。突见泉涌若轮,势如奔马;俄而细流淙淙,声若鸣琴。遇浊则清,逢恶则凛,化柔水为冰锋,守人间之正道。此真君子之德,既怀温润,亦具锋芒。
其韵也,文脉绵长。漱玉泉畔,易安曾掬水成词;历下亭中,子美对月长吟。柳浪闻莺,稼轩醉里挑灯看剑;明湖载酒,老舍笔端绘尽风流。青石巷中,泉水烹茶香透牖;芙蓉街里,清流洗砚墨生春。荷擎翠盖,柳拂雕栏,似闻季羡林先生临水作赋,恍见白石老人点染丹青。
今观泉城新貌,古韵新声交响。清泉依旧穿街过巷,润泽千门万户;碧水新通地铁长隧,见证沧海桑田。泉水叮咚,奏响生态长歌;明湖潋滟,倒映时代虹霓。此乃活态之文物,永恒之史诗,以水为墨续写华章,凭泉作弦长弹绝响。
历下无田不流水,齐州遍地有泉声。
泉城历史万年久,泉字形成五帝名。
骨刻图文造字,喷涌向上奔流不息;
隶书白水为泉,玉壶飞花舞曲无终。
泉水文化济南首创,泉水精神世界传承。
嗟乎!泉涌千年不止,城因活水常新。上善若水,既滋兰蕙,亦淬精钢。观赏百泉竞涌,可知神州文明何以生生不息;品尝一城清冽,方悟大道至简原在至柔至刚。泉魂即城魂,与天地而存久,共日月而同长。

《济南日报·趵突》副刊2025.5.27.(第五版)首发

宋俊忠,作家、策划专家,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第五届、第六届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吴伯箫研究中心副主任,《万松浦》俱乐部副主任,济南市历下区企业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竹庐书院院长。1998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特聘专家,著有《烛下集》《玫瑰诗情》《旅踪游思》《心香一瓣》,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楚风》《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工人日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农村大众》等报刊杂志刊发作品200余万字,主编、参与主编《玫乡彩虹》《网事如歌》《济南文学大系》《济南作家论》《璞玉集》《拾贝集》等多种,代表作《超然楼赋》《平阴玫瑰赋》《济南泉水赋》等。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