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红星博物馆想到的
我的父亲是兵,我童年的地理坐标就叫做新疆建设生产建设兵团。
一棵枣树上挂着一只荷包风吹日晒。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思念的痕迹。
父亲,曾经守护着一片黄土地,挥动着斧子砍伐着荒原的木头与苍凉的季节,造一间让梦想者做梦的空间。他还向地里劳作的牛和头上飞过的鸟打呼哨。然后吐唾沫星子在手心里,摆开架势,拉开锯子像鲁班,制造出一种生活的膜具。
模式,小鸟叽叽喳喳说,这是人类生活的格式。
唾沫就是力气,牛和父亲都这么想。
山脊如同龙骨镶嵌在父亲生活的土地上;他却背离了山脊与龙骨,去山外的黑土地上推动犁铧。
雨季的面孔揪住父亲的心,人们急着把语言和寓言种植下去,起先生种出白花花的盐碱和白茫茫的芦花;大雁在里面安家繁衍,而南飞的想法,从未断过。仿佛是孩童总要依恋母亲的奶汁。
那些奶汁也会生出一些鱼肚白的晨曦,奶茶一样或淡或浓地浸泡在氤氲的水雾里。
父亲再吐一口唾沫在手心里,连同虎口的炸裂,眼前的渠水便有了力气在那个冬季。一种特有的标志,奇特又温暖-——地窝子是将士们温馨丝滑的命中涂画。
2、唱给兵团的情歌
你说,我就是睡在博格达峰雪莲上的一滴露珠开出的花朵,纤尘不染。
诗会在这里如期举行,诵读诗歌,你的古稀映照,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所有的往事都被虔诚的情歌擦亮,就犹如你当年倔强地怀抱擦拭着新枪的那份喜悦,一双粗糙的大手,一双细嫩的小手,你的手,我的手,我们的手,推远,又拉近,拉近,又推远。
属于你们悲痛的分别,迫不及待已写成悲剧的剧目,而在这个阔达的春天,又终将以喜剧上演。
几十年的风霜浸染,几十年的苦涩煎熬,还有那一条破烂不堪的棉裤和一条千疮百孔的围巾及犁铧,都可以忽略不计。
生命与爱情,本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注定澎湃的,眼波里是渴望,像窗外的桃花,无以言状的情愫,早已深陷于细沙黄泥之中。桃之夭夭,我的兵团,我的倾诉,面对天堂鸟飞过天山时留下的羽毛,我常常挂念你玉立古稀的年华,还有十月红旗连天的呼吸。
现在,就现在,月亮已穿透厚厚的云层,给大地及我的旷野带来了光芒,而此时,月亮在我的心中,敲起了一面滚烫的银鼓,散发出的光芒亦是激情四射。
爱,也许是一个女人生产时的阵痛,也许就是疼痛的必然。
兵团人的情歌,是冲锋式的号角.....
或许,你不了解兵团,了解兵团人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情歌唱着唱着,白雪就没过了山顶。
这里的情歌对着对着,荒地就成为了绿洲。
雪白般的爱情,让人衣带渐宽终不悔。
殷红的爱情,唱着唱着就寻见了乡愁。
3、红星老俱乐部
眼前的老俱乐部被挤干了水分,只有一颗红星,撕开北风的面孔,在飞雪中呈现出一副刚毅的笑脸。迎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必须有仪式感。
从老兵的老兵开始,传承下来的,按照兵的步伐一步一步进行。按照程序一段一段延续。
老兵俱乐部,早已不是当年年轻的面孔。
但每逢节日,老兵与小兵们必将来到这里。
腊八煮粥,不计较米的态度,取决于火的淬炼。
清明,献上几束黄菊,与红星对照,一起制造幸福的生活。
端午的鸭蛋、雄黄酒、老兵早早采来蒲菜与艾草,集聚在挂着红星的老俱乐部,端起祭奠的酒杯,放声高唱如今入了画般的塞上江南。
兵团老兵的江南,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鱼米稻香……
十月,献上礼炮的轰隆声,看蓝天有鸽子飞过。
木材加上时间,点燃一根烟的序曲。喝上一碗粥,就算与历史接吻。
兵团老兵的过往,带来鞭炮的脚步,从几声年轻人的宣誓里苏醒。
听呐,空中远远近近地响,总是觉得那么亲切,那么庄重。
一声喜鹊,叫开欢心。
4、黎明前的巨变
多少烽燧已经成为休止符 长歌驶过
留下山前洪流社稷江山
留下西部幅员辽阔秋天记忆
一切诞生就在一念之间 从瞬间到永恒
大地浓缩着子宫的阵痛 浓缩了所有星辰的悲欢离合
在美妙明媚的世界相遇 一颗新星找到了一粒水分子的憧憬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诞生 给这个或缓或急促的时代提供新的视角
把树舞蹈成风 把风羽化成一只涅槃的凤凰
大地重新的定义——十三师新星市的力量 注定是一道闪电
启程 晨雾漂浮着鸟儿的歌唱 黎明迎接里程碑的耸立
春夏秋冬 飞流直下的奔腾血液
用金木水火土塑造属于新时代兵团新城镇建设内核
为古老的岩画继续刻画一条盛事好看的曲线
这是我一生守护的故乡啊
这里是祖国的西北部,一个同样沐浴了春风的地方
怀揣敬畏与思慕 两个角度 两个视角 两个未来
民族团结花开红艳艳 石榴籽抱团永远不分离
我们再一次抱拳相邀 等待着下一个灿烂辉煌
今天 我看见了沙粒上站立着的新城
维稳戍边,富国强民,抗疫先锋,扶贫攻坚,
农牧业园林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如火焰,如红日,
看呐!一粒葡萄,一朵棉花站立出的江山如此多娇。
而现在 我最想要的就是:
白干老酒 三大碗 再三大碗
在这聚拢而来的暮色里 醉倒在你的怀抱
作者简介:白枫云、女,汉族。笔名。叶枫。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兵团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哈密地区作家协会理事,伊州区作家协会理事,新疆纪实文学会理事。十三师新星市作协副主席。荣获2016年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光荣称号。2019年第十七届“毛泽东文学院”学员。出版诗歌集《生命的原色》、撰写纪实文学《我从河南来》《哈密文苑追梦人》。散文多篇刊登在国内众多媒体、报刊杂志。《出版小说《奔跑的羊粪蛋子》(获得兵团征文提名奖)《田大壮的瓦尔登湖》(荣获全国小说大赛“二等奖”、《爱的叠影》《红色骑手》(荣获文华杯全国小说大赛三等奖),编剧导演微电影《娘》《桑子熟了的时候》(全国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片)并分获兵团三等奖、一等奖。微电影作品《等我一年》《警徽荣耀》(获得全国公安部优秀微电影)、栏目剧《鱼塘纷争》《爱在阳光下》《迟到的爱》等20余部,编据广播剧《追逐新星的脚步》(荣获兵团文艺基金扶持项目)并分别在哈密地区、新星市师市电视台播出。其他文学作品散见国内报刊,杂志百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