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优秀新闻作品选之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导读:京九铁路全长2536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建成的第一条长大干线。沿线经98个县市。在建设过程中,我24次去京九采访,与沿线所有参建单位与地方省市领导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铁道部部长韩杼滨数次京九铁路现场办公,我是一次不落的采访者。关于京九铁路重大节点的新闻事件,我不仅是目击者,而且是采访者、报道者。在京九未尚全线铺通之际,91岁的吕正操将军要乘火车走京九,特地点名让我跟随他,让我给他“讲解员”。
我不愿在故纸堆里找材料,炒剩饭。我愿追求新闻,迈向明天;我不愿在浅水里蹚水,我愿到大海里游泳;我愿从我的脚板下挖新闻,从自己的视觉力里掘新闻,不愿在别人已知的领域去找别人不愿看的材料。人民的艺术家常香玉说:“戏比天大。”对于记者来说:“新闻亦比天大。”一个记者若不能给读者供献新闻,那就是不称职的记者。
铁路建设时期,铁路文协在江西吉安办了100多位铁路作家参加的采风活动,恰巧我采访路过吉安,铁路文协领导截住我,让我和他们交流一个上午,从文学的角度,谈怎么写京九铁路。
1995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在江西的九江举行。为报道好这一盛会,《人民铁道》派我前去九江,专攻会议消息,另派一位记者去写通车的长篇通讯。在他们眼里,把消息看得比通讯重要的多。为了不分散我的消息,特作出这样的安排。
此消息获中国铁路新闻一等奖,中国产业报协会新闻一等奖。

本报九江11月16日电(记者朱海燕)距香港回归祖国还有593天,北京、九龙握手于庐山脚下。
今天11点35分,赣粤省界最后两节轨铺落地,邹家华宣布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庆祝大会在居江湖之口,为襟喉之地的九江举行。胸佩红色陶卡的九江市市长戚善宏说:“京九铁路经九江,圆了孙中山的世纪之梦。”
九江街头一位叫张竹材的老人重复着江泽民前不久来此视察时说的那句话:“京九一通,九江前途无量。”
京九铁路全长2536公里,是名列三峡之后的第二大工程。为此线贯通,十几万建设者决战了3年。李鹏总理说:“他们决战在京九,奉献在京九,立功在京九的可贵精神将永远载入铁路建设史册。”
刚刚受到表彰的建设功臣——十六局京九指挥长刘再华身披红绶带,挥舞着在京九施工中折断的右臂说:“为京九出力,就是断臂也值!”
“争创国优,向国家交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大能力运输通道。”韩杼滨用这样一句话表达此刻的心情。
据悉:京九铁路工程验交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全线采用46项重大新技术。
京九铁路,沿线呈现一片光明的前景:它将辐射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惠人口2亿人。为呼应京九,3年来沿线投资约250亿元进行基础建设。经济学家预测:今后10年,约有1200亿元资金投入沿线经济开发。不久,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繁荣的黄金地带。井冈山、大别山将为旅游热点的代名词。
江西省委书记吴官正说,京九使“老俵”在观念上来一次解放,沿线农村儿童入学率年提高10%,城镇、农村出现了外语热、微机热,这将是江西未来最大的生产力。
槛外人 2025-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