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湘江之畔,望着这条承载了我大半生记忆的河流,四十年的光阴如江水般静静流淌。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成霜,我的职业生涯与湖南水运事业的发展紧密交织在一起。湘江作证,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洪流的心灵旅程。
1987年的夏天,我怀揣着广西交通学校的毕业证书,踏上了长沙航道分局的台阶。那时的湘江航道维护工作条件艰苦,实习期间,我和同事们常常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驾着小船在江面上巡查,探测水深、检查航标、调整标位。那些年,我与同事们用双脚丈量湘江的每一段航道,用双手维护每一座航标,在平凡的岗位上体会到了“守护”二字的重量。
1996年进入湖南省航务管理局工作,我的视野从一段航道拓展到了全省水系。在湖南省航务管理局工作期间,参与了全省航道定级和普查、新型材料航标研制、全省干线航道养护、枯水期应急抢通工程等工作,推进全省干线航道精细化管理,熟悉了全省的大小河流和航运经济,深切感受到水运对于内陆省份发展的重要性。
2004年参与常鲇航道建设工程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作为常鲇航运建设工程茅草街工作站站长,要协调各方关系,保障工程进度、施工安全。面对汛期延误、见证了汛期浊浪中的坚守与村民阻工时的泪眼。我学会在蓝图与乡土间架设心桥,让工程技术浸润人文的温度。当一艘艘货轮首航新航道,汽笛声穿透云霄的刹那,我忽然读懂:江河奔涌的不只是滔滔江水,更是无数筑梦者燃烧的生命之光。
2018年我受组织委派参加脱贫攻坚的经历,重塑了我对工作的理解。在慈利县的三年驻村期间,从解决饮水问题到发展特色产业,见证了贫困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帮助一户残疾家庭改造危房后,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共产党好”时,我热泪盈眶。三年的扶贫工作,我把西装革履换成粗布衣裳,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共饮一瓢井水。当独居老人送来新摘的橘柑,当残疾儿童用歪扭字迹写下“谢谢叔叔”,当整个村落因新修道路重获生机,我方知公务员的勋章不在胸前,而在百姓眼角的笑纹里。那盏扶贫驻点的灯,至今仍在记忆深处摇曳着温暖的光芒。
2021年到省水运事务中心运输综合部工作,刚刚履职就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港口污染问题,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顶住压力,积极协调推进整改。我们像呵护初生婴孩般修复每处生态创伤。当最后一份整改清单销号,站在焕然一新的港口眺望,江豚跃出银鳞,候鸟翔集天际,终于懂得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邃哲思。湘江教会我,守护者的使命不仅在通航,更在守护生命的原色。
回望四十载职业生涯,从技术到管理,从建设到扶贫,从发展到保护,我的工作轨迹恰是湖南水运事业发展的缩影。我见证了内河航运从传统走向现代,参与了湖南“通江达海”梦想的实现过程。这四十年,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有人生境界的升华。
临近退休,心中充满感恩。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普通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感谢组织的培养,让我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感谢同事们的支持,每一个成绩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感谢家人的理解,是他们默默付出支撑我全心投入工作。
站在浩渺的湘江岸边,江风拂过我的银发,江水裹挟着四十年的光阴缓缓流淌。湘江作证,这不只是漫长岁月的丈量,更是一个灵魂在时代洪流里的跋涉与皈依。四十载春秋,我的生命与三湘四水的脉搏共振,将青春的纹路刻进湖南水运深邃的褶皱,让理想的星火点亮江河奔涌的黎明。
湘江依旧奔流不息,而我的职业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但我深知,水运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看着年轻同事们充满朝气的面孔,我对湖南水运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一名老水运人,我将继续关注水运事业发展,随时准备贡献余热。
湘江的波光里,我看见了自己来时的足迹,也看见后来者前行的身影。青春或许会离去,热血或许会冷却,但理想之火永不熄灭。在这条流淌着岁月与梦想的江河上,我们既是摆渡人,也是追梦人。
四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我自豪,我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湖南水运事业;我无悔,我的青春与汗水已融入三湘四水的壮阔画卷。这,就是一名普通水运工作者最真挚的告白。
作者简介:彭剑虹,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运输综合部原部长、二级调研员。
湘水长歌四十年
一一读彭剑虹《湘江作证:一位水运工作者四十年的心灵独白》
文/彭辉
湘江之畔,岁月悠悠,四十年的时光如江水般流淌而过,却在彭剑虹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彭剑虹,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运输综合部原部长、二级调研员,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波涛汹涌的江水与湖南水运事业。
站在湘江之畔,彭剑虹眺望着滔滔江水,那奔腾不息的波浪仿佛在低语,诉说着他与湘江的不解之缘。湘江,是他职业生涯的见证者,也是他心灵的栖息之所。从初入职场时,他顶着炎炎烈日与凛冽寒风,沿着江岸巡查航道,用双脚丈量着湘江的每一寸土地;到参与全省航道的规划建设,为水运事业的发展绘制蓝图;从在工程建设中攻坚克难,克服重重险阻,到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实现蝶变;再到为守护绿水青山,全力整改港口污染,他的每一步都与湖南水运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这四十年,他用脚步丈量湘江的长度,用汗水浇灌事业的沃土,将个人的理想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一部属于湘江与水运事业的壮丽史诗。
这份坚守,不仅仅是对工作的执着,更是对责任与使命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彭剑虹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护”的真谛。他用智慧与汗水,为湖南水运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让湘江的航道更加畅通,让水运事业的明天更加光明。临近退休,他心怀感恩,眼中满是对事业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四十年的砥砺前行,初心未改,使命在肩。他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化作了推动湖南水运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彭剑虹的职场故事,是一首献给湘江的赞歌,更是一曲平凡岗位上铸就伟大的时代华章。他用四十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他的身影,如同湘江畔的一棵大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为水运事业遮风挡雨;他的精神,如同湘江的波涛,奔腾不息,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在岁月的长河中,彭剑虹的名字或许会被时光冲淡,但他为湖南水运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却将永远镌刻在湘江的波涛之中,成为后人铭记的传奇。
湘江之上,岁月成诗。彭剑虹用四十年的坚守与奉献,为他的人生写下了最动人的篇章,承载着他人生的全部芳华。他平凡的故事,将激励着投身于水运事业的年轻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彭辉,笔名:鹏飞,湖南桃源人,担任过编辑、记者、企业营销总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在各类报刊、网络平台发表通讯、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戏剧作品500余篇(部),多次获省、市文学作品奖。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起风的日子》、报告文学集《那一片闪光的海》。
曾任湖南省港航协会第一、第二届秘书长,《湖南港航》杂志创始人、总编辑,现为《商智会》杂志指导委员会委员、编辑委员会委员、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