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水万古流
作者:曹干云
离骚厚韵泣鬼神
九章恨怨向国门
应慰中华逢盛世
楚风万代唱忠魂
2025.5.28于南山后海
……………………………………
附文武泰斗抗日英雄世纪顽童任兄剑老大作:
端午殇伤
任剑
每于端午黯伤神
角黍招魂泪湿巾
未解屈子还屈就
不堪忧道又忧贫
谎言圆谎终归谎
真理难真莫较真
一卷离骚仍醉读
见愁贤路蔽嚣尘
乙已岁初夏于鹏城
……………………………………
附赖院长兴荣兄大作:
端午怀屈子
(赖兴荣)
汨罗江怒云水寒,
至今华夏思屈郎。
端阳香草唤忠魂,
龙舟竞渡声四方。
2025.5.27,于瑶城
【每诗一评】这组端午诗作呈现出"三重镜像"效应,在格律的镣铐中跳出了三重变奏。构成对纪念仪式本身的反思性书写,使文本产生自我指涉的现代性特征。三首诗共同完成了从祭奠到解构再到重构的文化循环。
曹诗构建"楚辞符号矩阵":"离骚-九章-楚风"形成索引;"忠魂"作为核心能指,在历史/当代间滑动;任诗创造解构性符码:"谎"字三现构成德里达式的延异书写;"顽童"视角颠覆传统祭祀话语;赖诗运用民俗意象链:香草/龙舟等物象转化为文化记忆载体。
三首诗共同构成"超文本链接":曹诗"万古流"与赖诗"云水寒"形成水文互文;任诗"泪湿巾"暗接曹诗"暗伤神";赖诗"忠魂"与任诗"招魂"构成仪式对话。曹诗在七绝框架中植入"盛世"新语汇;任诗以散文节奏破局:"真理难真莫较真"形成陌生化断句;赖诗第三句突然转调,使古风体产生现代诗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