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美术大师孙竹篱
在中江县的往事
文/王长安
我与孙竹篱大师没有直接交往,因从教师改行从事文物管理工作后,与美术界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得知孙竹篱老师曾经在中江县免费培训书画美术的事,甚至很多同事以当年收藏有孙竹篱大师的作品炫耀而自豪。为什么?因为孙竹篱的作品值钱。钱它能通神,当今社会,任何事离开钱都寸步难行。为了发财,我看见很多人炒股赚了大钱,于是我节省的钱去学习炒股,几年后亏得血本无归!
从此,我开始学习搞收藏。搞收藏的学问可太深了,没有眼力和经济实力是搞不转的,眼力是关键。我利用搞文物工作学到的知识,开始学习收藏菊花石和古瓷器。因古字画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鉴赏能力是不敢摸的。因1990年我参加过四川省文化厅举办的“文物档案及鉴定培训班”,对古字画的鉴定也学习了一些鉴赏知识。所以对孙竹篱的作品真伪,还是略懂点点。
大约十年前,因夫人借钱给一个赌鬼钟XX,一直要不回。我和夫人到她家里要钱,她实在拿不出钱,还叫我们莫让他老公知道了。我看见她家阳台的墙角里堆放了部分烂字画,被雨水都淋湿了。我揭开三色布挑选了三幅,其中一幅《荷叶鸭子》斗方,落款是“竹篱”二字,我暗中惊有些惊喜,这不是孙竹篱的画吗?。
我拿去装裱店揭表,装裱师是个哑巴,他一眼就认出是孙竹篱的画,向我翘出拇指,口里叽里呱啦说的啥,我一句也弄不懂。哑巴用笔在纸上写到,“孙竹篱真迹,揭表费200元”。我有些心痛,装裱一幅新画才40元,与我同路的赖地福老师劝我,老画重新揭表,工序太多。这幅《荷叶鸭子》撩撩几笔,把水里的鸭子画活了。前几年,一个三台的朋友到我家玩,看见了这幅孙竹篱的画,给两千元一定要买。我夫人哪里见得钱,一直在算借出赌鬼钟XX两万元,总算收回两千元了。如今十多年了,这借钱的赌鬼连踪影都看不到。借钱如丢钱的教训使我难忘。
最近,我小学同学李志英有幅孙竹篱的画,她通过微信转发我鉴赏,是一幅孙竹篱的《岩鹰图》,从孙竹篱的字体我就认出来,是他的真迹无疑。
鉴定古字画方法和程序很多,首先要熟悉作者的字和画的特征,如果模仿者把字和画都仿制得一模一样。再看落款和印章,有的印章是真的,画又是假的,因画家死了印章永远都在。古字画鉴定要看装裱风格和纸张的历史特征,每个时代的纸张内行很容易分辨出来。古代的印泥和墨与现在的印泥和墨不同,它含有麝香......鉴定古字画就不多说了。

上面这幅画是1979年7月,孙竹篱在中江培训美术班时期的作品,应该是专门画给李仁义,被李志英收藏。因当年李仁义和李志英父亲李培基都是在文化馆工作。孙竹篱给当年文化馆工作的人都送了作品。
因我看了李志英收藏孙竹篱这幅画后,又回忆起孙竹篱大师,对孙竹篱更加敬佩和了解;1909年孙竹篱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书香家庭,河北滦县人。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书画。17岁时,他因家境贫困辍学,到北京琉璃厂做画师,师从任伯年、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1927年在唐山任教。1937年 他在东北大学任职,“七七事件”后随学校迁至四川三台县大后方。解放后在三台、射洪 等地任中学美术老师,1977年退休。
孙竹篱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诗、书、画三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髓。他擅长意笔花鸟画,常以荷花、梅花及禽鸟等为题材。是中国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
孙竹篱一生从事美术教育,晚年钻研诗画创作,擅长写意花鸟画,常作荷花鸭子图、梅花配诗词等。他作画近千幅,书法二百余件,作诗六百余首,著有《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他的作品多表现恬淡宁静、纯朴自然的田园风情,题材多源于田园生活,如瓜果蔬菜、池塘荷花、山野藤蔓、青竹红梅、大雁飞鸟、鸡鸭、游鱼、岩鹰。他的作品生动可爱、自然洒脱,或繁或简或夸张变形,都自出胸臆,尽显个性。
打倒“四人帮”后,197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此政策规定了男性退休年龄是60周岁,这年孙竹篱已经69岁,他终于退休了。
1978年退休后,他被安排在射洪县文化馆继续从事美术辅导工作。他主张“教画先教人”,强调学生要从基础学起,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他不收学费,对所有愿意学习的学生来者不拒,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1979年7月,绵阳地区美术摄影会在中江文化馆召开。中江文化馆馆长吴全武非常重视这次美术培训活动,因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孙竹篱要亲临现场绘画,并指导学员绘画。

馆长吴全武推荐中江一流书画家参加孙竹篱美术培训班,他们是蒋圣洁、龚教仁、孙仁伦、曾成浩、蒋有才 常曦文、苏云成、张高伦,还有德高望重的老书画家凌东明也来观摩学习。
史料记载;凌东明曾经在1948春节期间,在中江县的土主宫搞个人画展(土主宫在珠市街被房管所占用)。凌东明擅长写意花鸟画,功底很深,他的作品被很多爱好者收藏,中江博物馆也收藏了他的作品。 这次美术培训班主持人是绵阳文化局副局长严代泽。孙竹篱亲自在现场作画,一边画画,一边讲解绘画技巧和知识。
这一年,中江著名的书画家孙仁伦、蒋圣洁、曾成浩、蒋有才 常曦文等才30对岁,正风华正茂的时候。文革中美术界因政治原因手,很多作品被禁止创作。这次美术培训解放了书画家的思想,使中国传统美术自由发展和不断创新,他们认真学习了孙竹篱老师“诗、书、画”的巧妙结合。
下面这张老照片,是1979年孙竹篱到中江办美术培训班时,与学员一起的留念照。前排左一是原`中江文化馆老馆长吴全武,紧挨的是孙竹篱,凌冬明,苏成云。后排左一是龚教仁,紧挨的是王孔志,常曦文,曾成浩,孙仁伦,蒋圣洁,蒋有才。(蒋有才非常优秀,一儿一女都在各大庙宇搞壁画和泥塑造像)其余剩下几个不知姓名!

孙竹篱老师非常朴实,从不讲究穿着,也不喜欢修边胡,除了天天喜欢画画外,唯一生活的爱好,就是喜欢喝二两老白酒。
他在中江大约居住了两个月,因他毕竟退休了,上班时间出了指导学员外,他利用休息时间到县城转转,学生会经常请他喝点小酒,因他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他画的画从来不卖钱,直接送人就是。
横街子“古宝斋”的荷花画家钟乾康告诉我;孙竹篱喜欢喝“跟斗酒”,两杯酒下肚,提笔几下就是一副作品,然后在留白的地方行草几句诗词,送你收藏表示答谢就是。他还喜欢在酒馆里喝酒,来碟油炸豌豆或者花生米,二两酒下肚,周身都是舒服的。
那时候很多人中江人都收藏了孙竹篱的画,甚至部分单位都收藏了孙竹篱的画,图书馆,文化馆都收藏了他的公鸡、鸭戏荷叶、可以说文化馆的所有人都收藏了孙竹篱的画。
孙竹篱的人格和艺格、人品和艺品一致,他一生淡泊名利,他专注于艺术创作和教育,培养学生从来不收钱,他自己的作品也从来没有出售过!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广泛推崇,其作品曾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际友人的赠品带到国外。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成都金牛宾馆看望画家时,高度评价孙竹篱的作品,称“诗书画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特色”。
1982年,孙竹篱在成都举办了个人画展,接着邀请到唐山展出。他曾经任成都画院的画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绵阳地区画院院长。1989年孙竹篱80岁高龄,因病去世。如今,他的作品更加珍贵。

王长安,下乡老知青,师范学校毕业,教书十多载,后调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县图书馆工作。县政协特邀史料通讯员。有作品发《西部作家村》等报刊网络 。
(声明:文字美图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等处理。)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常务主席: 王贵川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李义忠,余楷茂,周克勤,贺杰,钟若菱,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本期编审:涂国模
本期执编:义忠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罗盟(成都),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孔令华,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李传斌,钟斌,万刚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