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叹,沧桑如河,遗憾似梦
文′赵奇
岁月如河,悠悠流淌,不经意间,已悄然携走我大半生的时光。回首往昔,那一路走来的岁月,恰似一幅色调斑驳却偶闪微光的长卷,每一处笔触,都浸满了沧桑与遗憾。
一,贫寒童年:懵懂错失求知路
儿时,家境的贫寒仿若一层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破旧的房屋在风雨中瑟缩,一家人挤在狭小昏暗的空间里,贫困的气息无处不在。父母每日在农田里挥汗如雨,他们那被岁月与重担压弯的脊梁,是家庭艰辛的无声诉说。尽管他们拼尽全力,收获的也仅是勉强维持生计的微薄所得。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读书于我而言,并未展现出多大的吸引力。课堂上,老师在黑板前激情讲授知识,我的心思却时常飘向窗外,惦记着家中那几亩农田,或是放学后要帮父母操持的农活。我不理解学习书本知识能对改变家庭贫困现状有何助益,年少懵懂的我,目光短浅,浑然不知知识或许是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就这样在懵懂中与学习失之交臂。
别的孩子课余沉浸于书本,我却跟随父母在田间忙碌。除草、施肥、收割,每一项农活我都驾轻就熟,可书本知识却离我越来越远。我未掌握一技之长,看着周围小伙伴在学业上渐入佳境,我却毫无危机感,依旧在贫困带来的麻木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如今忆起,那段无知懵懂的时光,让我错失了人生最宝贵的学习契机,成为半生遗憾的开端。
二,青年入赘:异乡漂泊的迷茫与挣扎
青年时期,为改变生活困境,我踏上了入赘异乡之路。背井离乡,初入一个陌生家庭,孤独与无助如影随形。我努力融入这个新家,试图以勤劳的双手换取认可。
然而,入赘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在新家庭里,我总觉自己像个外人,言行举止小心翼翼,生怕稍有差池便惹来不满。每日,我拼命干活,家中琐事、户外工作,无不竭尽所能。可即便如此,那种难以融入的隔阂感始终挥之不去。
这段日子里,对远方父母的愧疚如潮水般涌动。身在异乡,不仅无法在他们身边尽孝,连基本的关怀都难以周全。每当想起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内心的自责便阵阵袭来。同时,对于妻子和孩子,我满心亏欠。我没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富足安稳的生活环境,妻子跟着我吃苦受累,孩子们在简陋条件下成长。我试图奋力改变这一切,可生活的压力似无形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只能在迷茫与挣扎中艰难前行。
三,中年坎坷:命运重击下的坚韧前行
五十岁那年,命运无情地给了我沉重一击——老伴因病离世。那一刻,我的世界瞬间崩塌。她是我异乡生活的精神支柱,是无数艰难日子里的温暖依靠。她的离去,让我顿感生命失去了最重要的部分,生活变得黯淡无光。
彼时,三个儿女尚未成家立业。望着他们迷茫的眼神和稚嫩的脸庞,我深知作为父亲的责任重大。我必须振作起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空。于是,我更加拼命地工作,无论是繁重的体力活,还是琐碎的零工,只要能有收入,我都毫不犹豫地接下。
我每日早出晚归,身体的疲惫已不足为惧,内心的煎熬才最让人痛苦。我明白自身能力有限,或许无法给予孩子们完美的未来,但我不愿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我在生活的泥沼中奋力挣扎,期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不再重蹈我曾经的艰辛。
四,勤劳无果:半生努力后的无奈喟叹
有人问我,你自称勤劳,为何至今一事无成?其实,我也常常思索这个问题。我确实整日忙碌不停,从年轻时的繁重苦力,到如今依旧为生活奔波,可命运似乎总在与我作对。每一次我以为即将抓住幸福,却总是被现实狠狠推开。
我曾梦想通过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然而,这些美好的憧憬在残酷现实面前,显得遥不可及。看着自己粗糙布满老茧的双手,那是无数日夜辛勤劳作的见证,可它们却未能为我换来理想中的生活。
或许是我缺乏足够的智慧,或许是命运的轨迹太过曲折。在这漫长的半生里,我不懈努力,却始终难以摆脱生活的困境。我历经无数挫折与失败,每次跌倒后艰难爬起,迎接我的仍是新的难题。这种无奈与无力感,如同一把钝器,缓缓刺痛我的内心。
五,沧桑与遗憾:岁月深处的沉痛印记
如今,我已步入人生后半程,回首往昔,心中满是沧桑与遗憾。我悔恨年少时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错失改变命运的良机;我愧疚在父母最需陪伴时,未能尽到孝道;我自责没能给予妻子和孩子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些沧桑与遗憾,宛如岁月长河中的嶙峋礁石,阻碍着我前行的步伐,又似刻在心底的一道道伤痕,不时刺痛我的灵魂。我常想,若时光能倒流,我定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会刻苦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我会留在父母身旁,悉心尽孝;我会更加奋力拼搏,为家人创造优渥生活。
然而,时光无法逆转,过去已然成为定局。我所能做的,便是在余下的岁月里,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添砖加瓦,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些许值得欣慰的回忆。尽管生活充斥着沧桑与遗憾,但我仍坚信,在这黑暗底色之上,总有几缕微光,那是希望的象征,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我期望孩子们能从我的经历中汲取教训,珍惜当下机遇,勇敢追逐梦想。我也愿在未来日子里,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幸福贡献最后的力量。或许,这便是我余生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对这充满沧桑与遗憾的半生,唯一能做的补偿。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曾在纸刊嶶刊发表过原创文章多篇。读书开眼界,写作慰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