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山景区解说词
作者/侯法银
九龙拱卫盘古山,朝霞暮霭生紫烟。
开天辟地功至伟,风物人情话桑田。
盘古神话流传久远,体系完整,超越民族,跨越国界,盘古文化是“根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源头。
河南泌阳盘古山——中国盘古文化的发祥地,地处河南省泌阳县盘古乡境内,距县城15公里,总规划面积25.75平方公里。景区东望确山,南邻桐柏,西接唐河。沪陕,焦桐高速在景区边缘交叉通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盘古文化的灿烂厚重使得河南泌阳盘古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2008年“盘古神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盘古山景区在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获得“最佳人文旅游圣地”称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盘古山主峰海拔459米,自然风光旖旎,盘古庙、盘古文化纪念馆、盘古井、盘古墓、盘古磨、石狮子、盘古村、大磨村、柏神庙、盘古化身等盘古神话相关风物遗存星罗棋布,构成了完整的盘古神话体系。
“环城千岭总嵯峨,面峙盘峰更若何,形育宏濛苍壁老,气通太始碧云多,时登绝顶寻蝌蚪,晨步平云望紫阿,无尽真源此处见,朝朝新霭伴松萝”。茂密的植被和丰沛的雨水资源营造了盘古山云蒸霞蔚的地域性气候。“盘岚朝起”作为泌阳八景之一,古往今来广为文人墨客所吟诵。
盘古庙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山门,中殿大殿嵯峨雄伟。两排廊房,左右拱卫,相眏生辉,山门伫立四大天王。中殿供奉佛祖释加牟尼、观世音菩萨。大殿中盘古塑像身高丈余,头生双角,方面大耳,目光炯炯,斛叶裹肩缠腰,披发跣足,端坐神坛之上,左右的“三皇五帝”塑像昭示着开天辟地后人类进化的发展历程。
泌阳祭祀盘古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以拜谒盘古神像为主题的祭祀活动每年吸引着前全国各地数十万群众前来拜谒祭祀。
丰山俗称盘古奶奶的道场。盘古山景区有限公司投资XX万元,在此基础上新建的盘古文化纪念馆为汉代风格的二进宫殿式建筑。整个建筑群青墙灰瓦,斗拱飞檐,古朴典雅,大气恢宏。
盘古山拜祖广场南靠苍翠雄伟的盘古山,北瞰潺湲西去的甜水河,周边56个大理石民族柱呈环抱之势,象征着56个民族同根共祖一家亲的血脉情缘,气势恢宏。入口处一对缠龙云板华表与民族柱相映成辉,熠熠生光,9.51米高的汉白玉盘古塑像则寓意着盘古九五之尊的地位和天下九九归一的人根祖庭之意。
占地6000平方米的中华景园则是一处藏宝之地,有从各地精选出来的奇珍异石500多尊。“盘古圣火”、“龙凤呈祥”、“虎距龙盘”、“中华神鹰”、“犀牛望月”、“灵龟献宝”等各具形态,惟妙惟肖。园中牡丹、银杏、翠竹、山楂、黑松及藤蔓植物点缀其中,与奇石相映成趣。
民谣曰:“混沌池中洗洗脸,聪明伶俐到永远。”这就是相传盘古兄妹抟土造人时,用来洗濯泥人以使其聪慧的混沌池。此池与山南的莲花池犹如镶嵌在盘古山上的两颗明珠,神奇而透着灵气。
石狮子,相传是南天门前的护法神狮。曾帮助盘古兄妹在天塌地陷时躲过了劫难,后来,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兄妹捏土造人,神狮最终幻化为石狮一直守望至今。
盘古山景区自然风光旖旎,人文资源丰厚,盘古山景区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本着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围绕“抓大旅游,大抓旅游”的思路,高水准规划,稳步项目推进,目前景区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景区修筑公路30多公里,修复彩绘了盘古庙各个殿堂,修建了主山门、拜祖广场、盘古庙的东西钟鼓楼、盘古文化纪念馆、中华景园、景区游客中心和混沌池、莲花池等景点。高规格改造了景区公厕。目前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公司员工爱岗敬业,各种配套设施齐备,公司运行科学规范,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如今的盘古山已成为集寻根拜祖,民俗采风,休闲观光,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随着盘古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与研究,景区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市、县旅游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景区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观念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以及景区项目建设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盘古山风景区必将成为中原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新星。
在泌阳县的盘古乡,无论你是初来乍到,还是再次到访,我们都会亲切的道一声:“回来了?”这样的习惯在中原地区绝无仅有。很多人说,听得人心存暖意却又感到疑惑。这“回来了”从何说起呢?据地方的长辈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打招呼的。
这源于盘古神话故事,就是盘古把他的八个儿子派到四面八方,繁衍人类去创业,但是根就在泌阳,盘古诞生的这个地方。所以说他们回到这个地方来祭拜的时候,泌阳人就称他们回来了。这是一个独特的称呼。泌阳人视“盘古山”为先祖居住之地,把外出的亲人视为一家人看待,就像出远门归家一样。千百年来,泌阳人的这句“回来了”感动了无数归来的游子。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五历记》,这是三国时期吴国一个叫徐整的历史学家,根据民间神话传说整理而成的。书中描述在上古时期,有个叫盘古的巨人生活在一团黑暗当中,由于他不能忍受黑暗,所以拿起斧头劈向四方把天地一分为二。轻清者上升以为天,重浊者下沉以为地。他为了使天地不再重合,就用自己的身体顶天立地。每当盘古的身体的身体长高一尺,天也随之增高一尺。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天空也自然变得高不可及,大地变得厚实无比。这个时候盘古力竭而死。他生前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身体化成日月山川,河流万物供养后人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得到了众人的备至推崇和敬仰!
有人说,“中国盘古圣地”命名在泌阳,是一种迟来的爱。因为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年,泌阳县祭祀盘古的“三月三”庙会就已成规模。每年这个时候,盘古山人都要像过节一样隆重聚集在盘古山,纪念和祭拜盘古,自古至今,远近闻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素有“人根之祖圣地”之称的盘古山,位于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盘古乡境内,主峰海拔459米,盘古山在群山之中显得虽有些娇小,但草木竞秀,一派生机。“盘古圣地”不在少数,而泌阳县的盘古山却是唯一。而它也是印证泌阳为“盘古圣地”的最有力证据
